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义团

作品数:57 被引量:118H指数:6
供职机构: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动力工程及工...
  • 23篇机械工程
  • 20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9篇发动机
  • 9篇增压
  • 8篇二级增压
  • 7篇增压系统
  • 7篇天然气发动机
  • 7篇燃烧
  • 7篇二级增压系统
  • 6篇点火
  • 5篇怠速
  • 5篇点火提前
  • 5篇点火提前角
  • 5篇压气机
  • 5篇压缩比
  • 5篇提前角
  • 5篇配气
  • 5篇汽油
  • 5篇汽油机
  • 5篇HCNG
  • 5篇车辆
  • 5篇车辆工程

机构

  • 40篇重庆交通大学
  • 8篇北京理工大学
  • 7篇清华大学
  • 2篇无锡职业技术...
  • 1篇中国重型汽车...
  • 1篇武警北京指挥...
  • 1篇中国汽车工程...
  • 1篇博世电动工具...

作者

  • 51篇何义团
  • 11篇邵毅明
  • 7篇马朝臣
  • 7篇马凡华
  • 6篇苏志凯
  • 6篇魏名山
  • 6篇袁晨恒
  • 5篇乔海江
  • 4篇安娜
  • 4篇袁俊勇
  • 4篇周磊
  • 3篇齐政亮
  • 3篇朱智富
  • 3篇韩晓东
  • 2篇邹晔
  • 2篇斯海林
  • 2篇陈仁哲
  • 2篇简晓春
  • 2篇陈坚
  • 2篇吕伟

