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顺昌
-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基于改进RBF神经网络的最大动剪切模量确定
- 2011年
- 采用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手段,直接建立最大动剪切模量Gmax与孔隙比e、围压σ3、固结比kc这3个影响因素的非线性关系,避开了寻找Gmax与各影响因素之间定量经验公式的繁琐工作。通过模式搜索法计算出径向基函数的扩展速度的最优值,使模型的预测误差最小。以福建标准砂为例,模式搜索法得出的扩展速度SPREAD最优值为2.287,RBF网络预测的Gmax平均相对误差为0.931 6%,误差很小,说明RBF神经网络能方便、有效地确定不同条件下的Gmax,具有一定的推广利用价值。除了对Gmax能够很好地预测外,RBF网络对G-γ关系曲线也能很好地模拟。
- 陈志强王亮清刘顺昌丰光亮
- 关键词:径向基神经网络最大动剪切模量模式搜索法
- 基于3D离散元的岩质边坡最大开挖角确定
- 2012年
- 为解决岩质边坡最大开挖角确定的问题,利用3D离散元软件模拟边坡渐进开挖过程,探讨岩质边坡失稳的动态过程,从而确定岩质边坡的最大开挖角。以某水电坝址岩质边坡为例,对其进行数值模拟,结果所确定的最大边坡开挖角为47°。数值分析表明,将47°作为无支护条件下的边坡开挖角是合理的,与运动学方法所确定的38°开挖角相比,更接近实际的极限情况。故用3D离散元确定节理岩质边坡的最大开挖角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对边坡分级开挖,确定合理边坡开挖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刘顺昌王亮清陈志强
- 关键词:三维离散元岩质边坡
- 岩块分形维规律及三维岩体质量评价被引量:1
- 2013年
- 利用Monte-Carlo法在计算机上生成岩体结构面三维网络图,对结构面切割后的块体分形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块体数量与结构面数量有明显的幂律关系,即分形规律;小于某体积尺度的块体数量与体积尺度也存在分形关系,结构面数目改变时,该分形维基本不变。另外,块体数目与测量空间大小之间的分维数DNL随着结构面数目的增加即破碎程度的增加而增加,这表明DNL可以作为三维岩体质量评价的一种有效参数,这为岩体质量评价体系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和新方法。
- 侯赤金陈志强刘顺昌
- 关键词:结构面分形维数岩块岩体质量评价
- 岩质边坡平面滑动滑面极限倾角的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在边坡稳定性评价时,如果不能确定边坡内的滑动面位置、产状,可以通过先确定滑面的极限倾角来计算边坡的最小安全系数,进而评价边坡稳定性。由于滑坡后缘常形成拉裂缝,且拉裂缝深度对滑坡稳定性有较大影响,故采用拉裂缝深度优化公式对有拉裂缝的边坡进行了深入讨论,分析了自重和地震两种工况下的滑面极限倾角及对应的边坡极限安全系数,给出了改进后的极限倾角计算公式。结合具体算例分析了公式适用性,结果表明,考虑拉裂缝较未考虑拉裂缝计算得到的边坡极限倾角αcr更小,对应的极限安全系数Fscr也更小,并且αcr变化较小,Fscr变化较大。
- 陈志强王亮清刘顺昌
- 关键词:安全系数岩质边坡
- 基于幂函数的路基沉降预测模型
- 指数模型和双曲线模型是两个传统工后沉降预测模型,研究表明,这两种模型反映了两个极端:前者推算的结果通常偏小,而后者推算的结果又通常偏大。为了克服指数模型和双曲线模型预测工后沉降的缺点,在两个传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三参数幂函...
- 陈志强刘顺昌王章琼
- 关键词:幂函数模型双曲线模型沉降预测路基工程
- 如美水电站岩质边坡倾倒破坏机理研究
- 随着人类工程活动的发展,大量公路、铁路、水利、矿山、城镇等的建设,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众多的边坡灾害,其中边坡灾害中的倾倒变形破坏就是其中之一。边坡的倾倒变形和破坏是山区高边坡变形破坏的一种,它虽然不像崩塌、滑坡那样普遍,但...
- 刘顺昌
- 关键词:岩质边坡三维离散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