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良红

作品数:10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兰州文理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文学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文学
  • 2篇主题
  • 2篇教学
  • 2篇爱情
  • 1篇大学生
  • 1篇蒂尔
  • 1篇新闻
  • 1篇新闻采访
  • 1篇心声
  • 1篇学以致用
  • 1篇以人为本
  • 1篇以人为本原则
  • 1篇艺术
  • 1篇艺术魅力
  • 1篇意蕴
  • 1篇忧愤
  • 1篇战斗精神
  • 1篇致用
  • 1篇中国国民性
  • 1篇人为本

机构

  • 7篇甘肃联合大学
  • 2篇兰州文理学院
  • 1篇兰州大学

作者

  • 10篇于良红
  • 1篇王颖哲

传媒

  • 2篇社科纵横
  • 2篇兰州交通大学...
  • 1篇甘肃社会科学
  • 1篇西北成人教育...
  • 1篇甘肃广播电视...
  • 1篇中国报业
  • 1篇甘肃联合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呐喊背后的沉思 彷徨之中的忧愤——论鲁迅小说关于中国国民性的思考被引量:3
2007年
鲁迅的小说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它有一定的社会批判作用,更有深厚的思想价值。长期以来,中国文学评论界总是过高地强调其作品的政治色彩,而忽略了它的思想价值,或者说用过高的政治性遮蔽了思想性、文学性。本文认为改造国民性的“立人”思想是鲁迅思想的核心,通过鲁迅的小说从民众、农民、知识分子、革命者多个层面上分析,以及对《祝福》《孔乙己》和《药》等三篇代表性小说从多层次、多角度、互补性审视,从国民性的表现与思考这一角度对鲁迅小说的思想内涵作了新的审视。
于良红
关键词:小说国民性
无法直面的人生中的爱情——鲁迅爱情情感探寻
鲁迅的一生留给我们许多颇为费解的谜团,其中最令人费解的就是他婚姻的不幸与爱情的姗姗来迟。笔者从鲁迅青少年时代情感萌发开始探索了鲁迅的情感历程,发现:青少年时代鲁迅曾对表妹琴姑萌发爱情,这场爱情成了鲁迅情感生活中的第一个痛...
于良红
文献传递
学以致用以人为本原则下的《新闻采访》课教学被引量:1
2015年
《新闻采访》教学面临的问题有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所需、社会实际所需存在距离,新闻教育的出发点也需探讨。基于此,本人认为《新闻采访》教学应针对学生实际所需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与重组,并建构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同时,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于良红
关键词:新闻采访教学
人类童年艺术的交响曲——古希腊文学艺术魅力永久之思考
2008年
古希腊文学艺术何以魅力永存?几千年来,人们进行了许多思索。笔者认为古希腊神话所反映的自由奔放的感情生活给现代人贫乏苍白的心灵提供了一个憩息与飞翔之地,古希腊戏剧中的悲剧精神、英雄性格给现代人平庸的心灵以震憾与激荡,荷马史诗中英雄们的顽强拼搏、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更让人们心灵振奋。它们构成了人类心灵的交响曲,因而古希腊文学艺术魅力永存。
于良红
关键词:古希腊文学艺术
数字时代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行为和阅读推广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阅读是人们获取全新知识的重要途径,是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益智活动。大学图书馆作为文化的传播者,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促使大学生不断提升阅读能力,并为其创设优质的阅读氛围。本文主要针对数字时代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行为和阅读推广进行分析。
王颖哲于良红
对《陌上桑》主题的再思考——“使君”形象在作品中的作用
2004年
汉乐府名篇《陌上桑》中的使君形象,一般教材和文章都把他看成是罗敷形象的对立面,认为其荒淫无耻、品行恶劣。笔者认为《陌上桑》作者的创作本意是在塑造罗敷“美”的形象,并不在谴责使君,“使君”是罗敷形象的有力陪衬,其品行无可厚非。
于良红
关键词:《陌上桑》主题罗敷
从《伤逝》与《腊叶》探究鲁迅与许广平的婚恋情感
2013年
对《伤逝》与《腊叶》的解读历来众说纷纭,笔者细读发现,鲁迅与许广平热恋后不久就体悟到了爱情的短暂虚无,他的内心充满了爱与苦,明知将是个悲剧,却毅然迈出新的一步,勇敢地跨入了与许广平的婚姻。
于良红
关键词:爱情
高校外国文学教学的缺陷及改进策略
2008年
高校外国文学教学长期以来得不得到学生的重视,原因很多。笔者从教材编写与整体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的偏差这两个角度探讨分析了成因,并提出了正本清源的几点建议。
于良红
关键词:外国文学教学
莫泊桑《项链》主题新探被引量:10
2006年
莫泊桑名作《项链》的主题,一般教材和文章都认为是讽刺了资产阶级的虚荣心。本篇通过研究莫泊桑的悲观主义思想及其作品的一般结构,并联系作品具体分析作者对玛蒂尔德的态度及玛蒂尔德自身思想行为的可肯定性,论证了对人生的思考,对命运的哀叹,才是这部作品的真正主题。
于良红
关键词:莫泊桑玛蒂尔德命运
追求理想的心声 战斗精神的颂歌——鲁迅散文诗《雪》的思想意蕴探析被引量:2
2007年
鲁迅的散文诗《雪》是一篇托物言志,意旨隐幽的名作,作者用象征的手法借外界事物的描写含蓄地表现对理想的追求,热情地歌颂与黑暗社会作顽强斗争的战斗精神,这种战斗精神是与孤军作战的寂寞、孤独始终相伴的。
于良红
关键词:象征手法战斗精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