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勇

作品数:148 被引量:368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气工程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期刊文章
  • 34篇会议论文
  • 32篇专利
  • 1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2篇医药卫生
  • 4篇经济管理
  • 4篇电气工程
  • 3篇哲学宗教
  • 3篇生物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电子电信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冶金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5篇细胞
  • 22篇内皮
  • 20篇血管
  • 17篇电池
  • 17篇动脉
  • 14篇四逆
  • 14篇四逆汤
  • 13篇心肌
  • 12篇淋巴
  • 11篇淋巴瘤
  • 11篇内皮细胞
  • 10篇氨酸
  • 10篇半胱氨酸
  • 9篇蛋白
  • 9篇体外
  • 9篇体外反搏
  • 9篇同型半胱氨酸
  • 8篇氧化物歧化酶
  • 8篇歧化酶
  • 7篇缺血

机构

  • 97篇中山大学附属...
  • 80篇中山大学
  • 9篇广州医学院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惠州市第三人...
  • 1篇佛山市第一人...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暨南大学
  • 1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卫生部
  • 1篇中山医学院
  • 1篇广州金域医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148篇刘勇
  • 63篇钱孝贤
  • 50篇周彬
  • 36篇陈璘
  • 34篇吴伟康
  • 30篇郝宝顺
  • 23篇刘金来
  • 23篇吴琳
  • 20篇王敏
  • 19篇沈辉
  • 19篇陈燕铭
  • 18篇刘定辉
  • 16篇朱洁明
  • 15篇余舒杰
  • 13篇苏祖兰
  • 13篇冯智英
  • 11篇邵春奎
  • 10篇龙捷
  • 9篇廖火城
  • 9篇金亦

