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肿瘤
  • 3篇乳腺
  • 3篇肿块
  • 3篇磁共振
  • 2篇影像
  • 2篇脂肪肉瘤
  • 2篇肉瘤
  • 2篇手术
  • 2篇肿瘤分级
  • 2篇腹膜
  • 2篇腹膜后
  • 2篇钙化
  • 2篇CT表现
  • 2篇CT诊断
  • 2篇病理
  • 2篇病理对照
  • 2篇成像
  • 2篇触及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低剂量

机构

  • 11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上海市闵行区...
  • 1篇上海市闵行区...
  • 1篇上海市闵行区...

作者

  • 11篇刘权
  • 8篇彭卫军
  • 3篇王玖华
  • 3篇王坚
  • 2篇顾雅佳
  • 2篇柳光宇
  • 2篇周正荣
  • 1篇沈磊
  • 1篇王瑞
  • 1篇王升平
  • 1篇张廷璆
  • 1篇李媛
  • 1篇李斌
  • 1篇王玉芳
  • 1篇韩潮
  • 1篇孙艺华
  • 1篇蒋朝霞
  • 1篇陈海泉
  • 1篇叶挺
  • 1篇沈坤炜

传媒

  • 3篇中国癌症杂志
  • 2篇中国医学计算...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肿瘤影像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社区的早期肺癌低剂量螺旋CT扫描筛查上海实践初探被引量:33
2016年
背景与目的:作为中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而有效改善肺癌预后,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本研究密切结合上海社区医疗服务发展现状,整合各级医疗机构优势资源,探索基于上海社区的早期肺癌低剂量螺旋CT筛查路径模式。方法:2013年8月—2014年8月,针对上海市闵行区部分试点社区,以低剂量螺旋CT作为肺癌初步筛查手段,在高危人群中开展肺癌早期诊断,并结合以微创手术治疗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构建涵盖肺癌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及随访等医疗服务措施的综合治疗立体网络。结果:筛查总人数为11 332人(男性7 144人,女性4 188人)。其中,明确诊断恶性肿瘤29例,包括原发性肺癌27例、转移性肺癌1例和乳腺癌1例;筛查原发性肺癌发病率为238.26×10^(-5);0~Ⅰ期肺癌共22例,在原发性肺癌中占81.48%。结论:基于上海社区的早期肺癌低剂量螺旋CT筛查路径模式提高肺癌早期诊断率,具有可行性及有效性,可在有条件的社区及医疗卫生机构推广。
罗晓阳刘权王升平李媛沈磊李国栋李文涛赵燕萍许慧琳方红邵贵强储继志孙君雷朱洪其李志勇蒋良华凌建良赵伟忠王晶刘小华李斌张裔良叶挺潘云建胡鸿王瑞孙艺华杨海燕许速陈海泉
关键词:肺癌低剂量螺旋CT
最小表观弥散系数对颅内少突胶质肿瘤分级及分型的价值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评价最小表观弥散系数对颅内少突胶质肿瘤分级及分型的价值。材料和方法:24个病理证实为少突胶质肿瘤的病人(男性13人,女性11人,平均年龄45岁),包括4个Ⅲ级(间变型)少突星形细胞瘤(oligoastrocytomas,OA),6个Ⅲ级(间变型)少突胶质瘤(oligodendrogliomas,OD),2个Ⅱ级少突星形细胞瘤和12个Ⅱ级少突胶质瘤共4组。在肿瘤实质部分测定最小表观弥散系数(minimum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 cient,ADC_(min))值及对侧正常脑白质的ADC值,并计算其相对值(relative ADC_(min))。比较不同分级及病理分型组间平均rADC_(min)值并统计分析。