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杰

作品数:34 被引量:77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电子电信
  • 4篇理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军事

主题

  • 13篇病毒
  • 9篇疫苗
  • 6篇乙型
  • 6篇乙型脑炎
  • 6篇脑炎
  • 6篇狂犬
  • 5篇狂犬病
  • 4篇乙型脑炎病毒
  • 4篇神经毒
  • 4篇神经毒力
  • 4篇脑炎病毒
  • 4篇狂犬病疫苗
  • 3篇滴度
  • 3篇乙型脑炎减毒...
  • 3篇细胞
  • 3篇计算机
  • 3篇减毒活疫苗
  • 3篇VERO细胞
  • 2篇冻干
  • 2篇毒力

机构

  • 21篇成都生物制品...
  • 15篇四川大学
  • 5篇中国食品药品...
  • 1篇西华大学
  • 1篇凉山州卫生局

作者

  • 34篇刘杰
  • 17篇孙艳
  • 13篇杨会强
  • 11篇曾献武
  • 9篇牟建超
  • 7篇何敏
  • 7篇刘莉娜
  • 7篇陈智
  • 6篇刘辉
  • 6篇李玉华
  • 4篇方勇
  • 4篇李哲
  • 4篇康庄
  • 4篇陈平
  • 3篇石瑞英
  • 3篇汪伟
  • 3篇刘俐
  • 3篇李玉华
  • 3篇何婷
  • 3篇赵宇

传媒

  • 9篇中国生物制品...
  • 4篇微生物学免疫...
  • 3篇国际生物制品...
  • 2篇强激光与粒子...
  • 2篇光散射学报
  • 1篇微量元素与健...
  • 1篇电脑学习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计算机工程
  • 1篇现代计算机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通信技术
  • 1篇网络安全技术...
  • 1篇信息网络安全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信息与电脑(...
  • 1篇2013中国...

