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华
-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植物性犊牛代乳料关键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
- 张永根潘军任惠波刘毅刘振华施建春
- 该项目在改变现有大豆蛋白生产工艺参数以适应犊牛消化生理特点、植物油乳化和氢化技术以及利用益生素、酶制剂和电解质等技术以取代抗生素等研究方面取得了技术突破。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研制开发出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代乳料产品。通过应...
- 关键词:
- 关键词:犊牛代乳料
- 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剩余污泥的参数优化被引量:5
- 2011年
- 为提高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剩余污泥的效果,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以CODCr去除率为响应值,对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剩余污泥的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停留时间和氧化剂过氧比等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反应压力和反应温度是影响剩余污泥CODCr去除率的主要因素;反应压力、反应温度和停留时间存在交互作用;温度<410℃,停留时间<120 s时,压力对CODCr去除率的影响较大;最优化条件是反应温度为434℃,反应压力为29 MPa,停留时间为278 s和氧化剂过氧比为216%,此时,CODCr去除率试验值可达97.72%~98.32%.
- 方琳刘振华陶虎春
- 关键词:剩余污泥超临界响应面CODCR
- 超临界水氧化压力条件对剩余污泥处理效果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在不同压力条件下,采用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剩余污泥。对化学需氧量(COD)、总氮、氨氮的去除效果及总磷、正磷酸盐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对处理后的固体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反应压力增大,反应后出水水质较好,COD去除效果提高,COD去除率最高为95.80%;随反应压力增大,总氮去除效果提高,总氮去除率最高为85.27%;总氮主要以游离氨和铵离子形式存在,氨氮去除率最高为50.81%。反应压力在27 MPa时,液相中正磷酸盐的转化率达到97.23%。反应后污泥中的磷元素主要以磷酸盐形式存在于污泥残渣中。处理后残渣主要还包含O、Si、Al、Fe,P,S和Ca。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处理剩余污泥具有较好的无害化和减量化效果。
- 刘振华方琳陶虎春
- 关键词:剩余污泥超临界
- 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剩余污泥的研究
- 剩余污泥如果处理不当就进入环境,不仅会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而且会造成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如何将产量大、成分复杂的剩余污泥,经过科学处理后,使其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已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环境界广泛关注的...
- 刘振华
- 关键词:超临界水氧化法剩余污泥动力学性质重金属迁移
- 超临界水氧化去除污泥中化学需氧量的动力学被引量:4
- 2015年
- 以生活污水厂的生物污泥为研究对象,采用间歇式反应装置,通过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生物污泥,建立处理过程中的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去除动力学模型.实验考察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停留时间及氧化剂含量等条件对生物污泥COD去除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反应温度为400-440℃、反应压力为29 MPa、停留时间为300 s、氧化剂过氧比为300%的反应条件下,生物污泥的COD去除率可达90%以上.通过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后的出水COD与反应条件之间的关系,建立了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生物污泥过程中COD去除率的反应动力学模型,得到在26 MPa时,反应活化能为89.3 k J/mol、指前因子为2.84,该理论计算值与实验值对比偏差在±6%范围内,说明所建模型可较好地预测不同反应条件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 马睿闫江龙方琳陶虎春刘振华周杨
- 关键词:固废处理生物污泥超临界水氧化化学需氧量去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