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远光

作品数:13 被引量:98H指数:6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药物
  • 3篇中药
  • 3篇抗炎
  • 2篇丁香
  • 2篇丁香酚
  • 2篇血液
  • 2篇血液生化指标
  • 2篇血液学
  • 2篇药方
  • 2篇药物研究
  • 2篇镇痛作用
  • 2篇栓剂
  • 2篇中药方
  • 2篇中药方剂
  • 2篇自拟中药
  • 2篇自拟中药方
  • 2篇自拟中药方剂
  • 2篇解热
  • 2篇抗炎药
  • 2篇抗炎药物

机构

  • 1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1篇甘肃农业大学
  • 5篇毕节学院

作者

  • 13篇于远光
  • 10篇李剑勇
  • 8篇杨亚军
  • 6篇叶得河
  • 6篇牛建荣
  • 6篇李冰
  • 6篇张继瑜
  • 6篇王棋文
  • 6篇魏小娟
  • 5篇周旭正
  • 3篇刘希望
  • 2篇王萌
  • 2篇严作廷
  • 2篇王东升
  • 2篇陈炅然
  • 1篇程富胜
  • 1篇张世栋
  • 1篇王玲
  • 1篇周绪正
  • 1篇李永祥

传媒

  • 2篇畜牧与兽医
  • 2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兽医医药杂...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1篇2012
  • 9篇2011
  • 3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拟中药方剂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防治效果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研究自拟中药方剂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的防治效果。【方法】首先选SPF鸡胚测定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标准株M41型(IBV-M41)的ELD50以确定攻毒剂量,然后将400只19日龄无IB抗体的健康雏鸡随机分为8组,每组50只,分别设为预防高(2.0mL/次)、中(1.0 mL/次)、低(0.5 mL/次)组和治疗高(4.0mL/次)、中(2.0mL/次)、低(1.0mL/次)组及阳性对照组(攻毒后不给药)、阴性对照组(不攻毒、不给药),19日龄时预防组开始给予供试中药水提液,连用5d。21日龄时,除阴性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以100ELD50剂量的IBV-M41人工感染雏鸡,待症状出现24h后,治疗组开始给予供试中药方剂,连用5d,期间进行临床观察,并测定不同处理组不同日龄患病雏鸡血清中的IFN-γ和TNF-β质量浓度。【结果】临床试验表明,预防组随药物剂量的增大,鸡群的发病率逐渐降低;治疗组随药物剂量的增大,鸡群的治愈率逐渐提高。对人工感染雏鸡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变化的测定表明,预防组21日龄雏鸡未攻毒时,不同剂量组的IFN-γ和TNF-β质量浓度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显著,在用药后的25,28日龄,感染IBV-M41雏鸡血清中的IFN-γ质量浓度显著高于阴性、阳性对照组,但组间差异不显著;治疗组用药2d后,用药组之间IFN-γ质量浓度无显著性差异,但TNF-β质量浓度差异显著;28,30日龄时,IFN-γ、TNF-β2种细胞因子的质量浓度均显著升高,并且与阴性、阳性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供试中药方剂可以持续诱生IFN-γ和TNF-β,发挥了调节免疫机能的作用,从而对机体产生免疫保护,以达到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防治效果。
王萌严作廷叶得河王东升张仕栋于远光张爱文陈炅然
关键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中药方剂IFN-ΓTNF-Β
自拟中药对人工感染IBV雏鸡免疫器官及血清IgG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自拟中药方剂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防治效果。方法:首先选取SPF鸡胚测定IBV-M41的ELD50,以确定攻毒剂量。然后将400只19日龄无IB抗体的健康雏鸡随机分为8组,每组50只,分别为预防高(2.0 mL/次)、中(1.0 mL/次)、低(0.5 mL/次)组,治疗高(4.0 mL/次)、中(2.0 mL/次)、低(1.0 mL/次)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19日龄时预防组开始用药,连用5 d。21日龄时除阴性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以100 ELD50剂量的IBV-M41人工感染雏鸡。待症状出现24 h后,治疗组开始给药,连用5 d,期间进行临床观察。考察该自拟中药的临床预防及治疗效果,并测定不同处理组不同日龄患病雏鸡免疫器官指数及血清IgG的质量浓度。结果:在用药过程中,自拟复方中药的预防和治疗不同剂量组免疫器官指数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组间差异不显著;用药疗程结束后,各组间差异不显著。但该中药方剂对不同日龄不同处理组雏鸡血清IgG的质量浓度影响明显,且与阴性、阳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结论:该中药方剂对雏鸡法氏囊及脾脏发育有促进作用,且诱生IgG,使其血清含量显著提高,对机体产生免疫保护,从而达到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防治效果。
