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磊
- 作品数:20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天文地球电气工程更多>>
- 一种快速制备叔胺聚合物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特定粒度的无水碳酸钾作为催化剂,以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非质子溶剂,在180~200℃下能够使得叔胺型双酚单体、双酚A和双卤单体迅速发生缩聚反应,提高了反应效率;且反应生成的水能够迅速逃离聚合溶...
- 郑吉富张所波李胜海代磊
- 文献传递
- 一种磺化双酚单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磺化双酚单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酚酞和3‑氨基丙烷磺酸为原料,在碱性化合物的催化作用下,进行反应得到磺化双酚单体。本发明采用成本低廉的酚酞和3‑氨基丙烷磺酸作为原料,经一步反应制备得到高纯磺化双酚...
- 郑吉富张所波代磊
- 文献传递
- 一种磺化聚苯醚酮及其制备方法、磺化聚苯醚酮类质子交换膜
- 本发明提供了具有式I所示的磺化聚苯醚酮,以该磺化聚苯醚酮为成膜聚合物,得到的质子交换膜。本发明提供的磺化聚苯醚酮可通过调整单体的比例(m/n)很好地调控得到的磺化聚苯醚酮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能够得到较低玻璃化转变温度的磺化...
- 郑吉富何庆一毕伟辉代磊张所波
- 文献传递
- 聚酰胺纳滤膜制备过程中溶剂对膜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7年
- 以正己烷和甲苯的混合溶剂作为有机相溶剂,均苯三甲酰氯(TMC)和哌嗪(PIP)作为有机相和水相活性单体,采用界面聚合的方法在聚丙烯腈(PAN)超滤膜上制备得到一系列聚哌嗪酰胺纳滤复合膜.系统研究了不同正己烷与甲苯配比制备得到的纳滤复合膜活性分离层的表面化学组成、表面流动电位、平均孔径及表面形貌的变化规律,并解释了这些因素对纳滤复合膜分离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混合有机相溶剂中正己烷相对含量的增加,使得水相与有机相溶剂间界面张力增加,所制荷电纳滤复合膜活性分离层表面流动电位逐渐向负电转变,孔径逐渐变小,同时纳滤复合膜表面粗糙程度增加.复合膜表面粗糙度的增加使纳滤复合膜的透过性得到提高.
- 代磊张志广安亚欣张所波
- 关键词:正己烷甲苯
- 复合反渗透膜中支撑层与活性分离层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研究
- 复合反渗透膜中的多孔支撑层与聚酰胺活性分离层通常被认为是独立的两层,而被单独优化设计。这两层间的相互影响作用往往被忽视。研究采用相同的活性分离层制备条件,改变多孔支撑层的性质,比较所得活性分离层的结构和性能差异;利用SE...
- 张奇峰代磊张志广张所波
- 关键词:反渗透膜
- 微嵌段型离子交换膜材料的可控制备及高效阻醇设计
- 离子交换膜是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燃料电池的性能。设计、开发具有高效离子传导、良好稳定性兼具抗甲醇透过能力的离子交换膜材料,是该领域研究极具挑战性的课题和急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以聚苯类聚合物为研究重点,...
- 郑吉富代磊毕伟辉张所波
- 关键词: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交联
- 文献传递
- 一种含叔胺侧基的酚酞聚醚砜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叔胺侧基的酚酞聚醚砜的制备方法,包括:a)在预先制备的含叔胺侧基的酚酞双酚单体中加入卤化有机物单体或硝化有机物单体、催化剂和溶剂,组成混合溶液;b)所述混合溶液在80℃-22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本发明...
- 张所波张奇峰代磊
- 文献传递
- 海水淡化反渗透复合膜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5年
- 水危机日益严重,海水淡化技术应运而生。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逐渐占据了海水淡化市场半数以上的份额。反渗透复合膜材料始终是各国膜技术发展的重点。在扼要回顾了反渗透膜发展的基础上,总结了反渗透膜材料新型功能单体的开发、界面聚合添加剂的应用、支撑层结构和性能优化及反渗透膜最新发展的研究方向等方面的主要进展。
- 代磊张奇峰张所波
- 关键词:海水淡化反渗透膜
- 基于2,2′,4,4′-联苯四甲酰氯与均苯三甲酰氯的反渗透复合膜制备及性质被引量:1
- 2016年
- 以2,2′,4,4′-联苯四甲酰氯(BTEC)和均苯三甲酰氯(TMC)为有机相功能单体,与间苯二胺(MPD)通过界面缩聚反应制备了一系列反渗透复合膜.系统研究了BTEC的加入对复合膜活性分离层表面化学组成、表面形貌、亲水性及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TEC的加入,所制得的反渗透复合膜表面趋于平滑,水通量略有降低,脱盐率则由99.42%提高至99.63%.
- 代磊张志广张所波
- 关键词:反渗透复合膜均苯三甲酰氯
- 一种磺化聚苯醚酮及其制备方法、磺化聚苯醚酮类质子交换膜
- 本发明提供了具有式I所示的磺化聚苯醚酮,以该磺化聚苯醚酮为成膜聚合物,得到的质子交换膜。本发明提供的磺化聚苯醚酮可通过调整单体的比例(m/n)很好地调控得到的磺化聚苯醚酮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能够得到较低玻璃化转变温度的磺化...
- 郑吉富何庆一毕伟辉代磊张所波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