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文华

作品数:11 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凝血
  • 4篇凝血酶
  • 4篇急性
  • 4篇MCAO大鼠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解毒
  • 3篇解毒法
  • 3篇化瘀
  • 3篇化瘀解毒
  • 3篇化瘀解毒法
  • 3篇急性脑梗死
  • 3篇梗死
  • 3篇F1+2
  • 3篇VWF
  • 2篇动脉闭塞
  • 2篇血清
  • 2篇中动脉
  • 2篇中动脉闭塞
  • 2篇时相

机构

  • 11篇湖南中医药大...

作者

  • 11篇刘文华
  • 8篇邓奕辉
  • 8篇文果
  • 7篇李定祥
  • 2篇方学杰
  • 2篇李平
  • 1篇刘晓丹
  • 1篇易亚乔

传媒

  • 3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湖南中医杂志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世界中医药

年份

  • 2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方法将135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85例,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对照组50例,以相同方案单纯化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RR 56.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RR 36.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WBC减少、贫血、肾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等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能提高临床疗效,明显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刘文华
关键词:复方苦参注射液化疗晚期恶性肿瘤
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与血清ET-1、vWF、H-FABP、PAO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与相关生物学指标的关系。方法:将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AIC组)通过中医辨证分为风证、火热证、痰证、血瘀证、气虚证、阴虚阳亢证组各15例,ELISA法测定血清ET-1、vWF、H-FABP、PAO水平,并与15例正常健康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血清ET-1、vWF、H-FABP、PAO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各中医证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ET-1、vWF、H-FABP、PAO水平有助于对急性脑梗死的病情程度和证型进行评估或判断,可初步作为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指标。
李定祥方学杰刘晓丹李平刘文华文果邓奕辉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ET-1VWFH-FABPPAO
止若预防化疗所致呕吐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止若(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预防化疗所致的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7月~2010年7月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为恶性肿瘤的患者55例,采用随机、交叉、自身对照的方法观察止若预防化疗所致呕吐的临床疗效。结果止若控制急性呕吐(第1~3天)的有效率分别为85.5%(47/55)、78.2%(43/55)、70.9%.6(39/55),盐酸昂丹司琼控制急性呕吐(第1~3天)的有效率分别为65.5%(36/55)、58.2%(32/55)、50.9%(28/5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止若控常l第4~5天呕吐的有效率分别为76.4%、72.7%,盐酸昂丹司琼控制第4~5天呕吐的有效率分别是51.9%、49.1%,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比较止若与盐酸昂丹司琼治疗化疗所致的呕吐,止若疗效明显优于昂丹司琼,且不良反应轻微,具有很好的耐受性,用法方便简单。7天化疗只需要注射一次,可作为防治化疗所致呕吐的一线治疗。
刘文华
关键词:化疗呕吐
急性脑梗死与MCP-1、NF-κB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7
2014年
脑梗死(ACI)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和软化[1].中医学称之为“中风”.急性缺血性卒中是危害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我国每年的新发患者超过200万人,且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因此深入研究其发病机制以及与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尤为重要[2].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过程十分复杂,研究表明,能量耗竭、兴奋性氨基酸的细胞毒性作用、自由基的毒性作用、梗死灶周边半暗带去极化、钙超载、神经元凋亡调控基因的表达及炎症反应等在缺血缺氧脑损伤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3-5].近年来,炎症反应在脑缺血及再灌注损伤中受到关注.本文就炎症反应的主要炎症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CP-1)、核转录因子-κB(NF-κB)与脑梗死的相关性作综述如下.
文果邓奕辉刘文华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MCP-1NF-ΚB
MCAO大鼠不同时相血浆TAT、F1+2、D-二聚体、vWF含量的变化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通过观察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大鼠血浆TAT、F1+2、D-二聚体、v WF含量的动态变化,探讨MCAO大鼠缺血后血栓生物标记物的变化规律,为药物研究确定最佳观察时间点。方法:雄性SD大鼠5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后不同时相组(1 h、6 h、12 h、24 h、48 h、72 h),每组8只。线栓法制造大脑中动脉闭塞大鼠模型,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TAT、F1+2、D-二聚体、v WF的水平。结果:脑缺血后1h TAT的水平即上升且于24h达峰值;F1+2、D-二聚体的水平在缺血后1 h骤然升高并于6h达峰值;而v WF在缺血后1h即骤然升高达峰值,然后维持在稳定的较高水平。结论:MCAO大鼠在急性脑缺血后血浆TAT、D-二聚体、v WF、F1+2水平均升高,表现出不同的时程规律,它们的峰值均集中在缺血后6 h或24 h,提示脑缺血的早期即存在有凝血纤溶系统紊乱、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缺血后24 h可作为药物研究的最佳观察时间点。
李定祥刘文华文果覃弘宇李平邓奕辉邓奕辉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闭塞F1+2D-二聚体VWF
MCAO大鼠不同时相凝血酶mRNA、凝血酶蛋白的变化规律探讨
2015年
