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华
-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军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中国古代车舆马具》前言被引量:4
- 2000年
- 车马是我国古代最主要的陆路交通工具。数千年来,它们曾在社会生活中占据过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是劳动生产还是战争,或者是政治活动,它们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与装备,其数量的多寡与质量的优劣,经常成为衡量某一时期的社会发达与落后,国势强盛与衰弱的重要标志。因此,通过研究古代的车舆马具,能深入了解古代的政治军事、科学文化的进步与发展,对继承与弘扬中华文明的宝贵遗产能产生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 刘永华
- 关键词:考古研究序言
- 系统性与实用性的力作:评《中国古代首饰史》
- 2020年
- 翻阅着三卷本的《中国古代首饰史》,叹服之情油然而生,参与作者其余几位并不熟悉,但对署名作者李芽是很了解的,她那渗透着古典美的柔弱身姿和持之以恒、孜孜不倦,内心极为刚强的个性跃然眼前。九十万言的大作,出自几位而立、不惑之年,又要教学科研,又要工作,又要社会活动.
- 刘永华
- 关键词:古典美教学科研社会活动
- 刘永华,复原古代舆服的“夸父”
- 2016年
- 舆服,即车舆冠服与各种仪仗。古代车舆与冠服都有定式,以表尊卑等级和所达到的地位。中国自古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其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随着现代考古学的发展和相关历史研究的深入,人们对于中国古代舆服的了解已经日益清晰。刘永华,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可谓是领军者。再现古代军戎服饰1995年,热爱古代戎装军事迷们,惊喜地收到了一份大福利——由刘永华跑遍全国博物馆、历史遗迹并倾注大量心血而撰写的《中国古代军戎服饰》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军迷与古代器具收藏爱好者,惊喜地看到了刘教授用绚丽的色彩。
- 赵阳刘永华
- 关键词:车舆夸父古代服饰领军古代服装春秋后期
- 中国古代佩剑佩刀与佩带方法被引量:5
- 1996年
- 在中国古代钻目繁多的各类兵器中,刀剑的历史最为悠久,1961年从河北青龙等地商墓中出土的铜剑,经考证距今已有三千多年,而从甘肃马家窑和马厂文化遗址出土的铜刀,时间更为遥远,离现在差不多有五千年之久,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器。
- 刘永华
- 关键词:佩剑青铜剑西南夷秦汉时期春秋战国时期
- 中国古代的车战骑战与作战方法被引量:1
- 1997年
- 我国古代在原始社会后期,因部落之间不断为争夺领地而相互兼并使战争逐渐频繁起来,规模也变得越来越大。《路史》上曾这样记载:“……自剥林木(剥林木之战)而来,何日而无战,大旱之难,七十战而后济,昆吾之战,五十战而后济,牧野之战,血流漂杵,……”
- 刘永华
- 关键词:车马坑战车作战方法骑兵部队秦始皇兵马俑
- 解读中国古代的铠甲被引量:7
- 2020年
- 铠甲是冷兵器时代的重要战备物资,历来受到封建王朝的高度重视,这种重视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采取各种手段促进、提高甲胄制造的质量、技术;二是实行严厉的管理制度,禁止民间收藏、拥有。因此我国虽有四千余年的铠甲历史,但至今除了清代有少量实物作为文物被收藏保存下来,其余各朝代的这类物品即使在博物馆里也极少见到,就是能够见到的也多为墓中出土、经过修复的残损原物或复原展品,完全能呈现原来面目的甲胄,在元代之前的几乎没有。这种现象与铠甲的悠久历史很不相称,也给这一领域的研究带来重重困难。本研究根据目前掌握的各种资料,结合古代战争的发展形式,多角度探讨古代甲胄的形制、类型,并围绕甲胄的制造、装饰等技术手段描述、揭示中国铠甲的历代形象,让读者通过这冰山一角窥见其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达到抛砖引玉、推动这项学术研究深入进行的目的。
- 刘永华
- 关键词:战争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