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莹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英文
  • 1篇神经系
  • 1篇神经系统
  • 1篇时程
  • 1篇痛觉
  • 1篇突触
  • 1篇前扣带回
  • 1篇中枢神经
  • 1篇中枢神经系统
  • 1篇脑片
  • 1篇扣带回
  • 1篇长时程增强
  • 1篇长时程增强效...

机构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2篇何莹
  • 1篇陈军
  • 1篇刘明刚
  • 1篇巩克瑞

传媒

  • 1篇Neuros...

年份

  • 2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长串与短串θ节律刺激在大鼠前扣带回皮质脑片诱导长时程增强效应的不同作用:平面微电极阵列记录技术(英文)
2009年
目的大量研究显示前扣带回(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是一个多功能的边缘系统结构,参与诸如知觉,运动,情绪和认知等多种高级脑功能。有证据显示长时程增强现象(long-term potentiation,LTP)是研究ACC内发生神经元突触可塑性变化的重要模型。然而,迄今为止,关于ACC神经网络的时空特性仍少为人知。本研究旨在应用平面微电极阵列记录技术观察不同长度θ节律串刺激对诱发大鼠ACC区域不同层结构的LTP的影响。方法采用平面微电极阵列记录技术,在急性分离的大鼠ACC脑片上进行记录。通过实验电刺激V-VI层,记录ACC各层场电位。然后应用两种θ节律串刺激(theta burst stimulation,TBS)作为条件刺激诱发ACC脑区LTP,并比较不同层的LTP诱出效果。两种刺激模式参数为:TBS1,100Hz,4个双向方波脉冲为一串,重复10次,间隔200ms;TBS2,100Hz,4个双向方波脉冲为一串,重复5次,间隔200ms。实验刺激前扣带回深层可以分别在I层,Ⅱ-Ⅲ层及V-VI层同时诱出三种波形不同的场电位:I层为正向波,V-VI层为负向波,Ⅱ-Ⅲ层以复杂的波形为主。结果在实验刺激位点给予两种不同的条件刺激后,长串TBS1条件刺激的LTP诱出率显著地高于短串TBS2条件刺激,即TBS1的LTP诱出率超过60%,而TBS2的LTP诱出率少于25%。此外,层间分析结果显示LTP主要发生在Ⅱ-Ⅲ层及V-VI层,I层不能诱出LTP。进一步分析表明,无论是LTP诱出率还是幅度在Ⅱ-Ⅲ层及V-VI层之间均无显著差别。结论本实验结果提示同一刺激模式但重复刺激时间长短不同也可能导致LTP诱出率不同,这可能是为什么以往报导关于前扣带回LTP诱出率结果不同的一个关键原因之一,因此在设计此类实验时选择最佳刺激参数更为重要。另外,本实验证明平面微电极阵列记录技术在研究前扣带回皮质突触可塑性的网络特征,尤其是比较不同层结构中的时空特性具有单电极无法比拟的
何莹刘明刚巩克瑞陈军
关键词:长时程增强
大鼠前扣带回突触联结时空特性:持续性伤害的作用
众所周知完整的痛觉应包括两种成分,即反映伤害性信息强度的感觉方面以及反映不良情绪的情感方面。大脑内存在的两条痛觉通路分为外侧痛觉系统和内侧痛觉系统,分别介导痛的感觉成分和情绪成分。构成边缘系统的前扣带回(anterior...
何莹
关键词:痛觉中枢神经系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