传媒

  • 10篇中国病理生理...
  • 7篇中山大学学报...
  • 4篇中国动脉硬化...
  • 3篇新医学
  • 3篇广东医学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第五届国际络...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中华超声影像...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广州医学院学...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2篇中华腔镜泌尿...
  • 2篇中华医学会心...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8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5篇2014
  • 9篇2013
  • 8篇2012
  • 13篇2011
  • 11篇2010
  • 20篇2009
  • 8篇2008
  • 5篇2007
  • 24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1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逆汤对兔髂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狭窄和氧化应激的影响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通过球囊损伤兔髂动脉造成动脉损伤的动物模型,观察四逆汤对损伤后动脉内膜的保护和修复作用,以及对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雄性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四逆汤治疗组(四逆汤组),每组8只。对照组兔给予普通饲料,模型组、四逆汤组兔给予高脂饮食。饲养2周后模型组、四逆汤组兔行髂动脉内膜剥脱术。4周后,通过电镜观察髂动脉内膜的病变情况,光镜观察血管的病理变化,并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和血脂的水平。结果扫描电镜发现,对照组兔髂动脉内膜内皮细胞形态正常,排列整齐;模型组可见内皮细胞脱落,内皮细胞增生形态各异,内皮下胶原纤维暴露;四逆汤组内皮细胞排列基本正常。光镜发现,对照组兔髂动脉管腔和管壁厚度正常,管壁光滑;模型组管壁明显增厚,管腔明显狭窄,内膜增厚;治疗组血管病变程度明显减轻。四逆汤可明显改善血脂的紊乱。对照组兔血清SOD活性明显高于四逆汤组和模型组,四逆汤组SOD活性又明显高于模型组。对照组兔血清MDA水平明显低于四逆汤组和模型组,四逆汤组MDA水平又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四逆汤可减轻兔髂动脉剥脱术后的内膜增生和血管狭窄,其机制可能与抑制髂动脉剥脱术后兔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SOD活性有关。
刘勇钱孝贤吴伟康周彬陈璘刘金来
关键词:成形术再狭窄髂动脉四逆汤
体外反搏提高切应力调节NO和cGMP机制的探讨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观察体外反搏对心肌梗死犬头背干切应力和信号转导物质一氧化氮(NO)和环磷酸鸟苷(cGMP)的影响,探讨体外反搏保护缺血心肌的机制。方法19只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组和缺血+反搏组(反搏组)3组,采用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心肌缺血模型,观察体外反搏前后头背干切应力的变化,用改良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体外反搏前后心肌缺血犬血浆和主动脉NO含量,采用放免法检测心肌缺血前后血浆和主动脉cGMP的含量。结果体外反搏可提高因心肌缺血而造成的切应力降低,并使之恢复正常。同时也发现体外反搏可提高缺血组犬血浆和主动脉NO和cGMP水平。结论体外反搏能提高切应力,促进NO和cGMP的产生,这可能是其抗心肌缺血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
钱孝贤陈燕铭吴伟康刘勇周彬陈璘郑振声
关键词:心肌缺血切应力环磷酸鸟苷反搏动术
一种二氧化硅AR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AR膜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高机械性能强度的酸催化双面单层玻璃AR膜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1)选取原料,通过硝酸进行催化,形成混合溶液;(2)搅拌上述混合溶液并稀释,得到SiO<Sub>2</Sub>溶...
洪瑞江陈瑶刘勇冯成坤
文献传递
体外反搏对心肌缺血犬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内皮素机制的探讨
陈燕铭钱孝贤吴伟康罗汉川刘勇陈璘彭朝权郑振声
瑞舒伐他汀对同型半胱氨酸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Rosu)对同型半胱氨酸(Hcy)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HUVECs,2~3代进行试验,MTT实验设立空白对照组、Hcy(0.2~1.2 mmol/L)组、Rosu(0.5、1.0、2.0和5.0 mmol/L)组,实验组:Rosu 1.0 mmol/L和2.0 mmol/L进行预处理细胞,2 h后加入0.6 mmol/L浓度的Hcy损伤HUVECs,Real time PCR法测定VCAM-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细胞VCAM-1蛋白含量;Rosu 2.0 mmol/L+甲羟戊酸( Mev )100μmol/L预处理2 h后再加入0.6 mmol/L浓度的Hcy以了解Mev对VCAM-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Hcy组VCAM-1蛋白和mRNA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强(P<0.05);Rosu组VCAM-1蛋白和mRNA表达较Hcy组明显减弱(P<0.05),且Mev不能阻断Rosu的这种作用。结论 Rosu可通过抑制HUVECs表达VCAM-1产生抗炎作用,且这种作用独立于其调脂作用。
郝宝顺刘雪莲刘勇刘定辉钱孝贤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内皮细胞同型半胱氨酸炎症
以形态学联合组织学等探讨中西医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疗效
目的:从肝脏大体形态学及组织学变化等方面探讨中西医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效果。方法:将20例经腹腔镜肝脏大体形态学检查确诊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分为中医治疗组8例(扶正化瘀胶囊、复方丹参注射液及汤药辩证治疗)、西医治疗组4例(核苷...
秦传英熊倩俞家福张志魁付新录刘勇王超王岭张均倡王新华谭志健何军明凌云彪李国焕李金菊
关键词:乙肝肝硬化药物治疗疗效评价
文献传递
鉴别诊断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的有效方法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近年来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也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但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却始终是一个难点.本文主要就鉴别诊断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的组合式单克隆抗体和双酶标记这两种有效方法进行了介绍.
冯智英苏祖兰卲春奎刘勇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单克隆抗体
文献传递
冠心病心衰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
目的内皮功能的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基础,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我们用高分辨率超声观测肱动脉内皮功能来间接反应动脉的内皮功能,以了解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变化。方法 31例冠心病患者,男21例、女10例...
刘勇钱孝贤张辉郝宝顺周彬陈磷刘金来
文献传递
新型构造的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及光电致变色器件的研究
近年来发展的以多孔纳米晶为特征的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由于其简单的制作工艺和极其低廉的成本和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而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短期内不能产业化的其中一个原因是效率还较低,同时由于采用液态电解质存在密封问题,需进一步提高稳...
刘勇
关键词:染料敏化纳米晶太阳电池
文献传递
肾原发性淋巴瘤二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肾脏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影像学特征及诊治。方法总结2例肾脏原发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影像学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预后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结果2例患者均为中老年人,发病后均有腰部隐痛或钝痛;影像学检查均显示肾脏占位性病变;病理诊断均为肾脏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其中1例为霍奇金淋巴瘤(以结节硬化型为主),1例为非霍奇金淋巴瘤(B细胞性)。1例行手术加化疗,1例单纯化疗;患者预后佳,目前分别存活1年和5年8个月。结论肾脏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十分罕见,尤其是霍奇金淋巴瘤;确诊需病理组织学检查,治疗主要是单纯化疗或根治性肾切除加化疗。
唐录英陈健宁刘勇王晓红冯智英苏祖兰邵春奎
关键词:肾肿瘤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病理学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