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勇

作品数:14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 4篇冶金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理学

主题

  • 3篇热电
  • 2篇生产工艺
  • 2篇陶瓷
  • 2篇热导率
  • 2篇热电性能
  • 2篇温度
  • 2篇高温
  • 1篇氮含量
  • 1篇氮化
  • 1篇等离子体共振
  • 1篇动力学模型
  • 1篇性能研究
  • 1篇氧化物
  • 1篇液相
  • 1篇银纳米颗粒
  • 1篇入炉
  • 1篇数学模型
  • 1篇数值模拟
  • 1篇双掺
  • 1篇陶瓷基

机构

  • 9篇北京科技大学
  • 4篇清华大学
  • 3篇中航工业北京...
  • 1篇酒钢集团
  • 1篇湘西自治州丰...

作者

  • 14篇刘勇
  • 4篇刘大博
  • 4篇成波
  • 3篇程树森
  • 3篇林元华
  • 2篇储少军
  • 2篇南策文
  • 2篇罗飞
  • 2篇滕乐金
  • 2篇祁洪飞
  • 2篇田野
  • 1篇张波萍
  • 1篇李积鹏

传媒

  • 2篇第22届全国...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钢铁研究学报
  • 1篇钢铁
  • 1篇功能材料
  • 1篇材料热处理学...
  • 1篇炼钢
  • 1篇航空材料学报
  • 1篇铁合金
  • 1篇第21届全国...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钙钛矿型Sr2-xLaxRuErO6陶瓷的制备及高温热电性能
<正>普通高温烧结工艺制备得到双钙钛矿型Sr2-xLaxRuErO6陶瓷材料,通过掺杂调控极低电导率Sr2RuErO6基陶瓷材料的电性能。样品Sr2-xLaxRuErO6在测试温度范围内最高电导率为~1000Sm-1,最...
程波林元华刘勇
文献传递
p型Ca、Ni双掺BiCuSeO层状氧化物的热电性能被引量:1
2016年
选用高纯的Bi粉、Se粉、Cu粉、CuO、CaO、NiO作为原材料,采用固相结合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不同成分的样品,测试了不同成分样品从室温RT到823 K不同温度下热电传输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在Bi位掺杂Ca、Cu位掺杂Ni,可以有效的调控材料的热电性能。Bi0.94Ca0.06Cu0.94Ni0.06Se O在823 K时,电导率达到最高值5300 S·m^-1,远高于BiCuSeO的电导率1100 S·m^-1。同时,样品具有较低的热导率(0.9-0.4 W·m^-1·K^-1)和较高的Seebeck系数(200-250μV·K^-1)。Ca、Ni双掺BiCuSeO体系中Bi0.94Ca0.06Cu0.94Ni0.06Se O的热电优值(ZT)在823 K时达到最大值0.55。
成波刘勇刘大博
关键词:传输性能热电性能
上升气泡对钢渣界面行为的影响
2024年
钢水与炉渣之间的界面接触面积是影响化学反应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搭建水-油体系物理模型,结合图像处理技术,重现气泡穿越渣-金界面现象,研究气泡大小、渣层密度、黏度及界面张力对气泡携带金属量及渣-金界面面积的影响。结果发现,气泡尺寸增加,气泡夹带金属液滴体积及体积增长速率均增大,气泡初始直径从5 mm增大到15 mm及25 mm时,夹带量分别增加733.33%及3611.11%。随着炉渣黏度增加和密度减少,夹带量增加,但在所研究的炉渣厚度范围内对其影响程度低。气泡穿越过程引起渣-金界面面积的变化是关注的重点。值得注意的是,渣-金界面面积随气泡尺寸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气泡直径从5 mm增大到15 mm及25 mm时,界面面积分别增加312.97%及113.44%。当气泡尺寸为15 mm时,油相密度由0.76 kg/m^(3)增加到0.84 kg/m^(3),界面面积增长率增加67.44%;黏度由8.9 mPa·s增加到193.5 mPa·s,界面面积增长率减少31.39%。另外,通过数值模拟表明油表面张力、水表面张力或者水-油界面张力由0.03 N/m增加至0.06 N/m,液-液界面面积最大值分别增加2.96%、减少6.05%及减少9.14%,影响程度从高到低分别为,油-空气、水-空气及水-油界面张力。结合钢液二次精炼,选择合适的底吹气量和炉渣物性参数对精炼效率有重要作用,但由于试验材料物性参数的限制,未来建议通过数值模拟的手段,进行单参数对夹带量与渣-金界面面积的影响程度分析,提供更有效的现场指导。
刘勇程树森刘童
关键词:物理模型数值模拟
