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修清玉

作品数:276 被引量:2,443H指数:18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8篇期刊文章
  • 27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4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54篇哮喘
  • 47篇细胞
  • 34篇支气管
  • 32篇气道
  • 31篇气管
  • 30篇杆菌
  • 27篇阻塞性
  • 26篇多中心
  • 25篇慢性
  • 23篇流感
  • 20篇慢性阻塞性
  • 19篇嗜血杆菌
  • 19篇阻塞性肺疾病
  • 18篇免疫
  • 17篇流感嗜血杆菌
  • 17篇基因
  • 17篇肺炎
  • 16篇呼吸道感染
  • 16篇肺癌
  • 13篇蛋白

机构

  • 27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9篇复旦大学
  • 16篇上海交通大学...
  • 9篇上海市第一人...
  • 7篇南京军区福州...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 7篇南京军区南京...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 7篇解放军第92...
  • 4篇中南大学湘雅...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江西省人民医...
  • 3篇华西医科大学
  • 3篇上海医科大学...
  • 3篇沈阳军区总医...
  • 3篇四川大学华西...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3篇大连医科大学...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上海市静安区...

作者

  • 276篇修清玉
  • 63篇陈吉泉
  • 61篇罗文侗
  • 44篇方正
  • 40篇颜泽敏
  • 35篇李兵
  • 33篇石昭泉
  • 22篇王桂芳
  • 19篇唐昊
  • 18篇叶俊
  • 17篇杨丹榕
  • 15篇黄海
  • 14篇赖国祥
  • 13篇赵黎明
  • 13篇沈策
  • 13篇韩焕兴
  • 13篇陈艺坛
  • 11篇陈海兵
  • 11篇叶曜芩
  • 9篇臧远胜

