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食管
  • 12篇食管癌
  • 8篇肿瘤
  • 6篇食管肿瘤
  • 6篇手术
  • 6篇中下段
  • 6篇贲门癌
  • 6篇下段
  • 5篇上腹
  • 5篇食管中下段
  • 5篇食管中下段癌
  • 5篇切口
  • 5篇切口治疗
  • 5篇中下段癌
  • 5篇细胞
  • 5篇小切口
  • 5篇小切口治疗
  • 4篇术后
  • 4篇外科
  • 3篇左上腹

机构

  • 2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市南开医...
  • 1篇天津市肿瘤防...

作者

  • 22篇刘向明
  • 14篇屈大望
  • 11篇任鹏
  • 9篇赵锡江
  • 8篇于振涛
  • 7篇张熙曾
  • 5篇马明全
  • 4篇金庆文
  • 4篇张帆
  • 4篇唐鹏
  • 4篇岳杰
  • 3篇乔宇峰
  • 2篇石洋
  • 2篇冯庆来
  • 2篇姜宏景
  • 2篇钱碧云
  • 2篇赵华锋
  • 1篇齐大亮
  • 1篇尚晓滨
  • 1篇李崴

传媒

  • 2篇临床肿瘤学杂...
  • 2篇实用肿瘤杂志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2篇中国第二届国...
  • 2篇第四届中国肿...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天津医药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6篇2006
  • 3篇2005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腹左旁正中+胸小切口治疗75岁以上高龄食管中下段癌贲门癌
目的:探讨75岁以上高龄食管中下段癌贲门癌外科的最佳手术方式。 方法:自2003年4月-2004年12月问采用左腹旁正中+胸小切口治疗75岁以上高龄食管癌贲门癌8例。手术首先仰卧位,腹部垫高,取上腹部左旁正中切...
屈大望刘向明任鹏岳杰
关键词:贲门癌手术方式
文献传递
左上腹旁正中联合胸小切口治疗75岁以上高龄食管中下段癌及贲门癌
目的:探讨75岁以上高龄食管中下段癌及贲门癌患者外科治疗的最佳手术方式。方法:2003年4月~2006年 3月采用左上腹旁正中联合胸小切口治疗75岁以上高龄食管中下段癌及贲门癌11例(最大年龄92岁)。手术首先仰卧位, ...
屈大望于振涛金庆文刘向明张帆
文献传递
食管癌剖胸探查原因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食管癌手术无法切除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5~2003年216例行开胸探查而未能切除食管癌患者及2024例行根治性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我院1954~1984年食管癌未切除手术248例和770例根治切除病例相比较。结果:1985~2003年资料显示,食管癌开胸探查率为9.6%(216/2240);食管癌肿瘤外侵部位最常见者依次为主动脉、肺门、气管膜部、支气管、下肺静脉、椎体及心包等;主动脉受累率为42.6%(92/216),气管、支气管受累率为25.0%(54/216),远处转移率为21.8%(47/216).1954~1984年资料显示。食管癌开胸探查率为32.2%(248/770),主动脉受累率为35.5%(88/248),气管、支气管受累率为26.6%(66/248),远处转移率为19.8%(49/248);与1985~2003年比较,开胸探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查原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绪论:食管癌切除的可能性与病程、症状、病变长度、肿瘤部位、分期和大体病理类型有密切关系。由于先进诊断设备的应用,食管癌开胸探查率较以前明显下降,肿瘤外侵和转移仍然是影响手术切除的重要原因。综合各项检查,正确评估切除可能性,可降低开胸探查率。
刘向明屈大望赵锡江任鹏马明全
关键词:食管肿瘤肿瘤转移
奈达铂联合氟尿嘧啶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2
2006年
目的:观察国产奈达铂(NDP)+氟尿嘧啶(5-FU)方案治疗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观察组为NDP/5-FU方案:NDP80~100mg/m^2,静滴,第1天,5-FU500~750mg/m^2,静滴,第1~5天,每28天为1周期,2—3周期为1疗程。对照组为顺铂(DDP)/5-FU方案:DDP80~100mg/m^2,静滴,第1天,5-FU500~750mg/m^2,静滴,第1~5天,每28天为1周期,2~3周期为1疗程。结果:以化疗后复查上消化道造影肿瘤缩小程度作为评价标准,可评价疗效54例,其中NDP/5-FU方案治疗27例,有效率为51.9%(14/27);DDP/5-FU方案治疗27例,有效率为48.1%(13/27),两组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毒副反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为轻(P〈0.05)。结论:奈达铂是治疗食管癌的有效药物,联合5-FU方案与DDP/5-FU方案疗效相近,但胃肠道反应及血液学毒性明显减轻。
