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婵

作品数:5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体育学院竞技体育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院校
  • 5篇体校
  • 5篇体育
  • 5篇体育院校
  • 5篇竞技
  • 5篇竞技体校
  • 5篇高等体育
  • 5篇高等体育院校
  • 3篇附属
  • 2篇竞技体育
  • 1篇体育管理
  • 1篇体育管理体制
  • 1篇体育后备人才
  • 1篇体育教育
  • 1篇教育
  • 1篇竞技体育后备...

机构

  • 5篇武汉体育学院
  • 3篇三峡大学
  • 1篇北京体育大学

作者

  • 5篇冯婵
  • 4篇刘志云
  • 3篇王晓芬
  • 3篇王伟明
  • 1篇刘晓宇
  • 1篇李帆
  • 1篇柳建庆
  • 1篇刘卫民
  • 1篇王炳华

传媒

  • 1篇体育文化导刊
  • 1篇天津体育学院...
  • 1篇武汉体育学院...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我国六所高等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及发展对策研究
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崛起发挥着巨大作用。然而随着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我国后备人才培养诸多问题日益暴露,制约着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新世纪,随着我国竞技体...
冯婵
关键词:高等体育院校竞技体校体育管理体制
文献传递
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主体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1
2008年
通过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体育运动学校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在2001—2004年周期中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上的横向比较,总结竞技体校人才培养的优势,指出竞技体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符合我国未来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
刘志云王伟明王晓芬冯婵
关键词:竞技体育高等体育院校竞技体校
转型时期我国高等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发展模式研究
刘志云李帆柳建庆刘晓宇王晓芬冯婵刘卫民
技术的创作性和先进性主要在于:首次把竞技体校办学关注点放在传统的奥运金牌人才战略以外的社会化功能。在01年改制后的转型时期,在继承我国高等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亦学亦训的传统办学模式的基础上,拓展我国竞技体校发展方向,应以...
关键词:
关键词:竞技体校体育院校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被引量:19
2009年
高等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形成特有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模式分析的研究方法,结合典型案例对高等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和概括。竞技体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建立在科学化基础上的学训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未来竞技体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其特征主要体现在培养定位是"学生运动员",有利于运动员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高校良好的人文与育人环境;经费来源的多渠道;在一个培养单位完成多年培养目标的"一条龙"培养;亦读亦训的学训结合;科学高效的训练组织等方面。
刘志云王晓芬王伟明冯婵
关键词:竞技体育高等体育院校竞技体校
我国体育院校竞技体校发展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近30年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竞技体校发展分为:初创探索时期、稳步发展时期和转制后调整时期。竞技体校办学应继续坚持"亦读亦训、科学训练"指导思想等。
王炳华刘志云王伟明冯婵
关键词:体育教育高等体育院校竞技体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