传媒

  • 49篇第二军医大学...
  • 15篇上海医学
  • 14篇中华结核和呼...
  • 14篇中国新药与临...
  • 14篇临床肺科杂志
  • 11篇免疫学杂志
  • 8篇中华内科杂志
  • 8篇解放军医学杂...
  • 8篇中国呼吸与危...
  • 8篇国际呼吸杂志
  • 7篇国外医学(呼...
  • 6篇中国感染与化...
  • 5篇中国临床药学...
  • 5篇中国免疫学杂...
  • 4篇中国抗感染化...
  • 3篇生物医学工程...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中国药理学会...
  • 2篇中国肿瘤生物...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10篇2014
  • 12篇2013
  • 9篇2012
  • 11篇2011
  • 8篇2010
  • 15篇2009
  • 12篇2008
  • 25篇2007
  • 26篇2006
  • 25篇2005
  • 20篇2004
  • 11篇2003
  • 12篇2002
  • 11篇2001
  • 13篇2000
  • 13篇1999
2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立培南治疗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急性细菌性感染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评价多立培南治疗呼吸和泌尿系统急性中重度细菌性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单盲、阳性药物对照、非劣效性的试验设计。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多立培南0.25g静脉滴注,每日3次;对照组美罗培南0.5g静脉滴注,每日3次,疗程均为7~14d。结果本研究共入组病例282例.可进行疗效评价分析的共276例,其中试验组139例,对照组137例。试验组总临床治愈率为88.5%,对照组为85.4%;其中呼吸系统患者临床治愈率两组分别为89.5%和85.1%,泌尿系统患者临床治愈率两组分别为87.5%和85.7%,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6.5%、98.2%,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4%、5.1%,主要表现为皮疹、转氨酶升高、白细胞降低、中性粒细胞降低,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立培南治疗呼吸和泌尿系统急性中重度细菌性感染临床明显,安全性好。
刘涛方正修清玉李琨张捷王洪亮王昌惠李文朴孙圣华何屏汪年松邵玉霞
关键词:美罗培南随机对照研究
抗原致哮喘豚鼠气道渗出及BRL55834的作用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探讨钾通道激动剂在抗哮喘中的意义。方法10只正常豚鼠和17只致敏豚鼠分5组。麻醉后行右颈动、静脉和气道插管,机械通气。静脉注射阿托品和心得安各1mg/kg,30分钟后静脉注射二甲亚砜(DMSO)或钾通道激动剂BRL55834,2分钟后静脉注射伊文氏蓝(EB)30mg/kg,1分钟后雾化吸入卵蛋白(OA,3mg/ml)30秒。结果(1)正常豚鼠气道渗出量小,BRL55834(8μg/kg)对正常豚鼠气道渗出无明显影响;(2)OA使致敏豚鼠气道渗出明显增加,与正常豚鼠相比,分别为气管:87±19(纳克染料/毫克组织)/53±7(纳克染料/毫克组织);主支气管:119±67(纳克染料/毫克组织)/79±46(纳克染料/毫克组织);肺内中央气道:65±44(纳克染料/毫克组织)/46±17(纳克染料/毫克组织)和肺内外周气道50±31(纳克染料/毫克组织)/32±4(纳克染料/毫克组织),P均<005。(3)与对照剂DMSO相比,BRL55834抑制OA诱发气道渗出,增加剂量对肺内气道渗出抑制作用更强,静脉注射BRL558348μg/kg时,抑制率为气管:48%(P<0.05);主支气管:57%(P<0.01?
石昭泉颜泽敏罗文侗朱琦修清玉叶曜芩
关键词:哮喘离子通道抗原
中国汉族人IgE重链恒定区CH_2-CH_4cDNA的克隆被引量:1
2006年
唐昊陆慧琦韩焕兴修清玉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E基因克隆质粒构建
国产罗红霉素治疗急性感染性疾病的多中心临床研究被引量:3
1998年
应用两种国产罗红霉素片治疗急性感染性疾病186例,其中随机对照组69对、开放试验组48例。两药均按150mg每日2次口服,疗程7~10d。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8.12%与65.22%和91.30%与89.86%。病原体清除率分别为87.50%与85.71%。以上结果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开放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4.58%和85.42%,细菌清除率为84.62%。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70%与10.14%(P>0.05),开放组为8.33%。不良反应多呈轻度,一般勿需处理。以上结果提示,两种国产罗红霉素片同样安全。
梁德荣徐楠苗佳罗文侗修清玉罗文侗田名扬修清玉
关键词:罗红霉素急性感染性疾病
普卢利沙星片治疗呼吸和泌尿系统急性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目的评价国产普卢利沙星片治疗呼吸和泌尿系统急性细菌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试验设计,以左氧氟沙星为对照药,对符合要求的呼吸及泌尿系统急性感染的患者进行治疗。普卢利沙星组264...
于佳修清玉方正晁阳于锋
文献传递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组织抑制剂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炎症的关系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期痰上清液MMP-9、TIMP-1的浓度和痰液炎症细胞数目,分析MMP- 9、TIMP-1的变化与气道炎症的关系。方法:随机收集26例住院COPD急性加重期及治疗后稳定期患者和16例健康人对照组的痰,对痰细胞悬液计细胞总数,离心痰作细胞涂片瑞氏染色后行分类细胞计数;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痰上清液MMP-9、TIMP-1水平。结果:(1)COPD急性期痰液细胞总数、Neu数及Neu%分别高于稳定期和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均P<0.01);稳定期和对照组比较亦有显著差异(P<0.01);急性期及稳定期的Lym、Macro、Eos数均高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均P<0.01);而稳定期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急性期痰上清液MMP-9的浓度344.14 ng/ml (IQR 216.01~771.35)高于稳定期145.90ng/ml(IQR 79.85~256.40)和对照组64.37 ng/m1(IQR 30.09~82.19),均有显著差异(均P<0.01),稳定期高于对照组(P<0.01);急性期痰上清液TIMP-1的浓度94.53 ng/ml(IQR 77.60~141.09)高于稳定期61.50ng/ml(IQR 49.93~84.73)和时照组45.01 ng/ml(IQR 34.11~51.08)(均P<0.01);稳定期高于对照组(P<0.01);急性期MMP-9/TIMP-1比值3.47(IQR 2.23~7.01)高于稳定期2.32(IQR 1.32~3.13)和对照组1.24(IQR 0.77~1.53)(均P<0.01);稳定期高于对照组(P<0.01)。(3)急性期痰上清液MMP-9浓度和MMP-9/TIMP-1比值分别与Neu、Lym、Macro、Eos数比较均呈正相关(均P<0.01);而痰TIMP-1浓度分别与Neu、Lym、Macro、Eos数比较均无相关性(均P>0.05);稳定期痰上清液MMP-9浓度和MMP-9/TIMP-1比值分别与Neu、Lym、Macro、Eos数比较均无相关性(均P>0.05);TIMP-1浓度与Macro数呈正相关(r=0.487,P=0.012),而与Neu、Lym、Eos数比较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在COPD的发病中存在MMP-9/TIMP-1的失衡。MMP-9参与了COPD的气道炎症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可成为COPD急性发作的一个标志物。
