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飞

作品数:11 被引量:99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9篇建筑科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6篇型钢
  • 6篇型钢高强高性...
  • 6篇混凝土
  • 6篇高性能混凝土
  • 6篇高强
  • 6篇高强高性能
  • 6篇高强高性能混...
  • 5篇地震
  • 5篇地震损伤
  • 3篇低周
  • 3篇低周反复
  • 3篇加载
  • 2篇低周反复荷载
  • 2篇低周反复荷载...
  • 2篇低周反复加载
  • 2篇滞回
  • 2篇框架梁
  • 2篇框架柱
  • 2篇荷载
  • 2篇荷载作用

机构

  • 1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西安工业大学

作者

  • 11篇于飞
  • 7篇张宏仁
  • 6篇郑山锁
  • 5篇国贤发
  • 5篇王斌
  • 4篇侯丕吉
  • 1篇何晓梅
  • 1篇李磊
  • 1篇张聪惠
  • 1篇王耀勉
  • 1篇解刚
  • 1篇胡义
  • 1篇陈敏

传媒

  • 3篇工程力学
  • 2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工业建筑
  • 1篇水利与建筑工...
  • 1篇长春工程学院...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试样自对中四点弯曲疲劳试验夹具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小试样自对中四点弯曲疲劳试验夹具,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上支撑座和下支撑座;上支撑座的上部通过第二摆动销与第二连接杆的下部铰接;第二连接杆的上部通过第一摆动销与第一连接杆铰接。该四点弯曲疲劳实验夹...
张聪惠王耀勉何晓梅于飞解刚
文献传递
RC剪力墙地震损伤试验研究被引量:31
2012年
为了研究地震作用下RC剪力墙的损伤演化过程,通过改变轴压比、边缘配箍、混凝土强度和加载方式,对9榀RC剪力墙试件进行单调与低周反复加载试验,考察试件经历不同次数循环加载后其损伤及其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从损伤的角度分析不同设计参数及加载方式对试件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强度和刚度退化、变形能力、累积滞回耗能等的影响,同时探讨试件残余变形与位移幅值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循环次数和位移幅值的增加,试件损伤逐渐累积,使其刚度、强度逐渐退化,耗能能力以及极限变形能力不断降低;变幅循环加载下试件的损伤发展呈先缓后急的特点,而常幅循环加载下试件的损伤演化过程较为缓慢,损伤发展速率较为平稳。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建立能够描述RC剪力墙损伤程度的地震损伤模型,揭示损伤对RC剪力墙力学性能的影响提供试验支撑。
郑山锁侯丕吉李磊王斌于飞张宏仁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刚度退化累积滞回耗能
SRHSHPC框架结构地震损伤试验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基于一榀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SRHSHPC)框架结构试件拟静力试验,观测了SRHSHPC框架结构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裂缝开展和破坏模式,得到了框架结构的荷载位移曲线和骨架曲线,通过对试验现象的分析,揭示了SRHSHPC框架结构中梁、柱构件损伤与结构单层破坏之间的关系,引入节点位置权重系数,建立了结构单层地震损伤模型;通过对结构单层损伤与整体结构破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建立了SRHSHPC框架结构地震损伤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该文所建立的地震损伤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SRHSHPC框架结构的地震损伤演化过程与损伤程度,并反映构件损伤、局部结构损伤以及整体结构损伤三者之间迁移演化规律。
郑山锁侯丕吉张宏仁王斌于飞国贤发
关键词: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数值模拟
火灾高温下轴心受压型钢混凝土柱的应力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利用通用有限元分析程序ANSYS10.0对轴心受压型钢混凝土柱(ACSRCC)在火灾高温下截面应力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获得了ACSRCC截面的应力场分布,并对2种结果进行了对比。基于不同材料应力的转换原理和叠加原理,提出了火灾高温下ACSRCC截面应力的数值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模拟分析结果大致吻合。最后研究了型钢保护层厚度等因素对火灾高温下ACSRCC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
张宏仁于飞
关键词:有限元分析火灾高温截面应力
适用于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柱的地震损伤模型被引量:3
2010年