刘向明钱碧云屈大望姜宏景马明全
关键词:食管癌奈达铂药物治疗
老年人食管癌手术方式的探讨
目的:探讨老年人食管癌的手术方式。方法:随机抽取2003年2月—2006年2月60岁以上老年人112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右胸后外侧切口及上腹正中切口(Lewis术式),并与对照组左胸后外侧切口(Sweet术式)
刘向明赵锡江于振涛屈大望赵华锋
关键词:手术方式并发症
文献传递
骨嗜酸细胞肉芽肿的临床特征与治疗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骨嗜酸细胞肉芽肿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1991年3月至2006年3月收治骨嗜酸细胞肉芽肿28例,男19例,女9例;年龄1-61岁,平均22.4岁。病程20d~10个月。单发24例,多发4例。影像学表现为溶骨性改变,15例伴软组织肿物影。于外院确诊5例,入院后误诊为原发肿瘤及转移癌12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学确诊。单发病例行化疗1例,手术治疗20例,手术后辅以放疗、化疗、激素综合治疗3例;多发病例采用放疗1例,激素治疗1例,综合治疗2例。结果全部病例随访7个月 ̄15年,平均5.3年。20例手术者手术治愈率100%;术后辅以放疗、化疗及激素治疗者无复发;植骨者6~12个月骨性愈合,随访功能不受限。1例行胸椎椎板减压术者截瘫部分恢复。4例多发病例中2例出现复发,再次给予激素及放疗、化疗后缓解。结论骨嗜酸细胞肉芽肿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与肿瘤类似,误诊率极高。术前应尽可能行穿刺活检。对单发病例宜采用手术治疗,可辅以放疗或化疗;多发病例病灶多、范围广,不宜采用手术治疗,可选择放疗、化疗、激素治疗等综合疗法。
刘向明张熙曾王晶屈大望张帆赵华锋
关键词:嗜酸细胞肉芽肿骨肿瘤综合疗法
肝癌的发生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目的: 探讨肝癌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现象及胰岛素抵抗程度,论证胰岛素抵抗与肝癌形成机制,提出防治途径;以动物学实验构建裸鼠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肝癌动物模型;探讨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背景下胰岛素抵抗并...
刘向明
关键词:肝癌胰岛素抵抗胰岛素C肽抵抗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受体底物
文献传递
诺维苯及顺铂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05年
刘向明屈大望赵锡江张熙曾石洋钱碧云李崴
关键词:中晚期食管癌诺维苯以手术为主白细胞下降长春花碱多疗程
缺氧诱导因子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中缺氧诱导因子HIF-1α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RT-PCR和免疫组化分别测定食管鳞癌组织和正常组织HIF-1α表达水平。对比分析HIF-1α在食管鳞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以及HIF-1α与肿瘤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肿瘤组织分化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HIF-1α mRNA表达高于食管正常组织(P=0.014),食管鳞癌组织中HIF-1α蛋白阳性率50%,明显高于正常组织的14%。HIF-1α mRNA表达趋向于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73)。HIF-1α蛋白表达在胞核和(或)胞浆中,HIF-1α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肿瘤组织分化相关(分别P=0.013、P=0.028)。结论:肿瘤组织中HIF-1α表达高于正常食管组织,其表达除蛋白水平受缺氧调节外,还可能存在转录及转录后水平调节;HIF-1α亦与淋巴结转移和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因此,HIF-1α有可能作为反映食管癌诊断及进展的生物学指标,成为抗血管生成治疗的靶点。
赵华锋于振涛齐大亮赵锡江唐鹏刘向明
关键词:食管鳞癌缺氧诱导因子定量RT-PCR
左上腹旁正中联合胸小切口治疗八例高龄食管中下段癌及贲门癌的临床分析
2006年
屈大望刘向明张振金庆文冯庆来任鹏马明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