邓星奇修清玉陈吉泉李兵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质金属蛋白酶-9气道炎症气流阻塞
环氧合酶-2对非小细胞肺癌血管生成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环氧合酶-2(COX-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对血管生成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随访手术切除且临床资料完整的4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活检标本中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通过生存曲线法比较阳性组和阴性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COX-2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6.7%(32/48),与VEGF表达68.8%(33/48)呈显著正相关(r=0.687,P<0.01),COX-2与淋巴结转移、组织分型、肺癌分期及较短生存期具有相关性。MVD随COX-2、VEGF表达增强而增高。结论COX-2的高表达可使VEGF表达上调,促进肿瘤血管形成,增加微血管密度。COX-2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高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一种有用指标。
俞万钧钟国平修清玉
关键词:环氧合酶-2非小细胞肺癌血管生成免疫组织化学预后
中药国圣一号对转化生长因子-β_1和白介素-6在肺纤维化模型大鼠肺组织中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探讨中药汤剂国圣一号(丹参、生首乌、当归、败酱草、莱菔子等)对博莱霉素(BLM)A5所致大鼠肺间质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组、BLM模型组、中药国圣一号治疗组、氢化考的松治疗组4组。大鼠气管内一次性注入BLM5mg/kg制成肺间质纤维化模型,模型制备后第2天,各组给予相应处理。4组动物分别于第14、28天各处死6只,提取肺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进行病理半定量分析,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白介素(IL)-6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在肺组织的表达。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肺组织匀浆羟脯氨酸含量。结果应用BLMA5成功建立肺纤维化模型。中药国圣一号治疗组大鼠肺纤维化较BLM模型组明显改善,造模第28天TGF-β1明显下降,但对IL-6无抑制作用,总体疗效弱于氢化考的松治疗组。结论中药国圣一号具有显著抑制BLM致大鼠肺纤维化的作用,抑制TGF-β1的表达是其可能的机制之一。
张铁锋修清玉楼标雷叶俊杨丹榕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白介素-6肺纤维化肺组织
扎那米韦吸入粉雾剂治疗流感及流感样患者的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评价扎那米韦吸入粉雾剂治疗我国流感及流感样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临床试验设计方法,共入选286例患者。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扎那米韦组予扎那米韦吸入粉雾剂10 mg,安慰剂组予安慰剂,bid,疗程5 d,两组均常规给予对症、支持治疗。观察患者口温及鼻塞、咽喉痛、咳嗽、肌肉酸痛、乏力、头痛及寒战等症状,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6、21 d进行实验室检查,观察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286例患者中疑似流感患者151例,确诊流感患者135例。纳入安全性分析集(SAS)、全分析集(FAS)、符合方案数据分析集(PPS)和确诊流感病例集(PPi)的病例数扎那米韦组分别为142、141、131和69例,安慰剂组分别为144、144、143和66例。扎那米韦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安慰剂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60、72 h扎那米韦组疾病缓解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P<0.05),扎那米韦组确诊流感患者对乙酰氨基酚片应用率低于安慰剂组(P<0.05)。扎那米韦组和安慰剂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7%和13.9%,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扎那米韦吸入粉雾剂用于治疗流感及流感样患者安全、有效。
卞家蓉聂蔚叶俊方正修清玉
关键词:扎那米韦随机对照试验多中心研究
人白细胞介素10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构建人白细胞介素 10重组腺病毒载体 ,为真核表达及其临床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自行设计一对引物 ,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 ( RT- PCR )技术 ,从活化的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扩增出 h IL - 10 c DNA,并将h IL - 10 c DNA克隆到腺病毒载体 p Ad CMV - L ink1中 ,构建 p Ad CMV/ h IL - 10表达质粒。将此表达质粒与腺病毒重组质粒p JM17共转染 2 93细胞 ,通过同源重组产生 h IL - 10重组腺病毒。结果扩增到的 c DNA片段经酶切鉴定、PCR扩增、DNA测序最终确定为 h IL- 10 c DNA;所得人白细胞介素 10重组腺病毒滴度为 1.9× 10 9pfu/ m L。结论本实验为今后研究 h IL-
黄宗文修清玉韩焕兴石昭泉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0腺病毒CDNA
共2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