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8日
星期六
|
欢迎来到贵州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婵
作品数:
5
被引量:41
H指数:3
供职机构:
武汉体育学院竞技体育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更多>>
合作作者
刘志云
武汉体育学院竞技体育学院
王伟明
武汉体育学院
王晓芬
武汉体育学院图书馆
王炳华
武汉体育学院
刘卫民
武汉体育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期刊文章
1篇
学位论文
1篇
科技成果
领域
5篇
文化科学
主题
5篇
院校
5篇
体校
5篇
体育
5篇
体育院校
5篇
竞技
5篇
竞技体校
5篇
高等体育
5篇
高等体育院校
3篇
附属
2篇
竞技体育
1篇
体育管理
1篇
体育管理体制
1篇
体育后备人才
1篇
体育教育
1篇
教育
1篇
竞技体育后备...
机构
5篇
武汉体育学院
3篇
三峡大学
1篇
北京体育大学
作者
5篇
冯婵
4篇
刘志云
3篇
王晓芬
3篇
王伟明
1篇
刘晓宇
1篇
李帆
1篇
柳建庆
1篇
刘卫民
1篇
王炳华
传媒
1篇
体育文化导刊
1篇
天津体育学院...
1篇
武汉体育学院...
年份
1篇
2009
3篇
2008
1篇
2007
共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我国六所高等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及发展对策研究
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崛起发挥着巨大作用。然而随着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我国后备人才培养诸多问题日益暴露,制约着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新世纪,随着我国竞技体...
冯婵
关键词:
高等体育院校
竞技体校
体育管理体制
文献传递
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主体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1
2008年
通过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体育运动学校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在2001—2004年周期中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上的横向比较,总结竞技体校人才培养的优势,指出竞技体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符合我国未来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
刘志云
王伟明
王晓芬
冯婵
关键词:
竞技体育
高等体育院校
竞技体校
转型时期我国高等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发展模式研究
刘志云
李帆
柳建庆
刘晓宇
王晓芬
冯婵
刘卫民
技术的创作性和先进性主要在于:首次把竞技体校办学关注点放在传统的奥运金牌人才战略以外的社会化功能。在01年改制后的转型时期,在继承我国高等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亦学亦训的传统办学模式的基础上,拓展我国竞技体校发展方向,应以...
关键词:
关键词:
竞技体校
体育院校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19
2009年
高等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形成特有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模式分析的研究方法,结合典型案例对高等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和概括。竞技体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建立在科学化基础上的学训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未来竞技体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其特征主要体现在培养定位是"学生运动员",有利于运动员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高校良好的人文与育人环境;经费来源的多渠道;在一个培养单位完成多年培养目标的"一条龙"培养;亦读亦训的学训结合;科学高效的训练组织等方面。
刘志云
王晓芬
王伟明
冯婵
关键词:
竞技体育
高等体育院校
竞技体校
我国体育院校竞技体校发展研究
被引量:3
2008年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近30年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竞技体校发展分为:初创探索时期、稳步发展时期和转制后调整时期。竞技体校办学应继续坚持"亦读亦训、科学训练"指导思想等。
王炳华
刘志云
王伟明
冯婵
关键词:
体育教育
高等体育院校
竞技体校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