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勇

作品数:14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武警部队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会议论文
  • 6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皮瓣
  • 4篇软组织
  • 4篇软组织缺损
  • 4篇缺损
  • 4篇组织缺损
  • 3篇蒂皮瓣
  • 3篇手部
  • 3篇骨折
  • 2篇带蒂
  • 2篇带蒂皮瓣
  • 2篇韧带
  • 2篇手部皮肤
  • 2篇手部皮肤软组...
  • 2篇皮瓣修复
  • 2篇皮肤软组织
  • 2篇皮肤软组织缺...
  • 2篇足踝
  • 2篇足踝部
  • 2篇足踝部软组织...
  • 2篇踝部

机构

  • 13篇武警部队
  • 3篇涿鹿县医院

作者

  • 13篇刘勇
  • 8篇俞玮
  • 7篇穆广态
  • 5篇陈国川
  • 3篇张海鹏
  • 3篇张蕴增
  • 3篇朱永
  • 3篇杜长生
  • 2篇马杰
  • 1篇赵宝山
  • 1篇李玉忠
  • 1篇赵志富
  • 1篇李全成
  • 1篇王辉
  • 1篇于占祥
  • 1篇秦宇宏

传媒

  • 2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武警后勤学院...
  • 2篇2012中华...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华医学会手...
  • 1篇宁夏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0
  • 3篇200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开颅术中脑膨出处理分析及脑肿胀术式选择初探被引量:9
2002年
目的 评价脑极等组织切除术处理开颅术中脑膨出的后果 ,探索脑膨出的原因及其高风险病例的手术方式选择。方法 对 1990年 2月~ 2 0 0 1年 6月 74例术中发生脑膨出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功能性和介入内减压法与脑组织切除减压法不同处理方式分为临床组和对照组 ,对比脑组织切除组和非切除组的死亡率及其术后存活时间 (非切除组采用术中直接引流脑室、术野低温、准介入脱水、颅腔增建术处理脑膨出 )。统计开颅术中脑膨出的患者的主要类型。结果 脑组织切除组的死亡率显著高于非切除组 (P <0 0 1) ;前组死亡病例术后存活时间显著短于后组 (P <0 0 0 1)。在 74例脑膨出病例中 ,70 %以上存在脑肿胀。结论 脑极脑叶组织切除术可能是术后短期死亡因素之一 ;术中直接引流脑室等功能性内减压法在优化脑膨出处理上有一定作用 ;弥漫性脑肿胀开颅手术中脑膨出风险高 ,对伴有明显血肿占位者 。
张海鹏杜长生于占祥张蕴增刘勇秦宇宏朱永米宏海赵志富
关键词:术式选择脑膨出脑肿胀微创引流术
跖跗关节损伤的诊治进展
<正>跖跗关节损伤发生率虽相对较低,但漏诊误诊及致残率较高[1],主要原因可能是其解剖结构复杂,不仅仅包括涉及跖跗关节的损伤,而且包括近侧跖骨间关节、远侧跗骨间关节损伤。现就跖跗关节损伤的诊断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并对未来...
刘勇穆广态康志学梁定顺俞玮王辉
关键词:跖跗关节韧带足部骨折融合术
文献传递
小腿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目的报道小腿穿支蒂螺旋桨皮瓣在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6月—2011年3月,本组共6例,缺损范围8cm×7cm~18cm×11cm。采用VSD覆盖创面,待创面肉芽组织新鲜、感染控制后,应用胫后动...
刘勇穆广态俞玮马杰冯福成陈国川胡苇李嘉伟王永国张诚
关键词:穿支蒂皮瓣缺损
文献传递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对侧再骨折的独立风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髋部骨折术后3年内对侧髋部再骨折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笔者所在单位收治的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3年内是否发生对侧髋部骨折,分为初次骨折组和再次骨折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初次骨折类型、对侧髋部骨密度、并存病、内固定方式、麻醉方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分析髋部骨折后再骨折的独立风险因素。