为了较好地分析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柱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损伤破坏机理,通过对现有几种地震损伤模型的分析比较,并结合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柱的滞回特性,建立以最大变形处卸载刚度的退化和累积的残余塑性变形为破坏参数的地震损伤模型,并结合已有的试验结果对损伤模型进行了非线性回归分析,确定模型中相关参数。同时分析剪跨比、混凝土强度、轴压比对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柱损伤累积和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加载后期,随着混凝土强度和轴压比的增加,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柱的损伤发展加快;而随着剪跨比的增加,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柱的延性提高,损伤进程相对平缓。
郑山锁国贤发于飞陈敏胡义
关键词:地震损伤模型
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梁地震损伤研究
作为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一种主要形式,型钢混凝土结构以承载能力高、刚度大、抗震性能好等优点已经被广泛用于高层、超高层建筑以及大跨和重载结构中。对于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而言,在地震作用下,框架梁端首先出现塑性铰以耗散地震能量...
于飞
关键词:低周反复加载地震损伤框架梁型钢混凝土结构
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柱地震损伤分析被引量:29
2012年
为了研究地震作用下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构件的损伤,总结和分析了已有地震损伤模型存在的不足,基于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柱的损伤试验研究结果,对框架柱的地震损伤特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合理地考虑循环次数对构件极限抵御能力(极限耗能和变形能力)的影响以及加载路径对损伤的影响,建立了能够全面反映水平地震作用下构件力学特性变化的基于变形和能量组合的非线性双参数损伤模型。对损伤模型中相应的参数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并给出了其具体定义和表达式。结合试验结果,对损伤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柱的地震损伤演化过程与程度,且理论上更为合理。研究结果为该类结构构件的地震损伤评估以及基于损伤的抗震设计方法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王斌郑山锁国贤发于飞张宏仁
关键词: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柱模型参数
考虑损伤累积效应的SRHSHPC框架节点滞回模型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为考虑反复荷载作用下累计损伤对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SRHSHPC)框架节点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该文将损伤指标引入到考虑软化段的三线型滞回模型中,建立了考虑损伤累积效应的SRHSHPC框架节点荷载-位移滞回模型,并分析了轴压比和混凝土强度对节点强度退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加载后期轴压比大的节点强度退化较快;混凝土强度高的节点加载前期强度退化较小;其受力后期抵抗位移以及荷载循环次数的能力大大下降。考虑损伤累积效应的滞回模型较为准确地模拟了SRHSHPC框架节点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性能,反映了框架节点产生损伤后其强度和刚度的退化规律,可为SRHSHPC结构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于飞张宏仁
关键词:滞回模型
表面纳米化Zr-3合金的残余应力及疲劳性能研究
表面纳米化是通过剧烈塑性变形在块体金属表层形成一定厚度的纳米晶组织,并产生残余压应力和加工硬化效应的处理技术,可有效提高材料的整体性能。本论文采用表面机械研磨技术(SMAT)对密排六方结构Zr-3进行了处理,对其表层组织...
于飞
关键词:表面纳米化锆合金残余应力
文献传递
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柱损伤试验研究被引量:13
2011年
为了研究地震作用下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柱的损伤演化过程,通过改变轴压比、体积配箍率、含钢率、加载制度对12榀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柱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得到了试件经历不同次数循环加载后其极限承载、变形和极限耗能能力的变化规律,并从损伤的角度系统地分析了不同设计参数及加载制度对试件荷载-位移曲线、骨架曲线、刚度和强度退化、变形能力、滞回耗能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试件的损伤过程可以分为无损、损伤稳定增长、损伤急剧增长三个阶段;随着循环次数和位移幅值的增加,试件损伤逐渐累积,使其刚度、强度不断退化,耗能能力以及极限变形能力不断降低;与变幅循环加载相比,常幅循环加载下试件的损伤演化过程较为缓慢,滞回耗能总量相对较大。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建立能够描述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柱损伤程度的地震损伤模型,揭示损伤对框架柱力学性能的影响提供试验支持。
郑山锁王斌侯丕吉国贤发于飞张宏仁
关键词: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