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候宁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市栖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吸虫
  • 3篇血吸虫病
  • 3篇吸虫
  • 3篇吸虫病
  • 3篇虫病
  • 2篇钉螺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学
  • 1篇血清学方法
  • 1篇鱼塘
  • 1篇杀灭
  • 1篇塑料
  • 1篇塑料薄膜
  • 1篇裂体吸虫病
  • 1篇免疫学诊断
  • 1篇灭螺
  • 1篇灭螺效果
  • 1篇沟渠
  • 1篇DDIA
  • 1篇IHA

机构

  • 4篇南京市栖霞区...
  • 3篇江苏省血吸虫...

作者

  • 4篇龚云华
  • 4篇候宁
  • 4篇张科
  • 3篇吴锋
  • 1篇李洁

传媒

  • 2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热带病与寄生...
  • 1篇国际医学寄生...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两种血清学方法在江滩地区筛查血吸虫病的效果比较被引量:2
2012年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血吸虫病和其他寄生虫病的诊断主要为粪便检查,是直接诊断血吸虫病的方法,但随着控制血吸虫病策略的实施,经反复化疗,流行区病人的感染率和感染度明显下降,特别是对低感染度的居民,寄生虫病原学诊断技术的敏感性则显得不足,而且费时费力,群众对粪检的依从性也愈来愈低[1-3].胶体染料试纸条法(DDIA)是利用高新技术研究的一种血吸虫病免疫诊断的新方法,已开发出标准化的诊断试剂盒[4,5].由于该试剂盒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及整个检测过程不需要特殊仪器设备等优势,已成为现场筛查血吸虫病的优选方法之一.目前在全国多个省份血吸虫病流行区进行了现场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筛查效果[6].为了评价DDIA法在江滩地区的应用价值,我们采用与间接血凝试验(IHA)平行检测的方法进行了现场查病的筛查效果比较,现报告如下.
张科候宁龚云华章求平丁有杰叶家明吴锋
关键词:血吸虫病IHA裂体吸虫病免疫学诊断DDIA血清学
南京市栖霞区江滩地区血吸虫病综合治理效果
2015年
目的评价南京市栖霞区江滩地区血吸虫病综合治理效果。方法收集2004-2013年南京市栖霞区血吸虫病疫情及综合治理资料,分析实施血吸虫病综合治理10年来的疫情变化,评估江滩地区血吸虫病综合治理效果。结果南京市栖霞区通过实施10年的综合治理,居民血吸虫感染率逐渐下降,2007年后未检出血吸虫感染阳性病人;家畜血吸虫感染率逐渐下降,到2006年沿江地区所有耕牛全部被淘汰。2013年江滩地区钉螺面积和活螺密度分别较2004年下降42.25%和82.56%,自2009年起未再查出感染性钉螺。2010年全区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结论综合治理是栖霞区江滩地区快速实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的有效措施。
张科刘宁侯凯候宁龚云华章求平叶家明王飚孙继江
关键词:血吸虫病
薄膜覆盖法杀灭鱼塘和沟渠钉螺的效果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评价薄膜覆盖法杀灭鱼塘及周边沟渠环境钉螺的效果。方法选择有螺鱼塘及周边有螺沟渠,分别采用"氯硝柳胺药物喷洒+薄膜覆盖"("药物+覆膜"法)和单纯氯硝柳胺药物喷洒(药物喷洒法)进行灭螺试验,并于灭后15、30、90d和360d进行灭螺效果观察;同时观察灭螺现场的鱼类等水生动物死亡情况。结果 "药物+覆膜"法在鱼塘和沟渠环境15、30、90d的钉螺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2.31%、99.36%、100%和91.45%、95.84%、100%,未发生鱼类死亡现象,1年后活螺密度分别降为0和0.07只/0.1m2;而单纯药物喷洒法在两种环境中的钉螺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5.36%、72.59%、65.76%和70.36%、72.87%、75.82%,且有鱼类等水生动物死亡,1年后的活螺密度分别为0.11只/0.1m2和0.13只/0.1m2。结论在鱼塘及周边沟渠特殊有螺环境,应用"药物+覆膜"法,既可显著提高灭螺效果,又可有效避免药物灭螺对鱼类等水生动物的毒性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张科刘宁刘松怀龚云华候宁孙继江吴锋
关键词:钉螺塑料薄膜鱼塘沟渠灭螺效果
2005—2014年南京市栖霞区钉螺控制效果分析
2015年
目的掌握南京市栖霞区钉螺消长情况,探讨控制钉螺策略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比较2005-2014年全区螺情资料和现场不同环境类型螺情指标逐年变化情况.同时比较钉螺面积与灭螺覆盖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全区2005前螺情居高不下,通过强化灭螺.江滩和通江河道实施综合治理等措施.钉螺面积从2005年6554 215ha(1ha=10000m^2)降至2014年的3581591ha。下降了54.65%,活螺密度由6.520只/0.11m^2下降至2.050只/0.11m^2.有螺框出现率由81.5%下降至16.5%,呈逐年下降趋势:钉螺面积与灭螺覆盖率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r=-0.879,P〈0.05)。区内感染性钉螺最终消灭。并于2010年达到国家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结论强化灭螺并实施有螺环境全覆盖药物灭螺结合综合治理是控制辖区内螺情的直接有效措施.但仍需加强螺情监测.以巩固防治成果。
张科龚云华候宁章求平李洁孙继江丁有杰吴锋
关键词:血吸虫病钉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