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洪涛

作品数:18 被引量:58H指数:5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梗死
  • 4篇脑梗
  • 4篇脑梗死
  • 3篇中毒
  • 2篇电图
  • 2篇动脉
  • 2篇血管
  • 2篇血管造影
  • 2篇一氧化碳
  • 2篇一氧化碳中毒
  • 2篇造影
  • 2篇症状
  • 2篇膜炎
  • 2篇脑病
  • 2篇脑电
  • 2篇脑电图
  • 2篇脑膜
  • 2篇脑膜炎
  • 2篇急性
  • 2篇病毒

机构

  • 15篇广东医学院
  • 4篇中山大学
  • 3篇深圳市福田区...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合肥市第一人...
  • 1篇深圳福田人民...

作者

  • 18篇刘洪涛
  • 13篇黄宗青
  • 12篇张志
  • 12篇李爱东
  • 5篇周国强
  • 5篇邓英太
  • 5篇刘素英
  • 4篇张小燕
  • 4篇肖剑伟
  • 3篇史少凤
  • 3篇张娟
  • 2篇曾丽吟
  • 2篇谭琦
  • 2篇何蕴韶
  • 2篇沈琪
  • 2篇李慎茂
  • 1篇汪华侨
  • 1篇廖欢
  • 1篇杨美兰
  • 1篇朱双根