结果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共纳入567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3年内有74例(13.1%)患者发生对侧髋部再骨折,术后1年是再骨折发生高峰期。单因素分析年龄(P=0.002),男性(P=0.014),高血压病(P=0.022)、痴呆(P=0.007)、并存病数量≥4项(P=0.000)和脆性骨折病史(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对侧髋部再骨折组患者的骨密度值(P=0.012),初次髋部骨折行骨折内固定术(P=0.033)和股骨转子间骨折(P=0.022)与初次骨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1.050,95%CI=1.011~1.090,P=0.012)、高血压病(OR=1.836,95%CI=1.029~3.277,P=0.040)、痴呆(OR=2.244,95%CI=1.048~4.804,P=0.037)、骨密度(OR=1.175,95%CI=1.049~1.454,P=0.039)、伤前脆性骨折史(OR=6.614,95%CI=3.254~13.447,P=0.000)是术后3年内发生对侧髋部骨折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对侧髋部再骨折发生率高,术后1年是再骨折发生高峰期;高龄、高血压病、痴呆、骨密度、伤前脆性骨折史是术后发生对侧骨折的独立风险因素。
刘勇丁生权陈国川张富宁赵磊王晓峰林明吾赵再兴俞玮
关键词:老年人髋骨折
游离穿支皮瓣在手外科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创面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2003年2月至2010年1月应用3种穿支皮瓣:股前外侧穿支皮瓣、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腓动脉穿支皮瓣,根据需要选取不同的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创面。结果本组共2...
穆广态刘勇俞玮康志学梁定顺
关键词:穿支皮瓣手部
文献传递
术后脑疝特殊急救与预防被引量:4
2002年
张海鹏杜长生张蕴增刘勇朱永赵宝山李玉忠
关键词:开颅术脑疝急救
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的重建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的治疗方法。方法:运用关节镜技术,了解踝关节内软骨及软组织损伤情况,寻找引起踝关节疼痛的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切开探查根据韧带损伤情况运用Chrisman snck术重建跟腓、距腓前韧带7例,...
康志学穆广态刘勇陈凯刘飞
关键词:踝关节韧带重建关节镜
文献传递
武警某部战士嵌甲39例治疗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嵌甲是因为趾(指)甲两侧缘嵌入甲沟的软组织中,是手足外科常见病之一,往往造成甲沟或近端甲褶局部皮肤的破溃,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通过破口侵入,引起继发感染、脓肿和肉芽组织形成。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霉菌[1,2]。其治疗方法较多,包括简单的保守治疗及各种手术治疗[3]。
刘勇施耀军郭瑞陈国川张富宁俞玮林明武赵磊
关键词:趾甲嵌甲
后外侧抗滑钢板内固定治疗B型外踝骨折20例被引量:2
2018年
踝关节骨折发病率占全身各关节内骨折的首位,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而切开复位内固定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B 型(Danis-Weber/AO)外踝骨折是踝关节骨折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是旋后外旋受伤机制(supination-externalrotation,SER),以短斜形或螺旋形、远端骨折块向后外和近侧移位为特征[1]。其治疗要求必须解剖恢复外踝的长度和旋转畸形,治疗方法通常包括螺钉、钢板、张力带、髓内钉等。后外侧抗滑钢板最早是由Brunner 和Weber 1982 年提出,机制是用内固定钢板直接压于远端骨折块的尖齿部位,以较小的“巧劲”对抗远端骨折块移位的方向而获得解剖复位,当骨折端受到轴向负荷时,远端骨折块产生向后外上方移位倾向,被楔形卡于钢板和近端骨块形成的骨折斜面之间。钢板不仅能防止远端骨折块移位,而且将轴向负荷转变为对骨折端的轴向压力,起到“动力加压”的效果[2]。
刘勇陈国川张富宁俞玮林明武赵磊
关键词:外踝骨折
带蒂皮瓣对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肌腱骨外露的修复
刘勇穆广态俞玮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