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景辉

作品数:401 被引量:3,086H指数:26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41篇期刊文章
  • 28篇专利
  • 21篇会议论文
  • 9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33篇农业科学
  • 23篇生物学
  • 2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6篇经济管理
  • 5篇矿业工程
  • 5篇文化科学
  • 3篇理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60篇燕麦
  • 123篇土壤
  • 48篇胁迫
  • 42篇水分
  • 37篇玉米
  • 33篇微生物
  • 33篇旱作
  • 28篇栽培
  • 28篇酶活性
  • 26篇盐碱
  • 22篇作物
  • 21篇马铃薯
  • 20篇物量
  • 20篇耕作
  • 19篇性状
  • 19篇土壤水
  • 19篇土壤微生物
  • 17篇免耕
  • 15篇土壤水分
  • 13篇燕麦品种

机构

  • 396篇内蒙古农业大...
  • 13篇中国农业大学
  • 11篇呼和浩特市园...
  • 10篇包头轻工职业...
  • 10篇中国环境科学...
  • 8篇内蒙古农牧业...
  • 7篇河北北方学院
  • 7篇内蒙古民族大...
  • 7篇中国农业科学...
  • 7篇神华准格尔能...
  • 6篇内蒙古大学
  • 6篇学研究院
  • 3篇甘肃农业大学
  • 3篇云南省农业科...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国际玉米小麦...
  • 3篇白城市农业科...
  • 3篇巴彦淖尔市农...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作者

  • 401篇刘景辉
  • 120篇赵宝平
  • 93篇李立军
  • 77篇米俊珍
  • 44篇武俊英
  • 33篇田露
  • 29篇李倩
  • 29篇杨彦明
  • 26篇齐冰洁
  • 20篇焦立新
  • 20篇高聚林
  • 20篇王莹
  • 19篇张星杰
  • 15篇张永平
  • 14篇刘克礼
  • 14篇赵海超
  • 14篇徐胜涛
  • 13篇张磊
  • 12篇孙梦媛
  • 11篇郭晓霞

传媒

  • 37篇麦类作物学报
  • 23篇作物杂志
  • 2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7篇华北农学报
  • 15篇中国土壤与肥...
  • 14篇干旱地区农业...
  • 13篇西北植物学报
  • 13篇灌溉排水学报
  • 12篇西北农业学报
  • 11篇北方农业学报
  • 10篇耕作与栽培
  • 10篇生态学杂志
  • 9篇内蒙古农业科...
  • 8篇内蒙古农业大...
  • 7篇中国农业科技...
  • 7篇水土保持学报
  • 6篇玉米科学
  • 6篇作物学报
  • 5篇生态学报
  • 5篇种子