目的:通过观察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大鼠模型不同时相神经功能缺失评分以及脑组织凝血酶mRNA和蛋白的表达,探讨MCAO大鼠缺血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凝血酶的变化规律,为药物研究确定最佳观察时间点。方法:雄性SD大鼠3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缺血后不同时相(1、6、12、24、48、72h)组,每组5只。对缺血后不同时相组采用线栓法制造MCAO大鼠模型,各组在取材前均进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用荧光定量实时PCR法检测大鼠脑组织凝血酶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脑组织凝血酶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假手术组大鼠无神经功能损伤的症状,缺血后1~72h组大鼠表现为对侧前爪内收、向对侧转圈行走、向对侧倾倒等,以缺血后24h最为显著;大鼠脑缺血后1h凝血酶基因表达即增强且于24h达峰值;凝血酶蛋白的表达在脑缺血后1h即增多,持续上升到24h,然后维持在较稳定的高水平。结论:MCAO大鼠在急性脑缺血后凝血酶mRNA、凝血酶蛋白表达均增强,其峰值均集中在缺血后24h,此时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也最为显著,提示凝血酶可能参与了急性脑缺血的病理损害,缺血后24h可作为药物研究的最佳观察时间点。
刘文华李定祥文果覃弘宇邓奕辉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闭塞
化瘀解毒法对MCAO大鼠凝血酶及其受体、脑组织MCP-1、NF-κB的表达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的影响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观察化瘀解毒法对MCAO大鼠凝血酶及其受体、大鼠脑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的影响,探讨凝血酶与炎性因子之间的关联性及化瘀解毒法的干预作用。方法:MCAO大鼠分手术组、模型组、活血化瘀法组、清热解毒法组、化瘀解毒法组、阿加曲班组、PDTC组等7组,分组给药,检测各组大鼠给药后脑组织凝血酶及其受体、MCP-1和NF-κB的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水平,并观察缺血区脑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情况。结果:模型组脑组织凝血酶及其受体、MCP-1、NF-κB的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均增强(P<0.05),各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下降(P<0.05),化瘀解毒法组较明显;各组大鼠脑组织内PAR-1、MCP-1、NF-κB的蛋白含量与凝血酶蛋白含量均呈正向直线相关(P<0.05);模型大鼠缺血脑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明显,各治疗组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凝血酶毒性和相关炎症反应之间存在关联性,化瘀解毒法可以抑制MCAO大鼠凝血酶毒性和炎症反应,活血化瘀法和清热解毒法之间存在协同作用。
邓奕辉覃弘宇文果刘文华李定祥
关键词:化瘀解毒法凝血酶MCP-1NF-ΚB中性粒细胞浸润
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凝血酶与炎症因子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凝血酶(Thrombin)及其受体(PAR-1)和炎症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时间变化规律过程及其相关性。方法线栓法建立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大鼠模型(MCAO),分别在大鼠缺血后1h,6 h,24 h,48 h,72 h进行行为学评分,断头取脑,荧光定量实时PCR(Real-timePCR)方法检测脑组织内Thrombin、PAR-1及MCP-1、NF-κB的mRNA表达。结果大鼠缺血后,荧光定量实时PCR分析提示:Thrombin、PAR-1、NF-κB及MCP-1的mRNA在造模后开始明显升高,24 h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结论脑缺血后,脑组织内炎症因子表达增多,其表达与凝血酶表达在时间上有相关性,凝血酶可能通过诱导脑组织表达和产生炎症因子,促发炎症反应,加重脑细胞的损害。
文果邓奕辉刘文华覃弘宇李定祥
关键词:凝血酶凝血酶受体核转录因子ΚB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化瘀解毒法对MCAO大鼠血浆TAT、F1+2、vWF、D-二聚体含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大鼠模型,观察化瘀解毒法对MCAO大鼠血浆TAT、F1+2、v WF、D-二聚体含量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5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阿加曲班对照组、活血化瘀组、清热解毒组、化瘀解毒法组及PDTC组。线栓法制备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分别于术前1 h和术后12 h各给予相应药物1次,术后24h取标本用于检测。结果:(1)造模后各组TAT、F1+2水平显著升高;各治疗组TAT、F1+2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均P<0.05);各治疗组之间比较,TAT的含量以PDTC组最高,其次化瘀解毒法组和清热解毒组,阿加曲班组和活血化瘀组最低;F1+2含量阿加曲班组较PDTC组、化瘀解毒法组、活血化瘀组均低,化瘀解毒法组较PDTC组低(均P<0.05)。(2)造模后D-二聚体、v WF的水平显著增高;与模型组相比,阿加曲班组D-二聚体的水平降低(P<0.05),清热解毒组D-二聚体的含量升高(均P<0.05),活血化瘀组、化瘀解毒法组、PDTC组与模型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治疗组v WF的含量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P<0.05);各治疗组之间比较,活血化瘀组v WF的含量较PDTC组、清热解毒组均高(P<0.05);活血化瘀组、阿加曲班组、化瘀解毒法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活血化瘀法和清热解毒法配伍存在协同作用,活血化瘀中药和清热解毒中药单用均有降低血浆TAT、F1+2、v WF水平的作用,同用时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CAO模型大鼠血液呈现高凝状态,表现为凝血功能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功能亢进、血小板活化增强,活血化瘀法、清热解毒法以及化瘀解毒法对此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其中活血化瘀法主要侧重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功能的改善,清热解毒法主要侧重血小板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而化瘀解毒法对两者均起作用,且具有协同效应。
李定祥刘文华文果覃弘宇邓奕辉
关键词:化瘀解毒法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凝血酶原片段1+2D-二聚体
化瘀解毒法对MCAO大鼠脑损伤和高凝血状态的作用及机理研究
研究目的: 建立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大鼠模型,观察化瘀解毒法对脑组织凝血酶mRNA、高凝血状态生物标记物、脑梗死体积等的影响,探讨化瘀解毒法脑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研究方法: 雄性SD大鼠8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
刘文华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中风化瘀解毒法F1+2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