传媒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解剖与临床
  • 1篇现代医院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7
  • 5篇2006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短暂性全面遗忘症认知功能随访观察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短暂性全面遗忘症(transient global amnesia,TGA)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发生和演变趋势。方法采用电话和家访见面相结合的随访方式,对临床诊断为TGA的患者进行5年有关认知功能的密切观察。结果在实际随访到并完成认知功能测试的12例TGA患者中,6例出现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其中有2例发展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s dis-ease,AD)。结论TGA远期预后并非良好,部分病人有向MCI发展、进一步演变为AD的变化趋势,TGA和MCI、AD存在相似的病理基础,三者间的区别可能是损害程度与持续时间的差异,彼此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值得进一步收集病例论证,进行更加充分和深入的研究。
宗青谭琦刘素英李爱东刘洪涛张小燕史少凤
关键词:短暂性全面遗忘症轻度认知障碍随访
颈动脉夹层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颈动脉夹层(CAD)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2010年4月~2012年10月我科收治CAD患者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例,颈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表现多样,颈部疼痛是其常见首发症状。本组患者通过多模式影像学检查而确诊,临床采用内科抗凝治疗1例、支架血管成形术+抗凝治疗4例、溶栓+支架血管成形术+抗凝治疗1例,均痊愈出院。结论:颈动脉夹层是青年脑梗死的常见病因,对出现颈部疼痛的患者要警惕颈动脉夹层。脑血管造影是诊断颈动脉夹层的金标准。对CAD的治疗应个体化,选择内科抗凝以及颈内动脉支架血管成形术,预后较好。
张志肖剑伟黄宗青刘洪涛周国强李慎茂
关键词:颈动脉夹层脑梗死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抗凝
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影像学分析
2010年
目的分析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H)的影像特点。方法对21例PNSH患者的临床表现、CT、MR、CT血管造影检查(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患者CT检查均为高密度,符合PNSH标准,其中8例行MR检查,15例行CTA,21例行全脑DSA,均未发现动脉瘤。住院治疗5~14 d,全部痊愈出院,随访6~24个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CTA具有准确、无创、安全、迅速等特点,可代替DSA确诊PNSH。
杨美兰黄映华廖欢刘洪涛曲辉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影像学检查
脊髓圆锥部结核性脊髓炎1例报告
2012年
发生在脊髓圆锥部位的结核性脊髓炎临床罕见,现报告1例如下。1病例女,32岁。因“进行性双下肢无力8d,伴小便困难1d”于2010年3月3日入住我院骨科。患者于2月23日无明显原因感双脚痛,2d后出现双下肢无力,并逐渐加重;28日在外院行腰椎CT平扫无异常;入我院骨科。发病前1周有发热、咽痛史,诊治过程不详。查体:脊柱生理弯曲存在,腰,棘突压痛明显,双侧腰椎旁压痛(+),左下肢肌力Ⅲ级,右下肢肌力Ⅱ级,双膝反射减弱,双侧胸。
刘洪涛张娟张志
关键词:脊髓炎脊髓圆锥进行性双下肢无力脊柱生理弯曲下肢肌力腰椎旁
脑深部静脉血栓形成16例临床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脑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6例脑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临床表现主要有头痛13例(81%),嗜睡11例(69%),昏迷2例(12%),意识障碍总共13例(81%),其他神经系统局灶症状主要有抽搐及视物成双。影像学表现主要为丘脑水肿(87.5%)。DSA是诊断的金标准,可以发现脑深部静脉引流障碍。治疗方法包括血管内治疗、抗凝及对症处理。本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14例(87.5%),死亡1例。结论脑深部静脉血栓形成常见临床表现为头痛和意识障碍。多模式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丘脑水肿是其常见表现。早期血管内治疗及抗凝,预后较好。
张志肖剑伟张娟黄宗青刘洪涛周国强朱双根李慎茂
脑电图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动态观察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了解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及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acute CO poisoning,DRACMP)的脑电图(EEG)变化,探讨EEG对判断病情和预后的作用。方法:对96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中出现DRACMP的45例患者进行EEG动态检查。结果:EEG的异常率为100%,主要表现为!波慢化或消失,弥漫性中高幅θ、δ波,以额或额颞部最明显,持续或较长程出现,昏迷时间越长其EEG异常率越高,病情越重,其改变越明显,并随病情好转逐渐恢复。结论:EEG对DRACMP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有重要的意义。
刘素英黄宗青邓英太李爱东张志刘洪涛曾丽吟张小燕
关键词:一氧化碳中毒脑电描记术迟发性脑病
低钾性瘫痪40例临床分析
2006年
目的:探讨低钾性瘫痪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40例低钾性瘫痪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诊断分型,并给予相应治疗。结果:40例低钾性瘫痪患者多为男性青壮年,多于夜间或晨起急性起病,四肢对称性软瘫,少数累及呼吸肌,发作时血清钾低,补钾后短期内恢复。20例原发性低钾性瘫痪者中1例为家族性,19例为散发性;20例继发性低钾性瘫痪者中2例为肾上腺皮质腺瘤,2例为肾小管性酸中毒,16例为甲亢。治疗应首选口服补钾,同时行病因治疗。结论:全面认识低钾性瘫痪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将会给低钾性瘫痪患者带来良好疗效。
刘洪涛
关键词:低钾性瘫痪甲状腺功能亢进肾小管酸中毒肾上腺皮质肿瘤
延髓内侧梗死的临床特征及其与血管病变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分析延髓内侧梗死(MMI)的临床特征,初步探讨其与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有临床症状并经MRI证实的单纯MMI患者18例,其中10例接受头部CT血管成像检查,4例接受全脑DSA检查。观察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以及MMI与脑血管病变的关系。结果①18例中,病变单纯累及延髓内侧的腹侧6例(主要引起对侧肢体运动障碍)、中部2例(主要引起感觉障碍)、背侧4例(主要引起眼球震颤及眩晕);其余6例损害整个延髓内侧。②有15例在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及弥散加权成像上均发现病灶;有2例只在T2WI上发现病灶;1例患者的T1WI、T2WI呈等信号,1周后复查MRI,在T2WI发现病灶。③18例MMI患者中,合并糖尿病者8例,其中6例接受CT血管成像/DSA检查,均未见椎动脉病变。不合并糖尿病者10例(均合并高血压及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其中8例接受CT血管成像/DSA检查,7例发现有椎动脉病变。结论 MMI主要损害延髓腹侧。MRI是目前诊断延髓梗死的首选方法;在糖尿病基础上引起的小血管及椎动脉病变可能参与了MMI发病过程。
张志黄宗青肖剑伟吕建勋李爱东刘洪涛
关键词:脑梗死延髓脑血管造影术血管疾病
脑卒中不同亚型踝肱指数测量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通过分析脑卒中不同亚型中踝肱指数(ABI)的差异性,探讨ABI对脑卒中亚型的临床意义及对脑卒中分型的参考价值。方法选取深圳市福田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0日收治的475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国内标准分为5个亚型(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组188例、腔隙性梗死组95例、心源性脑栓塞组73例、脑出血组8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组34例1,同时收集同期因其他系统疾病住院的非脑卒中患者308例做为对照组。采用血管多谱勒超声测量仪检测入选患者ABI值。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包括ABI)对脑卒中发生的影响,分析脑卒中不同亚型中ABI的差异,并在调整其他危险因素后单独评估ABI对脑卒中不同亚型的影响。结果(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OR=3.963.95%置信区间2.128~6.982,P=0.0001)、糖尿病(OR=3.413,95%置信区间1.785-4.905,P=0.039)、吸烟(OR=2.216,95%置信区间1.942~6.025,P=0.020)和ABI(OR=2.425,95%置信区间1.405~3.512,P=0.012)与脑卒中发生存在统计学相关性。(2)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组、腔隙性梗死组、心源性脑栓塞组、脑出血组AB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0.020、0.037、0.023)。调整其他危险因素后,ABI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OR=2.832,95%置信区间1.776~5.273,P=0.011)、腔隙性梗死(OR=2.527,95%置信区间1.548~5.152,P=0.026)、心源性脑栓塞(OR=1.922,95%置信区间1.336-3.525,P=0.030)、脑出血(OR=2.332,95%置信区间1.243-4.165,P=0.021)存在负相关关系。结论ABI是脑卒中的重要独立危险因子;ABI可以作为血栓性脑梗死、腔隙性梗死、心源性脑栓塞、脑出血等脑卒中亚型的有效筛�
周国强曾进胜黄宗青刘洪涛张娟
关键词:踝肱指数脑卒中动脉粥样硬化
早期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实验室诊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比较分析多项实验室检测指标对早期化脓性与病毒性脑膜炎诊断的敏感性及量化标准,并探讨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发病3d内就诊的55例脑膜炎患者的外周血像、血糖及C-反应蛋白(CRP),脑脊液(CSF)白细胞数、蛋白、糖及CRP的检测结果。其中经病原学及/或临床治疗确诊的化脓性脑膜炎25例、病毒性脑膜炎30例,对其实验室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外周血像、CSF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在早期两种脑膜炎互有重叠,鉴别化脓性或病毒性脑膜炎存在一定困难。而采用CSF蛋白>1.5g/L,血清CRP>16mg/L,CSF糖与血糖比值≤0.35等量化指标,则明显提高化脓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价值。如果对这些指标进行组合,可进一步增加鉴别两种脑膜炎的敏感性。结论选择CSF糖与血糖比值、血清CRP、CSF蛋白等实验室指标并设定量化标准,或者对这些指标进行组合检测,可提高鉴别诊断早期化脓性与病毒性脑膜炎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有利于减少误诊,增强治疗的针对性。
黄宗青李爱东刘素英刘洪涛陆雪东邓英太史少凤
关键词:脑膜炎脑脊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