结果:不同分型少突胶质肿瘤平均rADC_(min)分别为Ⅲ级OA0.95±0.05,Ⅲ级OD1.11±0.30,Ⅱ级OA1.69±0.59,Ⅱ级OD1.45±0.41,与肿瘤分级及恶性程度呈负相关(P=0.004)。rADC_(min)在两种级别少突胶质肿瘤中有显著性差异(P=0.014),进一步两两比较显示rADC_(min)在Ⅲ级OA与Ⅱ级OD,Ⅱ级OA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27,P=0.029)。但Ⅲ级OD与Ⅱ级OD,Ⅱ级OA其平均rADC_(min)无显著性差异(P=0.067~0.081);当分界值rADC_(min)=1.03时鉴别Ⅱ级少突胶质肿瘤与Ⅲ级OA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100%,但鉴别两种级别的少突胶质肿瘤敏感度仅60%,特异度100%。结论:rADC_(min)可以为少突胶质肿瘤分级提供有价值的信息,选择最适分界值rADC_(min)=1.03,可以鉴别Ⅲ级少突星形细胞瘤和Ⅱ级少突胶质肿瘤;但由于Ⅲ级OD其rADC_(min)与其余各组的交叉重叠,单独应用rADC_(min)鉴别两种级别肿瘤价值有限,rADC_(min)小于1.03可排除Ⅱ级少突胶质肿瘤。
刘权彭卫军周正荣Danielle Baleriaux
关键词:肿瘤分级磁共振成像
临床未触及肿块的乳腺钼靶片内簇状钙化临床意义的研究被引量:18
2000年
目的 :探讨临床未触及肿块由钼靶发现乳腺内簇状钙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临床未触及肿块而钼靶摄影发现乳腺内簇状钙化经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 79例病例共 86个病灶 ,分析其大小、数量、形态及分布情况并作良恶性对照研究。结果 :79例病例 86个乳腺内簇状钙化灶 ,乳腺癌 4 1个 (占4 7 6 7% ) ,其中 2 4个为原位癌或早期浸润性乳腺癌 ,14个为浸润性导管癌。良性病变 4 5个(52 33% )。结论 :根据乳腺内钙化的X线特征可为临床估计其良恶性几率提供线索。
刘权王玖华沈镇宙
关键词:乳腺疾病钙化钼靶摄影
腹膜后去分化脂肪肉瘤的CT诊断被引量:40
2004年
目的 结合病理探讨去分化脂肪肉瘤 (DL)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包括复发病例共 15例次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去分化脂肪肉瘤的CT表现特点 ,并与病理对照。结果 CT表现分为 3组 :(1)脂肪密度肿块深部见一分隔的等或高于肌肉密度肿块 ,2种成分之间分界截然 ,显微镜下见分化好的脂肪肉瘤区域向高度恶性非脂肪源性肉瘤区域突然过渡者 10例 ,包括5例原发肿瘤及 5例继发肿瘤。 (2 )等或高于肌肉密度肿块 ,瘤内脂肪密度成分少于 10 %者 3例 ,为复发病例。 (3)盆腹腔内多发病灶 ,脂肪密度肿块与等或高于肌肉密度肿块分别散发于不同部位者 2例 ,为复发病例。去分化成分 ,平扫与肌肉密度相似 (15 / 15 ) ,12例增强扫描显示早期中度到显著不均匀强化 (12 / 12 ) ,有延迟强化。结论 去分化脂肪肉瘤的CT表现有一定特点 ,动态增强扫描可反映肿瘤的强化特征 ,提供有价值的鉴别诊断依据 ,CT对于术前定性及指导病理取材有价值。
刘权彭卫军王坚
关键词:去分化脂肪肉瘤肿块CT表现发病腹膜后
5307名女性乳腺首次筛查影像结果分析被引量:21
2008年
目的 探讨X线、超声和体检3种筛查组合方法对早期乳腺癌检出的意义,分析筛查癌的特点。方法对5307名女性乳腺进行初次筛查,受检者年龄20—76岁(中位年龄49岁)。分析X线加超声和体检、X线加体检、X线检查3种筛查组合的回叫率、活检率和癌检出率,并对筛查癌进行影像分析。各组间比较使用行×列的x^2检验或者Fisher’s精确检验。结果X线加超声和体检、X线加体检、X线检查3种筛查组合比较如下:回叫率分别为4.90%(49/1001)、6.90%(166/2407)、4.48%(85/1899);活检率为1.60%(16/1001)、1.04%(25/2407)、0.63%(12/1899);癌检出率为0.50%(5/1001)、0.17%(4/2407)、0(0/1899)。