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晓明
- 作品数:117 被引量:673H指数:14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腹腔镜辅助经腹经膈肌裂孔治疗进展期贲门癌的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研究腹腔镜辅助经腹经膈肌裂孔治疗进展期贲门癌的疗效。方法 2013年6月至2017年12月于我科诊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进展期贲门癌为研究对象,均行腹腔镜辅助经腹经膈肌裂孔根治术,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目、肠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本组行腹腔镜辅助经腹经膈肌裂孔治疗进展期贲门癌病人手术时间为(3.8±0.5)h;术中出血量为(218.6±13.2)ml;淋巴结切除数目为(32.5±4.7)枚/例;肠通气时间为(5.5±1.2)d;住院时间为(9.8±1.5)d。术中未见任何并发症,术后出现吻合口瘘1例,胃癌术后胃瘫1例,经留置鼻空肠营养管支持对症治疗后出院,术后病理未见切缘阳性或肿瘤残留病例。结论进展期贲门癌行腹腔镜辅助经腹经膈肌裂孔根治术,手术短期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但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
- 肖勇张万里成超肖俊姚金凤卢晓明
- 关键词:贲门癌膈肌裂孔疗效安全性
- 运用腹腔镜技术根治性切除直肠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10
- 2006年
- 目的探讨运用腹腔镜外科技术根治性切除直肠恶性肿瘤的可行性与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运用腹腔镜技术根治性切除57例直肠肿瘤的手术方式与临床资料,其中高位直肠癌8例,中位直肠癌19例,低位直肠癌21例,肛管癌9例。结果55例在全腹腔镜或其辅助下完成根治性切除术,2例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平均(136±25)min,平均出血量(85±38)mL;术后无伤口感染、腹腔出血、吻合口漏、狭窄;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肿瘤标本切除长度(26.35±13.26)cm,切除淋巴结数目(12.35±9.67)个;随访4 ̄36个月,2例术后14个月、18个月腹腔广泛转移死亡。结论运用腹腔镜外科技术根治性切除直肠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且在理论和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近期疗效可,值得推广。
- 陶凯雄王国斌陈道达卢晓明龙跃平蒋春舫蔡开琳韩高雄张波王继亮
- 关键词:腹腔镜技术全直肠系膜切除直肠肿瘤根治性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管结石的临床处理被引量:21
- 2004年
- 目的 介绍腹腔镜手术中胆囊管结石的处理经验。方法 完整解剖出胆囊管后 ,通过挤捏法排尽胆囊管内结石。结果 4 6 8例LC中 ,4 4例存在胆囊管结石 (9.4 % )。 1例中转 ,4 3例在LC术中清除胆囊管结石。 31例行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 ,1例行经胆囊管胆道镜探查。术后随访 3~ 12月无胆囊切除综合征表现。结论 挤捏法可以有效的清除LC术中胆囊管结石。
- 王继亮王国斌卢晓明陶凯雄蔡开林张波韩高雄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管结石
- 包裹阿霉素的VEGF-脂质体体外靶向杀伤人胃癌血管内皮细胞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利用包裹阿霉素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脂质体于体外观察其对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利用体外细胞毒实验(MTT)方法,检测VEGF-阿霉素脂质体对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48h细胞毒试验连有VEGF的阿霉素脂质体对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杀伤作用优于无VEGF的阿霉素脂质体(P<0.05),而对非靶细胞(人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杀伤作用两者相近。0.5 h预处理试验表明:缩短药物与细胞接触时间后,VEGF-阿霉素脂质体仍保持较强的杀伤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结论:VEGF修饰的阿霉素脂质体对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杀伤作用较无VEGF组和非靶细胞组强,可望成为一种有效的抗肿瘤物质。
- 童强卢晓明王国斌
- 关键词:脂质体胃癌肿瘤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阿霉素
- 腹腔镜辅助下结直肠癌手术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3
- 2006年
-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结直肠癌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并发症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年间112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右半结肠切除23例,左半结肠切除7例,乙状结肠癌切除15例,Dixon术49例,Miles术18例.结果 105例手术成功,7例因出血、肥胖及与邻近器官粘连而中转开腹手术,其中左半结肠2例,直肠癌4例.平均手术时间(161.2±48.6)min,平均出血量78.5 mL.术后早期并发症8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肠癌标本近、远切缘长度分别为(14.5±3.2)cm和(11.0±2.6)cm,直肠癌标本近、远切缘长度分别为(15.3±2.7)cm和(2.8±1.6)cm.清扫淋巴结平均(8.2±4.6)枚,49例淋巴结转移.随访8~44个月,随访率95.5%.随访未发现戳孔肿瘤种植,局部复发7例(6.5%),远处转移6例(5.6%),总病死率7.5%(8/107).结论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不仅安全可行,具有微创优势,并可达到与开腹同样的肿瘤根治性效果.
- 王国斌牛彦锋卢晓明陶凯雄蔡开琳龙跃平舒晓刚帅晓明
- 关键词:腹腔镜术
- 胆道疾病腹腔镜治疗术中同时处理腹腔脏器伴发疾病的体会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探讨运用腹腔镜技术对多脏器外科疾患行联合手术的原则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们自2000年1月~2004年10月以来完成的腹腔镜下多脏器联合手术15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联合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无中转手术病例,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结论腹部多脏器疾患的腹腔镜联合手术具有多病联治、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拓宽了腹腔镜手术治疗的适应证.
- 陶凯雄王国斌卢建华张杰张会建卢晓明赵军王泽华蔡开琳张波韩高雄王继亮
- 关键词:胆道疾病腹腔镜腹腔脏器手术治疗
- 胃癌前哨淋巴结的检测及意义
- 2010年
- 胃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内镜检查技术的广泛应用,早期胃癌在胃癌诊断中所占的比例明显提高,这也促使以微创手术治疗胃癌成为近年来讨论的热点。
- 卢晓明孙福强
- 关键词:胃癌前哨淋巴结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 直肠癌远侧直肠系膜微转移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 2010年
- 目的研究直肠癌向直肠系膜远端微转移与临床病理间的关系,为直肠癌手术方式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直肠癌术后标本42例,沿肿瘤下缘纵向切取宽约2cm的远端直肠系膜组织,用脂溶法处理后,计数其中淋巴结,随后按每1cm距离切成组织块,行HE染色,取HE检查阴性的切片,再用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20为标记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查,观察肿瘤远端直肠系膜中微转移的情况。结果直肠远端系膜中共检出8例有淋巴结微转移(其中2例合并有癌结节播散),1例仅有癌结节播散,远端系膜总转移率为21.43%(9/42);转移最远距离为4cm。直肠癌系膜远端微转移在肿瘤大体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等因素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和大小等因素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系膜远端的微转移主要表现为淋巴结的微转移和癌结节的形成;微转移发生与肿瘤大体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等因素显著相关。
- 郑新卢晓明周文波袁房均赵玉生戴宗晴
- 关键词:直肠肿瘤肿瘤转移病理学
- 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34
- 2006年
-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52例腹部手术后胃排空障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经保守治疗后,均在42d内治愈。结论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是综合因素所致,采取非手术疗法可治愈本病,应尽量避免再次手术。
- 童强王国斌卢晓明冯贤松
- 关键词:腹部胃排空手术后并发症功能性胃排空障碍腹部手术后回顾性分析非手术疗法
- 进展期胃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范围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5年
- 刘进生卢晓明
- 关键词:淋巴结清扫范围进展期胃癌现代外科治疗胃癌死亡率根治术后前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