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广正
- 作品数:21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 一种丙氨酸消旋酶的突变体酶蛋白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丙氨酸消旋酶的突变体酶蛋白及其制备方法。根据同源序列二级结构比对结果,通过定点突变技术将腾冲嗜热厌氧菌中丙氨酸消旋酶的173、360两个位点分别突变,构建双点突变表达载体pET‑S173Q/Q360Y,通...
- 鞠建松韩卿卿徐书景任晓朴窦金萍郭博涵何广正赵宝华
- 文献传递
- 一种L-丙氨酸脱氢酶的突变体酶蛋白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丙氨酸脱氢酶的突变体酶蛋白及其制备方法。根据同源序列二级结构比对结果,将假坚强芽孢杆菌(Bacilluspseudofirmus)的L-丙氨酸脱氢酶活性中心附近73位赖氨酸通过PCR定点突变为丙氨酸,...
- 鞠建松徐书景赵宝华何广正李兵杰
- 文献传递
- 丙氨酸代谢相关酶关键位点的作用机制研究
- D-丙氨酸是一种重要的手性中间体,广泛应用在食品、化妆品、生理医学、生物制药等方面。丙氨酸脱氢酶和丙氨酸消旋酶是细菌细胞壁肽聚糖层中D-丙氨酸合成和代谢的关键酶蛋白,也是潜在的工业生产D-丙氨酸的生物合成元器件,本文以嗜...
- 何广正
- 关键词:丙氨酸脱氢酶活性位点二聚体
- 丙氨酸消旋酶C-端结构域重组体的构建及其功能初探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将嗜碱芽孢杆菌丙氨酸消旋酶OF4DadX的N-端结构域分别与多个不同种属的丙氨酸消旋酶C-端结构域重组,探究丙氨酸消旋酶C-端结构域功能。【方法】利用基因拼接构建丙氨酸消旋酶重组基因,通过镍亲和层析纯化酶蛋白,采用D-氨基酸氧化酶偶联法检测重组酶蛋白的酶学特性,借助分子筛和HPLC液相色谱分析其聚合状态及动力学参数。【结果】通过基因拼接构建了12个重组基因,经检测,表达、纯化获得的重组酶蛋白中只有OF4TtDadX240c具有催化活性,其活性仅为OF4DadX的60.54%,酶催化动力学结果显示OF4TtDadX240c催化反应速率Vmax/Km下降约10倍,但其稳定性大幅提高,半衰期比OF4DadX延长约5倍,耐热性提高较明显;聚合状态表明OF4DadX、OF4TMDadX226c和OF4TtDadX240c为二聚体结构,其他酶蛋白均为单体,但OF4TMDadX226c未检测到活性,推测可能是酶催化活性中心移位,未能形成质子转移而失去活性。【结论】丙氨酸消旋酶C-端折叠结构域对消旋酶低聚化、稳定性和酶催化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 何广正韩卿卿翟浠佐徐书景鞠建松
- 关键词:酶学特性二聚化基因重组
- 丙氨酸脱氢酶催化机理研究
- 丙氨酸脱氢酶是细菌细胞壁肽聚糖层中丙氨酸合成和代谢的关键酶蛋白,也是潜在的生物合成丙氨酸的元器件之一。本文以嗜碱芽孢杆菌OF4来源的丙氨酸脱氢酶(OF4A1d)为研究对象,基于结构模拟、定点突变技术及酶学特性表征等技术手...
- 何广正徐书景鞠建松
- 关键词:丙氨酸脱氢酶嗜碱芽孢杆菌定点突变催化活性氢键
- 文献传递
- D-氨基酸氧化酶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0年
- D-氨基酸氧化酶(D-amino acid oxidase:oxidoreductase,DAAO,EC1.4.3.3)是一种以黄素腺嘌呤(FAD)为辅基的典型黄素蛋白酶类,可氧化D-氨基酸的氨基生成相应的酮酸和氨。在体内D-氨基酸的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介绍了D-氨基酸氧化酶的生理功能和应用、表达条件优化及通过定点突变对酶学性质的研究。
- 郭姣洁薛永常徐书景张彩凤何广正鞠建松
- 关键词:D-氨基酸氧化酶生理功能定点突变
- 腾冲嗜热厌氧菌丙氨酸消旋酶底物通道氨基酸位点的功能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通过定点突变探究腾冲嗜热厌氧菌MB4中生物合成型丙氨酸消旋酶Tt Alr底物通道内氨基酸位点A172和S173的功能。【方法】利用定点突变PCR技术构建突变体,通过亲和层析法纯化酶蛋白,采用D-氨基酸氧化酶偶联法检测各突变蛋白的活性及其稳定性。【结果】通过定点突变PCR成功得到8个突变体,酶学特性分析发现,A172位点突变为丝氨酸(S)后酶蛋白的相对活性有所提升,但含有该位点突变的酶蛋白稳定性均大幅下降;S173位点突变为天门冬氨酸(D)后导致突变体蛋白的最适反应温度提升了15°C,半衰期大幅延长,但相对活性明显下降。【结论】丙氨酸消旋酶Tt Alr底物通道内A172和S173位点均是影响酶蛋白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关键位点。
- 何广正韩卿卿徐书景赵宝华鞠建松
- 关键词:定点突变酶学特性
- 一种合成四氢嘧啶的三基因串联表达载体及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合成四氢嘧啶的三基因串联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应用。根据同尾酶原理,将假坚强芽孢杆菌中L‑二氨基丁酸转氨酶、L‑二氨基丁酸乙酰转移酶和四氢嘧啶合成酶基因依次插入含相同或不同启动子的质粒pET‑22bNS上,...
- 徐书景鞠建松何广正罗素亚赵佳微吴志玮王伟宁赵宝华
- 文献传递
- 嗜酸热脂环酸杆菌中甘露聚糖酶活性位点的确立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通过定点突变确定嗜酸热脂环酸杆菌中甘露聚糖酶的活性催化位点。【方法】根据序列比对和GH53家族的结构信息选择可能的催化活性位点,利用重叠PCR法构建定点突变体,采用薄层层析(TLC)法和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检测各酶蛋白活性。【结果】通过重叠PCR法成功构建了7个位点的突变体,其中第150和159位的氨基酸突变对活性改变甚少或几乎没有,而第151和231位谷氨酸的羧基基团的改变以及双位点突变体E2Q则导致其对各种底物催化活性的丧失,说明位于β4和β7折叠的C末端的E151和E231的羧基基团作为功能基团参与了催化反应。【结论】E151和E231分别是新型甘露聚糖酶AaManA的酸碱催化位点和亲核催化位点。
- 徐书景张彩凤薛张伟何广正鞠建松赵宝华
- 关键词:甘露聚糖酶定点突变活性位点
- 通过结构域交换探究丙氨酸消旋酶C-端结构域功能
- 丙氨酸消旋酶具有催化L-丙氨酸和D-丙氨酸之间的相互转化作用,是细菌合成细胞壁肽聚糖层的关键酶之一。丙氨酸消旋酶广泛分布于原核生物中,而在真核生物中只有少量发现,因此基于丙氨酸消旋酶的分子机制寻找酶的抑制剂,正成为抗菌药...
- 韩卿卿何广正徐书景鞠建松
- 关键词:嵌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