传媒

  • 10篇重庆交通大学...
  • 8篇车用发动机
  • 2篇内燃机工程
  • 2篇机械设计与制...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汽车科技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摩擦学学报(...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内燃机
  • 1篇客车技术与研...
  • 1篇实验技术与管...
  • 1篇车辆与动力技...
  • 1篇汽车实用技术
  • 1篇小型内燃机与...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科技风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农业装备与车...
  • 1篇电子技术与软...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7篇2007
  • 1篇2005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二级增压系统中高压级压气机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为使高低两级压气机达到优化匹配,提高整个二级增压系统的效率,在二级增压系统试验台架上对高压级压气机的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在增压系统中,使新鲜空气首先通过低压级压气机进行预压缩,提高其温度和压力,从而得到高压级压气机的高温高压进口条件。在两级压气机之间设置中冷器,使每一条等转速曲线,高压级压气机进口温度保持不变。试验结果表明,由于进口温度提高,压气机折合转速与实际转速相差较大,为达到预定压比,必须进一步提高压气机转速;进口压力大幅度提高是造成高压级压气机折合流量偏小的主要原因;为避免高压级压气机发生喘振,应控制高压级压气机的进口压力。
何义团
关键词:二级增压系统压气机性能
过量空气系数对不同掺氢比HCNG发动机怠速性能的影响
为了研究天然气掺氢(HCNG)发动机在高掺氢比下的怠速特性,在一台6缸天然气发动机上研究了不同过量空气系数λ与掺氢体积比对HCNG发动机燃烧、指示热效率和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掺氢比增大,最大指示热效率所对应的λ提高...
何义团马凡华江龙王明月邓蛟陈仁哲
关键词:天然气掺氢发动机过量空气系数掺氢比怠速性能
氢内燃机怠速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为研究氢内燃机的怠速特性,在一台6缸氢内燃机上研究了过量空气系数λ与点火提前角θi对发动机主要性能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λ的增大,最大指示热效率ηi所对应的θi逐步增加,ηi随之增加,NOx排放随之减小;同一λ条件下,NOx排放随着θi增大而增加;氢内燃机怠速时可采用λ>2.5的稀混合气,且应适当增大Qi;最大缸压随着λ增加而降低、随着θi增大而上升;不同λ值条件下最大压力升高率的规律基本相似,只是在λ=2.5、θi<10°CA时,最大压力升高率基本保持不变。
何义团马凡华邓蛟NAEVE Nashay
关键词:氢内燃机怠速特性过量空气系数点火提前角
不同捻制类型多层结构钢丝绳股力学性能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为探索桥梁中多层结构钢丝绳股服役特性受捻制方式的影响规律,对交互捻多层结构钢丝绳股和同向捻多层结构钢丝绳股进行了力学性能对比研究。为此,首先推导了交互捻和同向捻多层结构钢丝绳股的参数方程,并建立了两类绳股的几何模型;进而考虑捻制方式、钢丝弹塑性、丝间摩擦接触等因素,对两类绳股进行轴向拉伸有限元仿真,对比分析了二者整体性能以及局部性能。结果表明:相同轴向拉伸应变下,交互捻和同向捻绳股具有相近的轴向力和von Mises应力,且二者均表现为整体非线性行为;交互捻绳股塑性变形比同向捻绳股更大;二者应力分布总体均匀,交互捻绳股应力集中在内层侧丝与外层侧丝接触部位,而同向捻绳股应力集中在芯丝与内层侧丝接触部位,前者较后者具有更好的抗旋转性能,且产生较小的应力集中。
陈原培秦玮何义团
关键词:桥梁工程性能对比有限元仿真弹塑性
基于导师团队管理的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方法被引量:2
2021年
为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针对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单一导师负责制创新源不足、“严进宽出”的过程管理导致学生懈怠等普遍问题,改革传统的导师制,建立导师团队指导机制,积极开展相关教学研究,建立了研究生培养的“6大培育计划”“6大关键环节”,有效提升了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
陈原培何义团冯莉吴胜利罗霜
关键词:过程管理团队培养科研创新能力
基于负阀重叠EGR策略的HCNG发动机仿真
2015年
为降低HCNG发动机NOx排放,采用负阀重叠EGR策略,利用AVL-Fire软件对HCNG发动机不同进气门开启角(θIVO)下的进气过程和燃烧过程进行了三维仿真计算,对比分析了采用负阀重叠前后发动机缸内EGR分布和燃烧过程。仿真结果表明:负阀重叠EGR策略下,排气门关闭角(θEVC)固定为340°曲轴转角不变,当θIVO为380°曲轴转角时,既可避免发生回火又能保证一定的进气量及充气效率;采用负阀重叠后,在压缩冲程后期,缸内EGR率呈梯度分布(靠近火花塞位置EGR率较低),更有利于着火及火焰传播;采用负阀重叠可降低缸内最高燃烧压力及最高温度,但会减少进入气缸的新鲜工质,降低发动机功率;通过负阀重叠实现内部EGR可降低NOx排放,但会导致着火困难,燃烧速度变慢;提高点火能量可缩短着火落后期和燃烧持续期,加快燃烧速度。
袁俊勇何义团周磊汪亚芳纪文晓邵毅明
关键词:氢发动机天然气发动机废气再循环仿真
基于无凸轮式配气型线的汽油机低负荷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为探究无凸轮式配气型线对汽油机低负荷工况下的性能影响,提高充气效率,降低换气损失,在考虑气门响应延迟与落座冲击的前提下,首先设计了7组无凸轮式进气门型线,得到下止点后10°~100°范围内的多个进气晚关角(θIVC),将无凸轮式进气型线代入汽油机整机模型中进行计算,当充气效率最大时,进一步设计了排气早开角(θEVO)在下止点前10°~60°范围内的6组无凸轮式排气型线。分析了1 000r/min,50%负荷时,无凸轮式配气型线对汽油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无凸轮式进气型线且当θIVC为20°ABDC时,充气效率相比原机提高9.52%;该进气相位下,进一步设计无凸轮式排气型线并优化θEVO,当θEVO为40°BBDC时,总排气损失最小,指示扭矩相比原机提升约16.88%,当θEVO为50°BBDC时,燃油经济性最佳,燃油消耗率达到260.18g/(kW·h),相比原机降低14.91%。采用无凸轮式配气型线,合理优化组合进排气相位,能够有效提高充气效率,降低排气损失,改善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
张鹏博何义团洪云陶友东袁晨恒
关键词:充气效率
带蜗壳离心压气机级全工况数值模拟
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带蜗壳高速小流量离心压气机级进行了研究,模拟所得性能与试验结果能较好吻合.对堵塞、级最高效率和喘振点压气机内部流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泄漏涡与主叶片吸力面顶部分离涡相互作用导致压气机喘振;无叶扩压器...
胡良军杨策何义团祁明旭马朝臣
关键词:离心压气机
文献传递
氢内燃机怠速特性试验研究
为了研究氢内燃机的怠速特性,本文在一台6缸氢内燃机上研究了当量燃空比与点火提前角对发动机主要性能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当量燃空比Φ增大,最大指示热效率所对应的点火提前角θ逐步减小;指示热效率随着Ф的增大而减小;当Ф较...
马凡华何义团江龙王明月邓蛟陈仁哲
关键词:氢内燃机怠速点火提前角
文献传递
无凸轮式配气相位优化设计及发动机性能仿真研究
2021年
为探究无凸轮式配气相位的设计方法及应用无凸轮式配气相位后发动机性能的变化情况,搭建了发动机一维仿真模型,通过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在原机配气相位的基础上进行无凸轮式配气相位的优化设计,以最低排气损失为目标,设计了排气提前角为0~57°CA BBDC的7组无凸轮式排气门升程曲线。以最大充量系数为目标,设计了进气门迟闭角为0~37°CA ABDC的5组无凸轮式进气门升程曲线,探究了转速及进气压力对最佳排气提前角、最佳进气门迟闭角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无凸轮式排气门升程曲线,随着排气提前角的不断增加,推出损失先减少后增加,膨胀损失不断增加。为使排气损失最小,可适当减小排气提前角。为了增大充量系数,同时防止过多充量被反推至进气管,可使进气门开启持续期缩短;转速与进气压力的变化对最佳进气门迟闭角影响不大。
张鹏博何义团邹晔陶友东
关键词:充量系数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