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军

作品数:105 被引量:243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1篇期刊文章
  • 6篇学位论文
  • 4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95篇医药卫生
  • 7篇生物学

主题

  • 48篇原虫
  • 48篇疟原虫
  • 44篇细胞
  • 26篇约氏疟原虫
  • 26篇小鼠
  • 19篇免疫
  • 13篇原虫感染
  • 13篇疟原虫感染
  • 13篇免疫应答
  • 12篇再感染
  • 11篇约氏疟原虫感...
  • 11篇树突
  • 10篇调节性
  • 10篇树突状
  • 10篇树突状细胞
  • 10篇节性
  • 9篇活性
  • 8篇疟疾
  • 8篇基因
  • 7篇疫苗

机构

  • 104篇中国医科大学
  • 10篇沈阳军区总医...
  • 7篇佳木斯大学
  • 5篇沈阳医学院
  • 3篇大理学院
  • 3篇辽宁医学院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杭州市疾病预...
  • 2篇中国石油吉化...
  • 2篇医学部
  • 1篇蚌埠医学院
  • 1篇锦州医学院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辽宁大学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徐州医学院
  • 1篇锦州医学院附...
  • 1篇辽宁省疾病预...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105篇刘军
  • 68篇曹雅明
  • 28篇冯辉
  • 26篇刘英杰
  • 21篇郑丽
  • 20篇李莹
  • 20篇潘艳艳
  • 15篇吕昌龙
  • 14篇延娟
  • 11篇陈光
  • 10篇郑伟
  • 10篇王庆辉
  • 8篇阎建忠
  • 7篇冯永辉
  • 7篇武静静
  • 6篇祁赞梅
  • 6篇单风平
  • 5篇吕超
  • 5篇宋艾芝
  • 5篇那立新