年份

  • 1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7篇2014
  • 7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6
  • 2篇2003
  • 2篇2002
  • 1篇1996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乙脑/登革4型嵌合病毒的构建及其小鼠神经毒力测定
2019年
目的构建以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疫苗株SA14-14-2为基因骨架的乙脑/登革4型嵌合病毒,并分析该嵌合病毒对小鼠的神经毒力。方法通过重叠PCR方法扩增含有登革病毒4型(DENV-4)H241株pr ME基因序列和乙型脑炎病毒疫苗株SA14-14-2的NS1蛋白前177个核苷酸的融合片段,用Nar I和Bgl II双酶切后替换乙型脑炎病毒疫苗株SA14-14-2全长克隆中的相应区域,构建成乙脑/登革4型嵌合全长克隆,通过体外转录和转染BHK21细胞获得嵌合病毒(JEV/DENV-4 chimeric virus,JD4)。通过测定嵌合病毒JD4和2个母本株JEV SA14-14-2株及DENV-4 H241株蚀斑大小、小鼠脑内神经毒力和皮下感染入脑能力、乳鼠脑内神经毒力,比较JD4和母本株之间的差异。通过将JD4在原代地鼠肾(primary hamster kidney,PHK)细胞传代30次,分析传代后嵌合病毒的神经毒力是否减弱及减弱的程度。结果测序结果表明,构建的嵌合病毒JD4基因组序列和预期一致,没有产生新的位点突变。JD4蚀斑较SA14-14-2明显偏小,但和DENV-4 H241株没有明显区别。JD4对3周龄小鼠具有较强的脑内神经毒力,和母本株DENV-4 H241没有差异,对小鼠没有神经侵袭力。乳鼠实验结果表明,嵌合病毒JD4脑内神经毒力虽然略低于母本株DENV-4 H241,但两者之间没有明显差异,都明显强于乙脑疫苗株SA14-14-2。在PHK细胞传代30次后,小鼠神经毒力虽然有所减低,但并不明显。结论成功构建了嵌合病毒JD4,通过测定并比较JD4与母本株的蚀斑特征、小鼠及乳鼠神经毒力等试验,为分析登革疫苗候选株安全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孙艳汪伟刘莉娜范凤鸣杨会强刘杰曾献武
关键词:神经毒力
基于B/S架构的安全密码解决方案研究
2010年
目前基于B/S架构和C/S架构的主流应用是采用由字母、数字、特殊字符组合而成的字符串作为登录或认证密码,但这类字符串密码存在信息含量少、易被监听、遭受重放攻击、难以记忆等缺点,针对这些缺点我们提出了以任意文件作为密码同时利用移动存储设备进行认证绑定的密码安全解决方案。
张瑞松郗家贞黄劲常丽忠刘杰何芳
关键词:B/S架构密码
乙型脑炎病毒E264位点回复突变对疫苗安全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通过反向遗传学技术,构建乙型脑炎病毒减毒疫苗株SA14-14-2囊膜蛋白(envelope protein,E蛋白)第264位氨基酸的回复突变株,并分析该位点突变对疫苗株小鼠毒力的影响。方法通过融合PCR扩增含基因组第1 769核苷酸位点回复突变的基因片段(T→G),替换SA14-14-2相应区域,使得编码E264位点的氨基酸位点由SA14-14-2的组氨酸(H)回复突变成强毒株SA14的谷氨酰胺(Q),将该回复突变株命名为r JEV264(H→Q),通过测定蚀斑大小和一步生长曲线,分析r JEV264的增殖特征;通过测定该突变株的昆明种小鼠脑内神经毒力、皮下感染入脑能力、腹腔感染入脑能力,分析E264位点回复突变后对小鼠毒力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了回复突变株r JEV264,该突变株蚀斑大小与SA14-14-2相似,在PHK细胞上的增殖特征与SA14-14-2没有明显差异。r JEV264对小鼠有可检测的脑内神经毒力,毒力为5.51 lg PFU/LD50,但无论是皮下注射还是腹腔注射,都没有使小鼠发病。结论在分子水平证明了E264位点是影响乙脑减毒活疫苗安全性的关键位点之一,E264位点的回复突变增强了SA14-14-2的小鼠脑内神经毒力,但没有增强小鼠神经侵袭力。
刘莉娜孙艳范凤鸣杨欢牟建超陈智刘俐刘杰曾献武杨会强
关键词: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回复突变神经毒力
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SA14-14-2株)的纯化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建立纯化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SA14-14-2株)的方法。方法应用超滤浓缩和分子筛凝胶柱层析纯化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SA14-14-2病毒液,检测其病毒滴度、原代地鼠肾细胞残留蛋白含量、牛血清白蛋白残留量、庆大霉素残留量,并进行小鼠脑内致病力试验、乳鼠传代返祖试验、异常毒性试验,制备纯化冻干疫苗,进行热稳定性试验。结果纯化后的JEV病毒滴度高于7.0 lg PFU/ml,平均回收率为23%;牛血清白蛋白残留量、庆大霉素残留量及安全性试验均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相关规定,去除了约95%的原代地鼠肾细胞残留蛋白;制备的冻干疫苗及热稳定性试验中的病毒滴度均高于5.7 lg PFU/ml,且热稳定性试验中病毒滴度下降未超过1.0 lg,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规定。结论建立了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SA14-14-2株)纯化工艺,但病毒回收率较低,不适宜规模化生产,对乙型脑炎病毒减毒活疫苗质量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刘杰孙艳刘辉康庄毛川成刘莉娜陈智牟建超赵宇刘俐杨会强李玉华
关键词: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SA14-14-2纯化
