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仲伟霞

作品数:89 被引量:365H指数:10
供职机构:山东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2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9篇肿瘤
  • 38篇腺癌
  • 29篇腺肿瘤
  • 26篇胰腺
  • 24篇病理
  • 22篇乳腺
  • 22篇淋巴
  • 19篇胰腺肿瘤
  • 18篇胰腺癌
  • 18篇乳腺癌
  • 15篇受体
  • 15篇细胞
  • 13篇淋巴结
  • 12篇临床病理
  • 12篇免疫
  • 11篇乳腺肿
  • 11篇基因
  • 10篇乳腺肿瘤
  • 10篇前哨
  • 10篇前哨淋巴结

机构

  • 86篇山东省肿瘤医...
  • 12篇山东大学
  • 7篇山东省医学科...
  • 4篇烟台市烟台山...
  • 3篇山东省立医院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复旦大学附属...
  • 2篇山东大学第二...
  • 2篇菏泽市立医院
  • 2篇北京肿瘤医院
  • 1篇滨州职业学院
  • 1篇临沂市人民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江西医学院第...
  • 1篇山东省千佛山...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淄博市中心医...
  • 1篇新泰市人民医...

作者

  • 89篇仲伟霞
  • 20篇李胜
  • 17篇穆殿斌
  • 16篇孙兰萍
  • 15篇孙菊杰
  • 13篇王永胜
  • 13篇蔡淑萍
  • 13篇张波
  • 12篇周武元
  • 12篇高彦
  • 10篇张德贤
  • 10篇赵文华
  • 8篇王长亮
  • 8篇孙晓
  • 8篇王勇
  • 7篇于金明
  • 5篇范开席
  • 5篇衣龙海
  • 5篇原银萍
  • 5篇李文梅