X线加超声和体格检查的癌检出率最高,共发现10例乳腺癌,其中9例为筛检癌。3组间的回叫率、活检率和癌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2.99、6.264、8.764,P值均〈0.05)。筛检癌中8例为早期乳腺癌(导管原位癌4例,Ⅰ期浸润性乳腺癌4例)。X线检出的7例病灶中仅2例被超声发现,其他5例超声和体检均未检出。表现为簇状分布的多形性钙化2例,交界性钙化呈线样分布2例,不对称致密、不对称致密伴钙化、多簇状钙化伴多发结节各1例。X线漏诊的2例经回顾性阅片都予以正确诊断,均表现为非对称致密影。结论X线加超声和体格检查3者组合是乳腺癌筛查的最佳组合,X线检查检出的病灶较其他方法更为早期。
肖勤柳光宇郑晓静汪晓红刘权蒋朝霞许玲辉彭卫军胡丹婷常才邵志敏沈坤炜王玉芳韩潮顾雅佳
关键词:乳腺肿瘤乳房X线摄影术
具有微灶钙化、临床未能触及肿块的乳腺癌的早期诊断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探讨乳腺X线摄片显示微灶钙化但临床未触及肿块患者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乳腺X线片内显示微灶钙化的57例,有35例进行了乳腺X线立体定位空心针活检,23例进行了乳腺X线立体定位手术活检。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经常规制片,光镜下对钙化灶进行定位,半定量及钙化灶形态的观察、分析。并进行组织学的诊断。结果:经乳腺X线立体定位空心针活检的35例中,24例镜下见钙化灶,诊断导管内癌8例,浸润性导管癌4例。经X线立体定位手术活检的23例中,20例见钙化灶,诊断导管内癌5例,浸润性导管癌3例,浸润性小叶癌1例。结论:通过病理科、外科、放射科医师的密切合作,应用乳腺X线立体定位空心针活检及手术活检方法,对临床未触及肿块,乳腺X线摄片显示微灶钙化的患者,可以早期发现乳腺癌,最终以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
张廷璆柳光宇顾雅佳刘权
关键词:乳腺癌X线立体定位手术活检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CT诊断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的CT表现和特点,提高对该病影像表现的认识。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亚急性甲状腺炎CT影像特征及临床资料,共16个病灶,其中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例临床证实。同时抽取局限型甲状腺癌65例,就部分征象作对照分析。结果:亚急性甲状腺炎局限性3例,弥漫性7例。CT表现分3型:①局限于甲状腺一侧叶的低密度病变,病变甲状腺肿大,峡部可受累,3例;②甲状腺两叶各有一低密度病变,呈不对称肿大,病灶之间有正常甲状腺组织,6例共12个病灶;③甲状腺两叶及岬部均匀肿大,略不对称,1例。CT平扫病变为低密度,增强扫描后呈轻到中度均匀强化(15/16),腺内更低密度结节少见(1/16)。病变处甲状腺边缘模糊(16/16),与正常甲状腺组织界限不清(15/16),而局限型甲状腺癌病灶与正常甲状腺腺组织分界清楚(62/65),两者极不一样(P<0.01)。结论:亚急性甲状腺炎CT表现有一定特点,熟悉这些特点对于诊断及鉴别诊断很有帮助。
刘权彭卫军唐峰
关键词:亚急性甲状腺炎CT
少突胶质肿瘤MRI增强与肿瘤分级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颅内少突胶质瘤的MRI增强表现,分析肿瘤强化与肿瘤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31个病理证实的颅内少突胶质肿瘤的MRI资料,观察病变强化程度、强化方式,测定肿瘤增强率并与肿瘤分级及亚型作对照研究。结果:31个颅内少突胶质肿瘤,24个为单纯型(OD),其中分化好的(Ⅱ级)15个,间变型(Ⅲ级)9个;7个为混合型(OA),其中Ⅱ级3个,Ⅲ级4个。