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桂荣

作品数:22 被引量:56H指数:5
供职机构:青岛市市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青岛市科技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会议论文
  • 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6篇血管
  • 6篇牙根
  • 6篇牙周
  • 6篇牙周炎
  • 5篇牙根纵裂
  • 5篇纵裂
  • 5篇细胞
  • 4篇血管钙化
  • 3篇血管平滑肌
  • 3篇血管平滑肌细...
  • 3篇增殖
  • 3篇平滑肌
  • 3篇平滑肌细胞
  • 3篇细胞增殖
  • 3篇肌细胞
  • 2篇隐匿
  • 2篇隐匿性
  • 2篇原发性
  • 2篇牛牙
  • 2篇牛牙症

机构

  • 13篇青岛大学
  • 10篇青岛市市立医...
  • 1篇潍坊医学院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天津市东丽区...

作者

  • 21篇刘桂荣
  • 10篇潘克清
  • 5篇陈书兰
  • 4篇王婷
  • 4篇邓婧
  • 4篇邓婧
  • 2篇姜帅
  • 2篇张朋梅
  • 2篇孟芸
  • 1篇刘建新
  • 1篇隋爱华
  • 1篇张艳
  • 1篇刘桦
  • 1篇许海平
  • 1篇陈艳青
  • 1篇于超超
  • 1篇王娜
  • 1篇张艳
  • 1篇徐晓娜

传媒

  • 3篇第九次全国牙...
  • 2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牙体牙髓牙周...
  • 1篇精准医学杂志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2014全国...
  • 1篇第14次全国...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8篇2014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牙周炎合并血管钙化大鼠实验模型的建立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建立一种牙周炎合并血管钙化复合动物模型。方法:20只成年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血管钙化+慢性牙周炎组(VDN+CP)和正常对照组(C)(n=10);VDN+CP组采用丝线局部结扎、牙周混合致病菌感染合并维生素D3肌注和尼古丁灌胃的方法建立VDN+CP模型,建模第8周检测各牙周临床指标,然后处死各大鼠,取心脏称重并测量心重指数;取胸主动脉制备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血管改变;取含上颌磨牙的上颌骨,CBCT扫描观察牙槽骨吸收情况。结果:VDN+CP组牙周炎症明显,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龈沟出血指数(sulcular bleeding index,SBI)、牙槽骨丧失值以及心重指数均明显高于C组(P<0.05);血管病理学观察显示:VDN+CP组胸主动脉形成血管钙化病变,C组未见明显异常改变。结论:通过维生素D3肌注加尼古丁灌胃联合丝线结扎和细菌接种法初步成功建立了慢性牙周炎合并血管钙化动物模型。
姜帅邓婧刘桂荣潘克清
关键词:牙周炎血管钙化动物模型
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促进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矿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 慢性牙周炎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旨在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Pg-lps)对体外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和矿化的影响,为临床牙周疾病及心血管疾病的相互影响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
潘克清刘桂荣邓婧
关键词:OPNALP矿化结节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
5例原发性牙根纵裂的临床诊断分析及文献回顾
[目的]探讨原发性牙根纵裂的病因和诊断方法。[方法]报告5例原发性牙根纵裂患者资料,并结合文献对原发性牙根纵裂的病因、诊断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性牙根纵裂以磨牙为主。牙根发育缺陷、解剖因素、牙合创伤、牙周炎等因...
李会旭刘桂荣张艳陈艳青许海平潘克清
关键词:原发性牙根纵裂
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综合征1例报告
<正>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综合征(EDS)是外胚层发育不良的一类综合征,发病率极低,有报道其发病率为1/100000一1/10000[1],牙列缺损为其特征性表现。现报告1例病例。1、临床资料患者,男,19岁,因口腔缺牙...
程亲秀刘桂荣王婷陈书兰
关键词:固定义齿修复
文献传递
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功能和龈沟液TSLP、IL-33的影响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3
2022年
目的:观察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AgP)患者牙周功能和龈沟液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白介素-33(IL-33)的影响,并分析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AgP患者119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牙周基础治疗)和联合组(牙周-正畸联合治疗),例数分别为58例和61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牙周功能[牙周袋深度(PD)、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临床附着丧失(AL)]和龈沟液TSLP、IL-33水平,根据PD判断联合组患者的预后情况,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治疗后PD、GI、PLI、AL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龈沟液TSLP、IL-33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61例采用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的AgP患者,6个月后复查发现,PD<4 mm的患者有38例(预后良好组),PD≥4 mm患者有23例(预后不良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牙周-正畸联合治疗AgP患者的预后与患牙上下/前后分布位置、患牙最深PD值、牙槽骨高度基线值、PLI、根型态异常情况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牙分布位置为下颌牙、根型态存在异常情况、患牙分布位置为前牙、患牙最深PD值偏大、PLI偏高、牙槽骨高度基线值偏高均是牙周-正畸联合治疗AgP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与单纯的牙周基础治疗相比,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AgP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局部炎性反应。同时,患牙上下/前后分布位置、患牙最深PD值、牙槽骨高度基线值、PLI、根型态异常情况均是牙周-正畸联合治疗AgP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需引起临床重视。
姜文心夏晨蕾丁弦刘美希刘桂荣
关键词:牙周-正畸联合治疗侵袭性牙周炎TSLP
5例原发性牙根纵裂的临床诊断分析及文献回顾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牙根纵裂的病因和诊断方法。方法:报告5例原发性牙根纵裂患者资料,并结合文献对原发性牙根纵裂的病因、诊断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性牙根纵裂以磨牙为主。牙根发育缺陷、解剖因素、牙合创伤、牙周炎等因素是导致原发性牙根纵裂的主要因素;根管长度定位仪、X线片、CBCT的应用及牙周探查可以提高诊断的正确率。结论:牙根纵裂的发生存在易感因素,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临床医师应加强对牙根纵裂的认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李会旭刘桂荣张艳陈艳青许海平潘克清
关键词:原发性牙根纵裂
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综合征1例报告
程亲秀刘桂荣王婷陈书兰
下颌磨牙侵袭性根颈吸收1例报告
侵袭性根颈吸收(invasive cervicalresorption,ICR)是一种隐匿性、进行性、破坏性的牙根外吸收,可单个牙或多个牙同时受累,临床非常罕见.该病作为一类特殊的牙根外吸收,近来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国...
刘桂荣邓婧潘克清
牛牙症2例病例报告被引量:3
2017年
牛牙症是指髓腔大而长,牙根短小,牙槽座点向根方移位,或髓室顶至髓室底的高度大于正常的牙齿,亦称牛牙型牙、牛牙样牙。Gorjanovic-Kramberger于1908年首先发现这种牙髓腔异常的牙齿。1913年,Keith认为其类似于反刍类动物的磨牙,首先提出"牛牙症"的概念。笔者在临床收治2例牛牙症患者典型病例,现报告如下。
程亲秀王娜刘桂荣王婷于超超陈书兰
关键词:牛牙症
牛牙症2例报告
<正>牛牙症是指牙体长而牙根短小,髓腔大而长,或髓室顶至髓室底的高度高于正常,根分叉移向根尖处的牙齿,其颈溢线不明显甚至消失。Keith(1913)认为此种牙形似有蹄类牙,故称为牛牙样牙[1],又称为牛牙症。牛牙症常发生...
程亲秀刘桂荣王婷陈书兰
关键词:牛牙症根尖炎髓室底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