陈炅然严作廷王萌王东升张世栋叶得河王玲于远光魏兴军
关键词:自拟中药方剂法氏囊指数脾脏指数
抗炎药物及作用机理最新研究进展被引量:17
2010年
抗炎药主要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甾体类抗炎药和中药。由于传统的抗炎药选择性较差,副作用明显,临床应用受到很大限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炎症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一些疗效好、副作用小的新型抗炎药相继问世,应用于临床。作者主要对上述3种抗炎药物及其作用机理在近几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探讨分析。
王棋文宋德荣李剑勇于远光
关键词:非甾体类抗炎药中药抗炎机理
阿司匹林丁香酚酯对大鼠血液学和血液生化指标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观察阿司匹林丁香酚酯对大鼠血液学成分及血液生化指标成分的影响,为其临床开发应用提供依据。选择成年健康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阿司匹林丁香酚酯组、阿司匹林对照与丁香酚药物对照组,连续灌服相应药物2周,在最后1次灌药后每组各取1/2大鼠,股动脉取血,留下的1/2动物停止给药后继续观察1周再取血。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与全自动血液生化分析仪测定大鼠的红细胞、血小板、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碱性磷酸酶等血液学、血清生化各项指标。结果:阿司匹林丁香酚酯对大鼠血液成分及血液生化有一定的影响,且影响较阿司匹林小;具有显著降低大鼠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含量的作用,且强于阿司匹林与丁香酚。试验表明阿司匹林丁香酚酯对血液及血液生化指标影响较低,较对照药具有更好的药用价值。
于远光李剑勇杨亚军张继瑜牛建荣周旭正魏小娟李冰刘希望叶得河王棋文
关键词: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
阿司匹林丁香酚酯的高效解热作用及作用机制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丁香酚酯(AEE)解热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c给予Wistar大鼠15%酵母混悬液10 ml.kg-1制备发热模型。体温升高>0.8℃的大鼠按分组分别ig给予阿司匹林0.27g.kg-1、丁香酚0.24 g.kg-1、AEE 0.32,0.48,0.65 g.kg-1观察给药后2 h4,h和6 h后大鼠体温,6 h后采血取脑,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致热大鼠腹中隔区及血浆中精氨加压素(AVP)的含量和下丘脑中及血浆中环磷酸腺苷(cAMP)的含量。结果与发热模型组2 h和6 h自然降温相比较,ig给予AEE 0.32,0.48和0.65 g.kg-1、阿司匹林0.27 g.kg-1、丁香酚0.24 g.kg-1后2 h,大鼠体温分别降温-1.2±0.28,-1.14±0.35,-2.09±0.45,-2.19±0.32(,-0.94±0.42)℃;6 h后分别降温-1.32±0.34,-1.45±0.41,-2.49±0.49,-1.78±0.51(,-1.21±0.29)℃,差异显著(P<0.05)。比较同组药后6 h与2 h的降温作用发现,阿司匹林解热药效作用下降较快,差异显著(P<0.05);丁香酚药效作用时间较为持久,但无增加或下降差异;AEE0.65 g.kg-1药效快速持久,降温作用增加,差异显著(P<0.05)。药后6 h,AEE0.65g.kg-1解热降温作用明显强于阿司匹林和丁香酚,差异极显著(P<0.01)。发热模型组中下丘脑及血浆中cAMP的含量与腹中隔区、血浆中AVP含量较正常对照组高。与发热模型组相比,AEE 0.32,0.48和0.65g.kg-1组、阿司匹林0.27 g.kg-1组、丁香酚0.24 g.kg-1组中腹中隔区中AVP含量明显下降,而血浆中AVP含量明显升高,下丘脑中cAMP的含量明显降低,血浆中cAMP的含量变化不明。结论 AEE的解热作用药效快速持久,明显优于阿司匹林与丁香酚,其解热机制可能通过改变下丘脑中cAMP的含量和腹中隔区、血浆中AVP含量而发挥作用。
叶得河于远光李剑勇杨亚军张继瑜周旭正牛建荣魏小娟李冰
炎消热清的镇痛作用及其机理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为了研究炎消热清(AEE)的镇痛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采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考察AEE的镇痛效果,并观察热刺激下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C)、氟哌啶醇(Hal)、L-色氨酸(L-Trp)、赛庚啶(CYP)等药物对AEE镇痛作用的影响,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热刺激所致疼痛小鼠全脑中的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结果表明,AEE可明显减少醋酸扭体试验中小鼠的扭体次数,降低热刺激小鼠疼痛反应;可显著降低热刺激所致疼痛小鼠全脑中PGE2的含量和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对痛觉的敏感度,与氟哌啶醇之间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与L-色氨酸和赛庚啶之间拮抗效应显著。说明AEE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镇痛机制可能与其降低小鼠全脑中的PGE2含量以及增加去甲肾上腺素(NE)的含量、阻断多巴胺(DA)受体有关。