关于锰球氮化的动力学模型及生产工艺探索
本文建立了锰球氮化的动力学模型,采用管式炉热重法对单个锰球进行了氮化,实验结果和模型能很好的吻合;此外还利用井式炉对氮化锰球的生产进行了初步探索,对井式炉氮化过程中炉料的温度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锰球氮化模型在实际生产中...
刘勇储少军朱翔鹰陈佩仙
关键词:生产工艺动力学模型
文献传递
Ca处理“液相窗口”及夹杂物变性热力学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研究“液相窗口”控制钢液中非金属夹杂物变性对于防止连铸过程浸入式水口堵塞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某钢厂中高碳钢生产实践,在重点考虑Si元素和温度对“液相窗口”影响的基础上,通过热力学理论计算与工业试验相结合,对Ca处理过程“液相窗口”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液相窗口”随钢液中T[O]、T[Al]、[S]含量及温度变化而变化;低温“液相窗口”一定位于高温“液相窗口”范围内;钢液中[Si]含量在某些条件下对“液相窗口”影响较大;并提出了“部分液相窗口”和“完全液相窗口”的概念;确定了某钢厂S50C生产最佳Ca质量分数范围为(18~27)×10^(-6)。
李积鹏王亮程树森刘钊陈浩宇刘勇
关键词:夹杂物变性
Zn、Pr共掺In_2O_3陶瓷材料的高温热电传输性能被引量:1
2012年
利用放电等离子SPS烧结工艺制备得到Zn、Pr共掺的In2O3多晶陶瓷材料。通过研究材料的热电传输性能和微观结构,发现共掺工艺对SPS烧结的In2O3陶瓷材料的传输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其结构为多孔结构。低浓度共掺的样品在测试温度范围内能够得到较高的电导率(约100S/m)和热电势(约200μV/K)。其中试样In1.92(Pr,Zn)0.08O3的热导率973K最低为2.5W/(m.K),该样品可获得最高的热电功率因子3.5×10-4 W/(m.K2),对应其热电优值0.10。其性能表明利用放电等离子SPS烧结工艺制备的In2O3基陶瓷作为n型高温热电材料具有很好的潜力。
成波刘勇刘大博林元华南策文
关键词:热电IN2O3热导率
关于氮化锰球生产工艺优化的技术方向
本文简要介绍了氮化锰生产的理论依据、工业上生产氮化锰的工艺流程。采用热重分析方法研究了氮化锰产品在氩气气氛下的热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当温度升至800℃以上时,氮化锰会发生热分解,氮化温度对氮化锰产品的质量有重要影响。对...
刘勇储少军王国宁
关键词:氮含量温度
Ag掺杂Ca2Co2O5高温热电性能研究
<正>本实验通过NH4HCO3-NH3·H2O共沉淀方法制备得Ag掺杂Ca2Co2O5粉末,并在750℃下通过放电等离子体烧结。通过XRD分析,可以得到样品(00l)呈织构取向,并且随着Ag掺杂含量增大,取向度增大。SE...
兰金叻刘勇林元华南策文
文献传递
热注入法制备银纳米颗粒及其结构表征
2016年
采用热注入法,以AgNO_3为前躯体、乙二醇为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为稳定剂和分散剂,制备银纳米颗粒。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仪和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UV-Vis)对产物银颗粒的尺寸形貌、晶体结构以及光学性能进行表征,同时根据Mie散射理论对消光谱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同传统的一步化学还原法相比,利用热注入法制备的银纳米颗粒粒径分布更加均匀,分散性更好。所制备的银颗粒呈类球形,粒度约为20 nm,其共振吸收谱线同模拟计算的结果基本符合。
田野刘大博罗飞刘勇祁洪飞成波滕乐金
关键词:银纳米颗粒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氮化锰球生产工艺优化的技术方向被引量:2
2013年
简要介绍了氮化锰生产的理论依据及工业生产氮化锰的工艺流程。采用热重分析方法研究了氮化锰产品在氩气下的热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当温度升至800℃以上时,氮化锰会发生热分解,氮化温度对氮化锰产品的质量有重要影响;对氮化锰球产品的氮质量分数进行了检测分析,初步实验研究表明:产品氮质量分数低、成分偏差较大的原因是在氮化过程中氮化温度制度不合理以及锰氮反应放热引起了金属锰熔化。同时探讨了关于氮化锰球生产工艺优化的技术思路。
刘勇储少军王国宁
关键词:温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