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玲玲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电图
  • 2篇肌电
  • 1篇运动神经
  • 1篇运动神经传导
  • 1篇运动神经传导...
  • 1篇针刺
  • 1篇神经病变
  • 1篇神经传导
  • 1篇神经传导速度
  • 1篇生物反馈
  • 1篇生物反馈疗法
  • 1篇视频
  • 1篇视频脑电
  • 1篇视频脑电图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周围
  • 1篇糖尿病周围神...
  • 1篇糖尿病周围神...
  • 1篇糖尿病周围神...

机构

  • 3篇长治医学院附...

作者

  • 3篇刘玲玲
  • 1篇张爱玲
  • 1篇鹿梁燕
  • 1篇靳璟
  • 1篇刘旭峰

传媒

  • 2篇长治医学院学...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2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肌电图检查在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肌电图检查在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在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经临床综合诊断后被确诊的13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132例患者均进行肌电图检查。然后,观察这些患者进行肌电图检查的结果。结果:使用肌电图检查对这132例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为43.93%(58/132)。这132例患者进行肌电图检查的结果为:其肌电图均有异常表现;其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的异常率为47.7%(63/132),胫总神经MCV的异常率为58.3%(77/132),正中神经MCV的异常率为44.7%(59/132),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的异常率为48.5%(64/132),尺神经MCV的异常率为43.9%(58/132),尺神经SCV的异常率为63.6%(84/132)。结论:肌电图检查在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刘玲玲
关键词:肌电图检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39例儿童非癫痫发作的视频脑电图诊断
2011年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Video-EEG,V-EEG)在儿童非癫痫发作(non-epileptic seizures,NE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疑似NES病例进行V-EEG监测,并回顾性分析39例经V-EEG监测后诊断为NES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9例患儿在V-EEG监护期间均有至少一次以上发作,同步脑电图记录正常29例(74.4%),异常10例(25.6%),发作间歇期癫痫样放电1例。结论:V-EEG是诊断儿童NES及与癫痫发作鉴别的客观有效的检查方法。
张爱玲刘玲玲
关键词:非癫痫发作视频脑电图
针刺并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6)和对照组(n=34),两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刺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治疗6周,于治疗前和治疗后6周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不同的针法可以诱发肌张力或缓解肌张力,激活人体的运动和感觉功能;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可以提高偏瘫肌肉的紧张度,使瘫痪肌肉恢复机能。针灸技术与现代肌电生物反馈技术相结合治疗脑卒中后偏瘫具有明显优势。
刘旭峰王菁鹿梁燕靳璟刘玲玲
关键词:针刺脑卒中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