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振河

作品数:8 被引量:84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猕猴
  • 1篇野生猕猴
  • 1篇异型性
  • 1篇人口
  • 1篇人口压力
  • 1篇生活样式
  • 1篇生命表
  • 1篇食性
  • 1篇种群
  • 1篇自然种群
  • 1篇系统疾病
  • 1篇呼吸系
  • 1篇呼吸系统疾病
  • 1篇疾病调查
  • 1篇家域
  • 1篇海南长臂猿
  • 1篇繁殖
  • 1篇繁殖群
  • 1篇长臂猿
  • 1篇H

机构

  • 4篇华南濒危动物...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5篇刘振河
  • 5篇江海声
  • 2篇王骏
  • 2篇冯敏
  • 2篇袁喜才
  • 1篇练健生
  • 1篇陈静
  • 1篇刘晓明

传媒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Curren...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实验动物与比...

年份

  • 2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8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海南岛南湾自然保护区野生猕猴疾病的调查被引量:1
1989年
一、引言猕猴是我国现存猴类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种类,现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等研究中。目前是生产小儿麻痹症(脊髓灰质炎)疫苗的重要原料。关于猕猴自然种群的疾病调查较少,我们配合南湾自然保护区猕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于1984~1985年期间,在该保护区内对猕猴自然种群的体外、肠道和血液寄生虫以及呼吸系统疾病作了初步调查。二、材料和方法南湾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南岛陵水县境内,区内有野生猕猴19群900多只。我们选取5个繁殖群作为调查对象。其中两群为半驯化的自然群,其余3群为未驯化的自然群。共取样64头作个体检查。
王韩生江海声刘振河袁喜才
关键词:自然种群繁殖群呼吸系统疾病疾病调查异型性
热带-亚热带森林中猕猴的食性被引量:16
1994年
采用跟踪观察法对热带-亚热带森林中的猕猴种群的食性及其与植被类型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猕猴主要选择季雨林或次生季雨林为其觅食场所,栖息地植物的地理分布和种类直接影响其食性,猕猴对植物各部位的采食频度随植物生长期而变化.
王骏江海声刘振河冯敏
关键词:猕猴食性
海南长臂猿(H.Concolor hainanus)家域利用及季节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5
1995年
通过采用直接跟踪观察的方法,对海南坝王岭保护区东山群长臂猿家域的选择利用及季节性差异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东三山群长臂猿的全年家域总面积305.5hm2,对各栖息地的利用强度与其单位面积内的树干基面积大小呈正相关并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结果反映出具有一定树干基面积的连续树冠层是长臂猿赖以生存的基本环境要求.
刘晓明刘振河陈静江海声
关键词:长臂猿家域生活样式
猕猴(Macaca mulatta)生命表研究被引量:11
1989年
本文研究了猕猴雌性生命表。南湾猕猴各年度全群平均存活率高于93%,特定年龄组逐年存活率直到13岁仍达0.81以上,种群内禀增长率为0.1327,年周增长率为1.1419。用莱斯利矩阵对种群发展作预测,将预测值与1985-1987年的实测值作卡方适应性检验,两者无显著性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该方法预测南湾猕猴种群动态,在7年内是有效的。
江海声刘振河袁喜才梁耀坚
关键词:猕猴生命表
华南地区人口压力增长对猕猴(Macacaspp.)分布的影响被引量:5
1995年
通过研究本世纪初和现今两个历史时期华南地区猕猴分布、人口和耕地变化发现,猕猴在本世纪初为随机分布,现今已为聚集分布.在现今生产力水平下,180人·km-2是猕猴分布限量.本世纪初区内有猴分布的县(市)为61%,现今仅为23.47%.21世纪30年代前后预计尚余15.2%县(市)仍有猴分布,主要分布在湘西北、桂西及湘、桂、粤交界的南岭一带,琼西南尚余少数.
江海声练健生王骏刘振河冯敏
关键词:猕猴人口压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