年份

  • 2篇2024
  • 29篇2023
  • 20篇2022
  • 27篇2021
  • 18篇2020
  • 19篇2019
  • 11篇2018
  • 19篇2017
  • 23篇2016
  • 20篇2015
  • 20篇2014
  • 25篇2013
  • 26篇2012
  • 14篇2011
  • 27篇2010
  • 18篇2009
  • 21篇2008
  • 19篇2007
  • 10篇2006
  • 2篇2005
4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燕麦耐盐碱生理机制研究
刘景辉武俊英白健慧萨如拉焦伟红高彩婷齐冰洁赵宝平李倩李立军
技术创造性与先进性:该课题的创新性为:对燕麦品种进行耐碱性评价,明确了不同燕麦品种的种子萌发差异、燕麦种子萌发适宜碱浓度范围、半致死碱浓度范围、致死碱浓度范围,确定了主要耐碱指标,对不同燕麦品种的耐碱性强弱进行了分类,筛...
关键词:
关键词:燕麦栽培方法
干旱胁迫下燕麦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特性变化及抗旱性比较被引量:22
2013年
为选育抗旱型燕麦品种,以内蒙古主产区种植的21个燕麦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式在拔节期进行干旱处理(田间持水量25%,即土壤质量含水量为5%),测定叶片生理指标,综合比较其抗旱性,运用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法进行分析,鉴定各品种的抗旱性。结果表明:坝莜8号、莜麦4400和燕2006的SOD活性分别升高了113.6%、150.36%和140.15%,坝莜8号的POD活性升高了99.1%;坝莜8号的脯氨酸含量升高了230.66%,而其可溶性蛋白含量仅下降9.6%,莜麦4400的丙二醛和相对电导率升高幅度较小,分别升高了13.4%和46.27%,其抗旱系数较大。隶属函数与聚类分析分类的相同程度为71.43%,综合分析21个品种的抗旱性可分为强抗旱型、抗旱型、中抗旱型、弱抗旱型4类。其中强抗旱型有两个品种,分别为坝莜8号和莜麦4400,抗旱型品种为燕2006和燕2004两个品种,中抗旱型的品种为白燕4号、青永久440和新源燕麦3个品种,其余品种为弱抗品种。
张娜赵宝平张艳丽任鹏刘景辉王莹
关键词:燕麦抗旱性生理指标隶属函数
秸秆颗粒还田对黑土土壤酶活性及细菌群落的影响被引量:21
2019年
为探讨不同玉米秸秆颗粒还田量对黑土生物学特性及细菌群落的影响,在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农业科技示范园试验地设置秸秆0%还田,还田量0kg/hm^2(CK)、秸秆60%还田,还田量4500kg/hm^2(JG1)、秸秆70%还田,5250kg/hm^2(JG2)、秸秆80%还田,6000kg/hm^2(JG3)、秸秆90%还田,6750kg/hm^2(JG4)和秸秆100%还田,7500kg/hm^2(JG5)6个处理,通过连续2年大田试验,研究土壤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以及细菌群落的变化。结果表明:秸秆还田能够增加土壤蔗糖酶(3.29%—32.12%),脲酶(5.32%—52.66%),过氧化氢酶(0.60%—27.11%),碱性磷酸酶的活性(10.89%—64.20%),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1.32%—7.07%)、氮(16.35%—80.46%)含量;秸秆施入土壤也提高了黑土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提高了土壤固氮、分解养分及抵御病害能力,并降低了放线菌门相对丰度,降低了土壤病害发生概率,还出现了具有固氮、吸磷、改良土壤特性的新细菌,可见玉米秸秆还田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细菌数量和种类多样性,进而使土壤系统向稳定健康的方向发展。综合研究结果在本试验条件下,以6750kg/hm^2为较适宜的玉米秸秆颗粒还田量。
徐忠山刘景辉逯晓萍武俊英李金龙陈晓晶张博文张兴隆杨彦明
关键词:黑土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细菌群落
不同收获期青贮玉米品种营养成分的积累与分配被引量:45
2006年
以6个青贮玉米品种为材料,对不同收获时期营养成分含量与积累量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收获期推迟,植株粗蛋白、粗脂肪与粗纤维的积累量增加,但粗蛋白、粗纤维含量逐渐降低,粗脂肪无明显变化规律。营养成分在植株器官中的分配因品种与收获期而异。在开花散粉期收获,粗蛋白分配量表现为绿叶>茎鞘>果穗;乳熟期收获表现为果穗>绿叶>茎鞘。不同收获期粗脂肪的分配表现为绿叶>雌穗>茎鞘。粗纤维随收获期推迟,在绿叶和茎鞘中的分配量递减,而果穗中分配量增加。呼和浩特地区青贮玉米适宜收获期应在乳熟中后期。
张瑞霞刘景辉牛敏王东儒杜桢石崇博
关键词:青贮玉米营养成分积累量
不同品种青贮玉米群体光合性能指标的变化被引量:9
2007年
通过对不同青贮玉米品种群体光合性能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青贮玉米品种叶面积指数、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在整个生育期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散粉至乳熟期间,因不同品种而异。净同化率则呈“马鞍”型曲线变化。多分蘖品种科试1号、植株高大品种东陵白与农大647在生育期间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均较高,东陵白生育前、中期群体生长率显著高于其它品种,且高值持续时间较长,这是其生物产量高的生理基础。生产中,采取合理栽培措施,克服此类品种植株高大、个体繁茂、群体郁蔽导致植株病害和倒伏严重的不足,可实现青贮玉米群体生物产量的进一步提高。
张瑞霞刘景辉陈友君朱树国云丽娜闫睿卿
关键词:青贮玉米群体光合性能生理指标
不同农艺栽培措施对青贮玉米鲜草产量效应分析被引量:7
2006年