李剑勇于远光王棋文杨亚军魏小娟周旭正牛建荣李冰张继瑜叶得河
关键词:镇痛作用热刺激疼痛反应赛庚啶PGE2镇痛机制
阿司匹林丁香酚酯的抗炎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丁香酚酯(AEE)的抗炎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阿司匹林0.2g.kg-1组、丁香酚0.18 g.kg-1组、AEE 0.18和0.36 g.kg-1组小鼠按体重ig给予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3 d。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模型、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模型及小鼠棉球肉芽肿模型观察AEE的抗炎作用,并测定血清中一氧化氮(NO)和足爪组织中前列腺素E2(PGE2)、丙二醛(MDA)和5-羟色胺(5-HT)的含量。结果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模型组肿胀度为(7.0±1.2)mg,阿司匹林、丁香酚、AEE 0.18和0.36 g.kg-1明显抑制耳肿胀度,肿胀度分别为3.9±1.2,4.7±1.9,3.9±1.9和(3.8±1.1)mg(P<0.05,P<0.01)。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结果表明,模型组伊文思蓝的渗出(A590 nm)为0.56±0.11,阿司匹林、丁香酚、AEE 0.18和0.36 g.kg-1组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均降低,伊文思蓝的渗出(A590 nm)分别为0.29±0.15,0.34±0.12和0.35±0.18(P<0.05,P<0.01)。小鼠棉球肉芽肿实验结果表明,模型组肉芽肿增生(12.5±2.4)mg,阿司匹林、丁香酚、AEE 0.18和0.36 g.kg-1组明显降低,分别为7.0±2.1,9.0±1.7,9.9±1.4和(8.8±1.8)mg(P<0.01);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实验结果表明,AEE 0.18 g.kg-1显著抑制角叉菜胶致炎小鼠足跖肿胀(P<0.05),降低致炎足组织中PGE2,5-HT和血清NO含量,作用与阿司匹林和丁香酚较强或相当。结论 AEE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与阿司匹林和丁香酚作用相当;其抗炎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介质释放有关。
李剑勇王棋文于远光杨亚军牛建荣周旭正张继瑜魏小娟李冰
关键词:阿司匹林丁香酚炎症
抗血小板药物研究及临床应用状况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介绍近年来国内外研发的抗血小板凝集药及临床应用情况。方法:根据各类药作用机制的不同,分别从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药、影响环核苷酸代谢药、作用于血小板膜特异激动剂和受体药、一氧化氮供体药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抗血小板药物可显著抑制血小板的黏附、聚集和释放,有效控制血小板活化,阻止或延缓血栓的形成,随着对该药品的认识提高,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不断减少。结论:为寻找疗效更强、抑制作用更广谱的血小板聚集抵制剂提供更加宽阔的视野,为减少药品的不良反应提供更多帮助。
张泉州于远光李剑勇杨亚军
关键词:抗血小板药花生四烯酸环核苷酸一氧化氮供体
阿司匹林丁香酚酯药理学与毒理学研究及其栓剂的研制
阿司匹林丁香酚酯(AEE)是为了解决阿司匹林的胃肠道刺激和丁香酚的不稳定性而制成的一种新药。本研究对阿司匹林丁香酚酯的毒理学、药效学以及栓剂进行了初步探讨,为其在临床上开发和应用提供试验依据和理论基础: 采用酵母菌建立大...
于远光
关键词:解热抗氧化血液学血液生化指标亚慢性毒性栓剂
文献传递
阿司匹林丁香酚酯的镇痛作用及其可能的机理研究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丁香酚酯(AEE)的镇痛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采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考察AEE的镇痛效果;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热刺激所致疼痛小鼠全脑中的PGE2含量。 结果:AEE可明显减少醋...
于远光李剑勇王棋文杨亚军魏小娟周旭正牛建荣李冰张继瑜
关键词:阿司匹林镇痛机理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