凉山州行政企事业单位人员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和政策知晓情况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了解凉山州行政企事业单位人员,对艾滋病防治知识及政策的掌握情况,为评价健康教育效果和针对性开展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两阶段抽样,对凉山州艾工委成员单位、一般企事业单位、卫生系统单位、教育系统单位,4类单位12 000人进行邮寄问卷调查。结果共获得有效问卷7813份,艾工委成员单位、一般企事业单位、卫生系统单位、教育系统单位人员的艾滋病知识和政策知识总得分,分别为(92.4±9.9)分、(88.2±10.0)分、(90.9±9.5)分和(74.5±24.6)分。其中,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得分,分别为(45.8±4.6)分、(43.6±4.3)分、(44.4±4.3)分和(38.3±10.4)分;国家艾滋病防治法律法规和地方策略措施得分,分别为(46.6±5.2)分、(44.7±3.6)分、(46.5±5.4)分和(36.7±12.6)分。结论在健康教育工作中,要以行政企事业单位人员为重点,同时向普通大众进行传播,要加强学校尤其是职业技术学校的健康教育工作,要提高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刘杰张立实宋志斌黄平吴光鹏陈芳朱荣翠饶涛
关键词:艾滋病知晓情况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毒株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初步分析
2014年
目的 对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A16)毒株进行分离、鉴定,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为CA16疫苗候选毒株的筛选奠定基础.方法 从手足口病患者的咽拭子或疱疹液样本中分离CA16毒株,经噬斑纯化后,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进行病毒鉴定.将病毒连续传代后,对其VP1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分析VP1基因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和遗传稳定性.结果 通过Vero细胞适应传代和噬斑纯化,获得遗传稳定的CA16毒株,感染Vero细胞后引起典型的细胞病变.病毒分离株经CA16特异性引物扩增后可见208 bp的特异性条带,经VP1基因测序进一步确定这些分离株为CA16.同源性和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各毒株与shzh04-J31株的同源性最高,为92.4%~96.1%,均属于C基因亚型.病毒分离株在Vero细胞上连续传12代后,仅1株病毒的1个氨基酸发生改变.结论 成功分离到CA16毒株,其生物学特性稳定,可用于CA 16疫苗的研发.
曾献武陈平李玫颖何婷刘杰孙艳范凤鸣何敏
关键词:肠道病毒属VP1基因手足口病
VB应用程序间实现DDE动态数据交换的方法被引量:2
1996年
刘长军刘杰
关键词:VB语言应用程序DDE动态数据交换程序设计
CA16滴度微量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验证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建立用Vero细胞检测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l6)滴度的方法,并对其适用性进行初步验证。方法通过对细胞种类的选择、细胞接种浓度和细胞病变判定时间的优化,建立测定CAl6滴度的半数细胞感染剂量法(CCID50法),并对其进行初步验证。结果通过对病毒感染后细胞病变情况的观察,确定了以Vero细胞作为CAl6病毒滴度检定用细胞。Vero细胞的最佳接种浓度和结果判定时间分别为5×10^4-1×10^5细胞/mL(即96孔板内每孔加入的最终细胞量为5×10^3-1×10^4细胞)和7d。由4组人员对6批CAl6病毒液进行重复检测,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实验人员测定结果的变异系数(CV)在1.739%-4.974%之间,说明该方法测定结果重复性好,准确度高。结论该法简便、稳定,可以灵敏、准确地检测CA16病毒的滴度,可用于相关疫苗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曾献武陈平李玫颖孙艳范凤鸣何敏刘杰
关键词:柯萨奇病毒A组16型病毒滴度
一种访问远程注册表的方法
2003年
主要介绍了一种远程访问注册表,并且介绍了编辑远程计算机的注册表的方法,通过此方法可以获取远程计算机的注册表信息,从而方便网络管理和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同时也可以对计算机实施远程控制。
陈淑敏方勇董凯宁李哲刘杰
关键词:注册表远程
用静电自组装法制备的石墨烯薄膜特性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本文采用静电自组装技术制备石墨烯薄膜,以带正电的聚乙烯亚胺作为粘结剂,将带负电的氧化石墨烯自组装在粘结剂上,形成多层氧化石墨烯/聚乙烯亚胺复合膜,然后在肼蒸汽下还原得到石墨烯薄膜样品,并利用石墨烯薄膜的紫外吸收光谱、椭圆偏振光谱、扫描电镜图谱及拉曼光谱对其层数、厚度、形貌及还原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此方法制备的石墨烯薄膜具有杂质含量少、层数与膜厚微观可控且膜厚均匀等优点。通过调节组装材料种类、浓度和组装次数可制备出结构和功能自由控制的石墨烯薄膜,且此方法与微电子工艺兼容,易于制作石墨烯晶体管,因此在石墨烯晶体管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刘杰王彬石瑞英王婧刘沛波吴运熹翁志超
关键词:静电自组装石墨烯紫外吸收光谱拉曼光谱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