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丽清

作品数:1 被引量:12H指数:1
供职机构:广东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饮用
  • 1篇饮用水
  • 1篇直饮水
  • 1篇直饮水系统
  • 1篇水系统
  • 1篇水质
  • 1篇水质变化
  • 1篇水质变化趋势
  • 1篇水质变化趋势...
  • 1篇管道直饮水
  • 1篇管道直饮水系...

机构

  • 1篇广东药学院
  • 1篇深圳市卫生监...

作者

  • 1篇黄丽玫
  • 1篇郭志勇
  • 1篇冯丽清
  • 1篇徐晓燕

传媒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年份

  • 1篇2010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广东省管道直饮水系统水质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了解广东省管道直饮水系统的水质现状和变化趋势。方法于2004-2008年,选择广东省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管道直饮水系统进行重金属、有机物、微生物等指标的净化效果和变化趋势分析。结果市政自来水经过净化后(直饮水)其硝酸盐、砷、氯仿、四氯化碳的去除率未达到《生活饮用水水质处理器卫生安全与功能评价规范-反渗透处理装置》(2001)的要求,耗氧量(82.55%)等指标去除率达到要求,反渗透膜脱盐率只有71.4%符合GB/T19249-2003的要求。微生物、重金属、电导率等指标在研究期间无明显变化(P>0.05),而耗氧量从0.45mg/L上升至1.18 mg/L(P<0.01);浊度每月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最高值为0.55 NTU,最低值为0.11NTU。不同直饮水系统的电导率、pH等特异水质指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反渗透设备脱盐率最高为99.1%,最低为90.7%。广州、深圳、珠海、东莞市直饮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均值分别为13.3,76.6,37.9,20.6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管道直饮水系统水质各不相同,耗氧量有增加趋势;浊度有变化,微生物和重金属没有变化。
甘日华叶兵李汝浪郭志勇黄丽玫冯丽清徐晓燕周志兵李海波
关键词:管道直饮水系统饮用水水质变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