采用3因素最优饱和设计,系统地研究了氮肥、磷肥与种植密度3因素对不同收获时期青贮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P与密度对青贮玉米鲜、干草产量的影响因收获期而异。不同收获时期青贮玉米鲜草产量均以N的作用居于首位,其次是种植密度和P。7月30日、8月11日、8月26日收获,随着施N量的增加鲜草产量无明显增加。乳熟期收获,随着施N量的增加产量显著增加。生产中适宜施磷量为120~150kg/hm2,可相应获得8100~25000kg/hm2的较高干草产量;灌浆期和乳熟期收获,干草产量随密度增加亦呈单峰曲线变化,获得较高干草产量(15000~25000kg/hm2)的适宜种植密度为78000~83000株/hm2。
陈培义刘景辉杨爱军韩延滨赵冬梅焦立新
关键词:青贮玉米栽培措施鲜草产量
燕麦对盐碱胁迫的响应机制及缓解措施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9年
土壤盐碱化的日益严峻,直接制约着农牧业的健康发展,培育耐盐碱作物或饲草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燕麦是重要的粮饲兼用作物,具有一定的耐盐碱性。研究燕麦的耐盐碱机制,对开发和有效利用盐碱地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种子萌发、光合特性、抗氧化酶系统、渗透调节物质、离子吸收分布和分子机制等角度综述了燕麦对盐碱胁迫的响应机制,并概述了目前缓解燕麦盐碱胁迫的可行措施,展望了未来的研究趋势。
雷雪峰赵宝平刘景辉李立军武俊英卢培娜
关键词:燕麦盐碱胁迫耐盐机制
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干物质积累、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究黄土高原旱作区糜子高效施肥模式,明确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光合同化能力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当地习惯尿素纯氮施氮量120kg/hm^(2)(TN)为对照,设置控释氮肥纯氮施氮量120kg/hm^(2)(T1)、108kg/hm^(2)(T2)、96 kg/hm^(2)(T3)、84 kg/hm^(2)(T4)、72 kg/hm^(2)(T5)和不施氮肥(T0)7个处理,探究不同氮肥处理后糜子干物质积累分配、旗叶光合特性、SPAD值、NBI及产量的变化规律。【结果】①施氮显著提高了糜子各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及旗叶光合能力,与常规尿素相比,控释氮肥等量施用可提高糜子生育中后期干物质积累量4.44%~8.77%,增加成熟期干物质分配到穗中的比例1.58%~2.75%,且年际间结果基本一致;②施用控释氮肥提高糜子旗叶SPAD值和NBI分别为2.19%~5.05%和2.66%~8.34%,2a平均提高糜子灌浆期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分别为3.90%、6.40%和4.20%,施用控释氮肥降低胞间CO_(2)摩尔分数4.45%。③随着控释氮肥施量降低,糜子干物质积累及光合性能均下降,并在减氮20%时显著低于TN处理。糜子旗叶SPAD值和NBI与干物质积累量、净光合速率及产量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拔节期和灌浆期NBI与产量均极显著正相关。④施用等氮量控释氮肥可显著提高糜子产量4.42%,增加净收益121~280元/hm^(2),控释氮肥减量10%~20%时糜子产量与TN处理差异不显著,控释氮肥减量30%~40%时糜子产量显著降低3.19%~5.23%。【结论】综上所述,在黄土高原丘陵区糜子生产中施用控释氮肥较尿素表现出更高的增产及减氮潜力。
王英刘景辉武俊英米俊珍孙梦媛张兰英冯学颖
关键词:干物质积累分配净光合速率SPAD
全膜单垄垄上微沟播种栽培方式对旱作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为明确全膜垄作栽培方式对黄土高原旱作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克新1号马铃薯品种为材料,设全膜双垄垄上播种(A1)、全膜单垄垄上播种(A2)、全膜单垄垄上微沟播种(A3)和露地常耕平作(CK)4种栽培方式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全膜垄作栽培方式均能够提高各生育时期0~40cm土层土壤含水量,以全膜单垄垄上微沟播种效果最好;与露地常耕平作相比,全膜垄作栽培方式可以极显著或显著提高马铃薯株高、冠幅、茎粗及叶片SPAD值。同时,全膜垄作栽培方式能够提高马铃薯产量、商品薯率,降低马铃薯青薯率和烂薯率,全膜单垄垄上微沟播种比全膜双垄垄上播种的产量增加5.53%,比全膜单垄垄上播种的产量增加14.23%,其中全膜单垄垄上微沟播种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可作为西北黄土高原旱作区节水高产栽培模式。
孙梦媛刘景辉杨彦明
关键词:旱作马铃薯
腐殖酸水溶肥料对水分胁迫下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9
2014年
为了解腐殖酸水溶肥料对水分胁迫下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永良四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拔节期水分胁迫后,腐殖酸水溶肥料对小麦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水分胁迫下,腐殖酸水溶肥料均有效地改善了小麦光合特性,与对照相比,叶绿素含量增加5.62%~84.32%,光合速率增加0.87%~75.38%,气孔导度降低7.96%~53.25%,蒸腾速率降低15.96%~58.32%。水分胁迫后,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下降。但在水分胁迫时喷施腐殖酸水溶肥料,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增加,蒸腾速率减弱,因而水分利用效率提高。小麦增产4.48%~7.75%,增产效果显著,增产幅度为:正常供水〉适度控水〉中度水分胁迫。综合分析表明,腐殖酸水溶肥料能改善小麦光合特性,增加其产量。
刘伟刘景辉萨如拉侯冠男
关键词:小麦水分胁迫光合特性
共4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