传媒

  • 18篇中华肿瘤防治...
  • 6篇肿瘤防治杂志
  • 6篇山东医药
  • 6篇临床与实验病...
  • 5篇中华肿瘤杂志
  • 5篇实用癌症杂志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肿瘤防治研究
  • 3篇中华普通外科...
  • 3篇齐鲁肿瘤杂志
  • 2篇肿瘤研究与临...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国现代普通...
  • 2篇中华乳腺病杂...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河南肿瘤学杂...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免疫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7篇2011
  • 5篇2010
  • 9篇2009
  • 14篇2008
  • 7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7篇2001
  • 6篇2000
  • 4篇1999
  • 4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5
  • 1篇1993
  • 1篇1991
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术中应用OSNA技术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多中心临床研究--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CBCSG001C项目子项目
王永胜陆爱萍孙晓欧阳涛吴炅刘艳辉曹旭晨付丽廖宁杨文涛仲伟霞
关键词:前哨淋巴结转移
胰腺癌组织中Syk的表达及意义
2008年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脾酪氨酸激酶(Syk)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和RT-PCR检测40例胰腺癌组织、9例慢性胰腺炎、8例正常胰腺组织中的Syk蛋白及其mRNA,形态计量学图象分析法测定微淋巴管密度(MLVD)。结果Syk蛋白在胰腺癌、慢性胰腺炎和正常胰腺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27.5%、77.8%和100%;Syk蛋白与胰腺癌TNM分期、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Syk mRNA在胰腺癌中呈低表达(P<0.01)。胰腺癌组织中微淋巴管密度(MLVD)在TNM分期III^IV期组显著高于I^II期组(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组显著高于阴性组(P<0.01)。Syk蛋白阴性表达者的MLVD显著高于阳性组(P<0.01)。结论Syk在胰腺癌中表达减低或缺失,与胰腺癌的发展显著相关。
王琦王长亮崔凯张波周武元于文胜仲伟霞李胜
关键词:脾酪氨酸激酶淋巴管生成胰腺肿瘤
结肠癌nm23-H_1、CD_(44)V_6、PCNA表达与肿瘤转移的关系被引量:2
2002年
仲伟霞孙兰萍蔡淑萍王勇孙菊杰高彦
关键词:NM23-H1基因CD44V6基因PCNA肿瘤转移
结肠癌nm23-H1和CD_(44)V_6及PCNA表达与DNA含量及转移潜能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nm2 3 H1、CD44V6和PCNA和DNA含量在结肠癌生长、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方法检测 15 2例结肠癌nm2 3 H1、CD44V6和PCNA。同时采用流式细胞光度术测定 6 0例结肠癌DNA含量。结果 :15 2例结肠癌nm2 3 H1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 ,P <0 0 5、癌组织分化关系密切 ,P <0 0 1;CD44V6表达与Dukes分期 (P <0 0 5 )、肿瘤浸润深度 (P <0 0 5 )、癌组织分化 (P <0 0 5 )及淋巴结转移 (P <0 0 1)密切相关 ;PCNA表达与Dukes分期及肿瘤浸润深度有关 (P<0 0 5 ) ;nm2 3 H1和CD44V6表达 ,两者呈负相关 (P <0 0 1) ,CD44V6阳性nm2 3 H1阴性表达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高于CD44V6阴性nm2 3 H1阳性表达者 (P <0 0 5 )。伴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CD44V6和PC NA共同阳性表达率和异倍体癌的发生率高于无转移组 (P <0 0 5 )。异倍体癌CD44V6和PCNA过度表达 ,而nm2 3 H1低表达 (P <0 0 5 )。结论 :nm2 3 H1、CD44V6和PCNA及DNA含量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与其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尤其CD44V6和nm2 3 H1表达在结肠癌转移中起协调作用 。
仲伟霞蔡淑萍孙菊杰高彦孙兰萍孙翔宇国前王勇
关键词:NM23-H1CD44V6增殖细胞核抗原DNA倍体
Syk和VEGF-C蛋白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转移的关系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Syk和VEGF—C蛋白的表达及其在淋巴转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0例胰腺癌组织中Syk和VEGF—C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胰腺组织表达Syk蛋白,在慢性胰腺炎中有中等表达,其阳性率分别为100.0%和77.8%;在胰腺癌中阳性率为27.5%,大多数呈中等或弱阳性表达,与前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02,P=0.0079);Syk蛋白与肿瘤的发生部位、分化程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间无显著性差异;与TNM分期有关,Ⅰ~Ⅱ期组表达明显高于Ⅲ~Ⅳ期组(P=0.0245)。胰腺癌组织中VEGF—C蛋白阳性率为72.5%(29/40),肿瘤周边部位显著高于肿瘤中心部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VEGF—C蛋白阳性组,淋巴结转移(P=0.0398)增多。Syk和VEGF—C具有关联性。结论Syk蛋白在胰腺癌中表达缺失,并与胰腺癌的发展有关;VEGF—C参与胰腺癌血管生成和淋巴管生成的调控,促进肿瘤细胞淋巴道转移;两者的表达具有相关性。