传媒

  • 19篇中国人兽共患...
  • 15篇微生物学杂志
  • 9篇中国医科大学...
  • 8篇中国公共卫生
  • 5篇寄生虫与医学...
  • 5篇中国病原生物...
  • 4篇中国免疫学杂...
  • 4篇中国人兽共患...
  • 4篇全国内分泌学...
  • 3篇中国海洋药物
  • 2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辽宁医学杂志
  • 1篇辽宁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6
  • 4篇2013
  • 11篇2012
  • 17篇2011
  • 4篇2010
  • 7篇2009
  • 5篇2008
  • 11篇2007
  • 9篇2006
  • 7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4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8
  • 2篇1994
10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催乳素的放射性碘标记
谢启文宋淑兰刘军
关键词:催乳素放射免疫测定标记化合物
我国分离株间日疟原虫与红细胞黏附关键区DBPⅡ区基因多态性分析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 了解我国季节流行区间日疟原虫红内期候选抗原DBP基因多态性特点。方法 疟原虫基因组DNA提取。PCR扩增DBPRⅡ区基因片段,序列直接测序分析。结果 成功扩增18个DBPRⅡ区基因片段,发现9个核苷酸突变,产生4种基因型,导致9个氨基酸置换。其中G115 1-A116 9-A12 70为主导基因型,G384 -H390 -I4 2 4是主导氨基酸型。结论 我国季节流行区分离株DBP基因突变位点完全含盖在以往报道的位点中,同时表明我国分离株DBP基因突变位点有限,提示我国分离株红内期候选抗原DBP蛋白功能相对保守。
刘军冯辉金行一曹雅明
关键词:间日疟原虫DBP基因多态性
卡介苗接种对小鼠伯氏疟原虫感染早期树突状细胞活化状态的影响
2012年
为观察疟原虫感染早期卡介苗(BCG)接种对小鼠树突状细胞(DC)活化状态的影响,用Plasmodium berghei ANKA感染C57BL/6小鼠,3天后接种BCG(P.b-3-B实验组),同时以未接种BCG的感染小鼠为对照.通过动态观察两组感染鼠的原虫血症水平和生存率,流式细胞术检测感染后0、5和8天脾细胞中CD11c+CD11b+DC、CD11c+B220+DC、CD11c+CD80+DC和CD11c+MHCⅡ+ DC百分率.结果显示,P.b-3-B实验组的原虫血症从感染后第8天开始逐渐增高,66.7%的小鼠存活至第20天死亡,而对照组小鼠多于感染后8~10天死于脑型疟疾;感染后第5和8天,P.b-3-B实验组小鼠CD11c+CD11b+DC、CD11c+CD80+DC和CD11c+MHCⅡ+DC百分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感染后第8天,CD11c+B220+DC百分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这些结果表明,疟原虫感染早期接种BCG可下调DC亚群百分率和表面分子表达水平,并以此影响疟疾的感染进程.
王各各扬帆刘军李莹延娟曹雅明
关键词:脑型疟疾伯氏疟原虫卡介苗树突状细胞
特异性IgG抗体在异种/同种异株疟原虫感染治愈后P.y17XL再感染中的保护作用
2012年
为探讨特异性IgG抗体在异种/同种异株疟原虫治愈后再感染过程中的作用,用不同种/株疟原虫感染BALB/c小鼠,经治愈后用P.y17XL再感染。通过计数红细胞感染率和检测再感染后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的水平变化,发现P.y17XNL感染治愈组小鼠几乎不出现原虫血症,其余异种疟原虫感染治愈组小鼠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虫血症发生时相延迟和水平降低,部分生存率有所延长;不同虫种/株感染治愈后P.y17XL再感染的小鼠IFN-γ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时间点P.y17XL初次感染的小鼠;P.v、P.y17XNL感染治愈小鼠血清中P.y17XL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出现显著增加(P<0.05),且以IgG1亚类升高为主。表明特异性IgG抗体可在宿主抗同源疟原虫再感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对异种疟原虫再感染保护性有限。
秦晓松王庆辉刘军冯永辉曹雅明
关键词:特异性IGG再感染
CD4^+CD25^+T细胞在夏氏疟原虫感染鼠中的应答差异被引量:1
2007年
为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在夏氏疟原虫感染过程中的活化特点及其与疾病进展的相关性,用夏氏疟原虫分别感染BALB/c和DBA/2小鼠,Giemsa染色制备薄血膜,镜检计数红细胞感染率;以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细胞悬液中Treg细胞百分含量;ELISA测定脾细胞培养上清IFN-γ水平。BALB/c小鼠原虫血症于感染后第8d达到峰值34.4%后迅速下降,于感染后第15d左右小鼠自愈;其IFN-γ水平和Treg细胞百分含量均在感染后第5d明显增加后开始下降(P<0.01);DBA/2小鼠原虫血症于感染后第9~11d一直维持在峰值38%左右,并在感染后约第10d小鼠死亡;其IFN-γ水平在感染后第3d明显升高后迅速回落(P<0.01),Treg细胞百分含量在感染后的前8d平稳升高,但于感染后第8~11d出现骤然上升。结果提示,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异常变化与宿主感染结局呈密切相关性。
金瑛郭生玉冯辉刘军周莲娣陈光曹雅明单风平
关键词:夏氏疟原虫CD4^+CD25^+调节性T细胞免疫抑制
肠上皮淋巴细胞在消化道溃疡中生物学活性的变化
吕昌龙刘北星祁赞梅刘军那立新等
所属科学技术领域:肠上皮淋巴细胞(IEL)是存在于肠上皮内的一类特殊淋巴细胞,在维持机体生理平衡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关IEL在消化道黏膜局部免疫应答中作用的研究,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研究的免疫学科的新领域。该项目在...
关键词:
关键词:消化道溃疡生物学活性免疫学
自体肺组织瓣替代犬胸段食管部分缺损的实验研究
目的:食管的良恶性疾病引起的食管狭窄,伴进食困难,临床中常需通过手术切除病变并重建食管.但食管的节段血液供应特点使其几乎不能进行切断后的端端的吻合,需要选择合适的替代物,以重建消化道的连续性.自体组织重建食管是近年来的研...
刘军
关键词:肺组织瓣金属支架食管重建
文献传递
调节性T细胞修饰前炎症应答对小鼠脑型疟疾发生的影响
2010年
为探讨调节性T细胞(Tregs)对伯氏疟原虫感染所致鼠脑型疟发生和感染结局的影响机制,用伯氏疟原虫ANKA株分别感染对照组和抗CD25单克隆抗体注射组C57BL/6小鼠,计数红细胞感染率;感染前和感染后3、5、8天制备脾细胞悬液,流式细胞术检测脾Tregs百分含量;ELISA和Griess方法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IFN-γ、IL-10和NO水平。结果表明大多数C57BL/6鼠于感染后8—11天死于脑疟,抗CD25单克隆抗体注射组小鼠感染后3~4周死于贫血和过度原虫血症。对照组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IFN-γ、NO、IL—10水平于感染后开始升高,感染后5天达到峰值,感染后8天与感染后5天相比,IFN-γ、NO轻微下降,IL-10显著下降。感染后3、5天,实验组IFN-γ、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IL—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感染后8天,实验组和对照组IFN-γ、NO、IL-10水平得到逆转。这表明Tregs通过修饰前炎症应答影响伯氏疟原虫感染鼠脑型疟发生和感染结局。
武静静刘军王涛刘力源陈光曹雅明刘英杰
关键词:脑型疟疾调节性T细胞
间日疟原虫传播阻断疫苗候选抗原Pvs48基因特点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阐明间日疟原虫传播阻断疫苗候选抗原编码基因Pvs48的特点。方法采集我国疟疾高发混合流行区云南省间日疟患者指尖血样本,制备血样干滤纸片提取疟原虫基因组DNA;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Pvs48;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序,并对测序结果进行序列多态性分析。结果共成功扩增16例间日疟原虫分离株Pvs48基因。与间日疟原虫标准株Sal-I比较,检测出6处错义突变位点,导致6处氨基酸置换和3种基因型、3种氨基酸型。结论我国间日疟原虫传播阻断疫苗候选抗原Pvs48编码基因相对保守,不同地理株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限的基因突变再次提示以Pvs48为基础构建的传播阻断疫苗在我国具有广泛应用的可行性。
王冰刘军冯辉孟红蕊曹雅明
关键词:间日疟原虫基因多态性
异株约氏疟原虫再感染BALB/c小鼠树突细胞的变化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不同虫种/株再感染的进程和结局以及宿主免疫应答模式。方法用非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 yoelii)17XNL感染BALB/c小鼠,治愈后用致死型Py17XL疟原虫再攻击,计数红细胞感染率,检测再感染后脾细胞中树突细胞亚群(DCs)及CD4+CD69+T细胞百分率的变化。结果 Py17XNL感染治愈组小鼠用Py17XL再攻击后几乎不出现原虫血症,观察期内全部存活,小鼠CD11c+CD11b+DCs及CD11c+CD45R/B220+DCs百分率显著低于初次感染Py17XL小鼠(P<0.05),CD4+CD69+T细胞百分率与Py17XL初次感染小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胞免疫参与了针对同/异种疟原虫再感染免疫保护,但作用十分有限。体液免疫应答或许是针对同/异种疟原虫再感染免疫保护的主要因素。
秦晓松王庆辉刘军冯永辉曹雅明
关键词:树突细胞再感染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