平均肿瘤增强比(CER)分别为Ⅱ级OD:1.11±0.11,Ⅱ级OA:1.37±0.31,Ⅲ级OD:1.65±0.18,Ⅲ级OA:2.16±0.32,与肿瘤分级及恶性程度呈正相关(P=0.000),在两种级别肿瘤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2)。当分界值为CER=1.30时,判断肿瘤级别的敏感度为85%,特异度78%。三种强化方式见于19个有增强的肿瘤(Ⅲ级对Ⅱ级分别为11/13vs8/18):均匀点状结节样强化(7/13vs7/18)、环形强化(9/13vs2/18)、大块强化(2/13vs0)。结论:MRI肿瘤增强更多见于高级别少突胶质肿瘤,平均肿瘤强化比依Ⅱ级OD,Ⅱ级OA,Ⅲ级OD,Ⅲ级OA的顺序呈上升趋势。点状、结节状强化是该肿瘤的特征性强化方式之一,环形强化的出现预示肿瘤高级别可能。
刘权彭卫军周正荣Danielle Baleriaux
关键词:肿瘤分级造影增强磁共振成像
腹膜后脂肪肉瘤的CT表现及病理对照被引量:16
2003年
目的 结合病理探讨腹膜后脂肪肉瘤及其不同组织学亚型的CT表现特点 ,以加深对该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2例 2 8例次 (原发 11例次 ,复发 17例次 )原发于腹膜后区脂肪肉瘤的CT资料 ,术前CT表现与复核病理切片对照 ,分析不同组织类型脂肪肉瘤的CT表现与病理的相关性。结果 与病理对照 ,脂肪瘤样脂肪肉瘤 (LLS) 4例 ,黏液样脂肪肉瘤 (MLS) 1例 ,圆细胞性脂肪肉瘤 (RCLS) 1例 ,去分化脂肪肉瘤 (DDLS) 2例 ,混合性成分 2 0例。CT图像上 ,LLS表现为脂肪密度肿块 ,不均质 ,有分隔 ;MLS平扫表现为均匀的水样密度肿块 ,增强扫描可见网状、片状或岛状强化 ;RCLS表现为无脂肪的软组织肿块 ,与其他类型的软组织肿瘤难以鉴别 ;DDLS表现为明显强化的软组织肿块 ,常伴有分化良好的脂肪瘤样组织。结论 不同组织学亚型的脂肪肉瘤其CT表现有所不同 ,CT表现的差异取决于病变内不同组织学亚型的比例、分布及混合的方式。本组中 ,腹膜后脂肪肉瘤多以混合形式存在 。
刘权王玖华彭卫军王坚
关键词:腹膜后脂肪肉瘤CT表现腹膜后肿瘤病理学
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影像学表现及征象分析被引量:26
2014年
目的:探讨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HE)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少见病的CT、MRI征象认识,帮助治疗前诊断。方法病理证实肝上皮样血管瘤5例,发病年龄27~55岁;女性3例、男性2例。3例行平扫加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1例同时行MRI平扫加动态扫描,1例仅行MRI动态扫描。2例间隙性右上腹痛;3例无症状,为体检发现。3例同时伴发肝外病变(多发肺结节2例、腹膜结节1例)。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肝周围及包膜下弥漫性病变5例(5/5),其中多发结节3例、多发结节伴大块融合灶2例;伴肝包膜回缩征5例(5/5),肝内静脉进入并止于病灶5例(5/5),病灶包绕血管2例(2/5)。CT平扫表现为多发低密度结节,内见更低密度区,边界清楚(5/5);动态增强典型病灶中层环形强化伴周围低密度晕环,中心不强化(多层靶征)(5/5),延迟期无廓清(5/5),延迟10 min病灶缩小(1/1)。MRI平扫T1WI低信号灶,内见更低信号灶;T2WI高信号灶,内见更高信号;造影后可见多层靶征(2/2)。结论本组肝EHE具有相似的影像学特征,易误诊为肝转移瘤或血管瘤。对首次就诊无肝外恶性肿瘤病史的患者,CT或MRI发现肝周围或包膜下多发肿块或大块融合病灶伴肝包膜回缩者,鉴别诊断时要考虑到血管内皮瘤;造影后持续靶样强化伴延迟强化,合并肝内静脉进入并止于病灶者可提示该病。
刘权彭卫军王坚
关键词: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磁共振计算机断层扫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