牛作兴赵文华张春华吕丽红仲伟霞李胜
关键词:胰腺肿瘤脾酪氨酸激酶
端粒酶的检测与肿瘤诊治进展被引量:1
2000年
王强修刘杜先仲伟霞
关键词:端粒酶肿瘤
胰腺囊性-实性肿瘤的临床病理诊断被引量:3
1999年
目的:探讨胰腺囊性- 实性肿瘤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点、组织发生及生物学行为。方法:对2 例胰腺囊性- 实性肿瘤进行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2 例均为年轻女性(21 岁和35 岁)。肿物为半囊半实性。HE染色片中瘤细胞大小形态较一致,核圆形或卵圆形,核异型性不明显,核分裂象罕见。肿瘤细胞围绕纤维血管复层排列形成假乳头突起为其特征。免疫组化染色显示α1AT、ER和PR均阳性,CEA、S100 、NSE均阴性。随访:1 例带瘤生存2 年后死亡,1 例术后9 个月健在。结论:胰腺囊性实性肿瘤可能来源于腺泡细胞,为性激素依赖性肿瘤,具有侵袭性行为,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
仲伟霞
关键词:胰腺肿瘤囊性实性肿瘤病理诊断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免疫组化特征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olid—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pancreas,SPT)组织起源、免疫组化和诊断特征以及与性激素受体的关系。方法:对22例SPT手术标本进行常规HE和免疫组化SP法染色。结果:22例患者中男女之比为1:6.3,平均年龄25.4岁。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块、腹痛。19例获得随访资料,其中生存16例,死亡3例,随访时间9~142个月。肿瘤细胞围绕纤维血管复层排列形成假乳头状突起是特征性组织学改变。镜下54.5%(12/22)的肿瘤浸润周围胰腺组织,36.4%(8/22)浸润神经。免疫组化CD10阳性率90.9%(20/22),α1-抗胰蛋白酶86.4%(19/22),波形蛋白72.7%(16/22),突触素45.5%(10/22),嗜铬素A22.7%(5/22),细胞角蛋白9.0%(2/22),胰岛素9.1%(2/22),胰高血糖素4.5%(1/22),S-1004.5%(1/22),PR72.7%(16/22),ER4.5%(1/22),pS2蛋白27.2%(6/22)。癌胚抗原及胃泌素全部阴性。结论:SPT是低度恶性肿瘤,多发生在年轻女性,可能来源于多能干细胞,伴外分泌细胞及内分泌细胞分化,与孕激素受体关系密切。虽然大部分肿瘤呈良性过程,但具有侵袭性行为。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
仲伟霞孙兰萍李俞慧孙菊杰赵炎宋化著张玲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性激素受体
bcl-2基因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与ER、PR表达的相互关系
1998年
目的:探讨bcl-2基因表达及与ER、PR表达的关系。方法:本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bcl-2基因和ER、PR在胰腺癌和胰腺癌转移灶中的表达。结果:bcl-2蛋白在胰腺癌中阳性表达明显高于胰腺癌转移灶;无转移的、高分化的胰腺癌明显高于有转移的和低分化胰腺癌。胰腺癌组和胰腺癌转移灶组中bcl—2表达与凋亡指数里显著负相关。胰腺癌组bcl-2蛋白与ER表达呈正相关。结论:bcl—2基因是抑制胰腺癌细胞凋亡的重要原因,可能作用于胰腺细胞的癌变阶段,并与胰腺癌早期发展有关,表明bcl-2蛋白的表达特征可以反映胰腺癌生物学行为。
李胜衣龙海石学涛张鑫仲伟霞程凯
关键词:胰腺癌BCL-2ERPR病理
氟脱氧葡萄糖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5
2005年
目的 通过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纵隔淋巴结术前氟脱氧葡萄糖(18FDG)PET -CT检查和术后病理结果比较,探讨18FDGPET- CT在判断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淋巴结短径<10mm)方面的作用与价值。方法 12例经病理确诊的NSCLC患者术前行18FDGPET- CT检查,详细记录纵隔淋巴结转移情况,主要探讨短径<10mm的纵隔淋巴结转移情况。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纵隔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验证。可以做分析的淋巴结共有76个。结果 76个淋巴结中,病理证实为阳性6个,病理证实为阴性的70个。PET- CT共检出5个真阳性、6 7个真阴性、3个假阳性、1个假阴性淋巴结。PET CT的敏感性为83.3% ,特异性为95 .7% ,准确性为94 .7%。阳性预测值为6 2 .5 % ,阴性预测值为98.6 %。结论 18FDGPET CT对短径<10mm的纵隔淋巴结是否转移的判断是准确和可信的,对NSCLC患者治疗方案的制订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李万龙于金明范廷勇付政刘希斌仲伟霞张利民
关键词:纵隔淋巴结转移氟脱氧葡萄糖^18FDGPET-CTLC患者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