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将斌
-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时尿中供体细胞DNA检测的临床意义(英文)
- 2004年
- 目的 通过对肾移植患者急性排斥反应时尿中出现的供体细胞的DNA进行检测 ,试图找到一种方便快速、无创性诊断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新方法。方法 以供体为男性 ,受体为女性或HLA -DR抗原有错配的肾移植患者 80例为研究对象 ,其中急性排斥反应 34例 ,肾功能正常者 4 1例 ,药物性肾功能损伤 5例。利用PCR及PCR -SSP法分别检测Y染色体上特异的基因片断SRY、DYZ - 1和HLA -DR抗原的基因片断DRBl。结果 供体为男性的女性急性排斥反应患者 11例 ,SRY阳性 10例 (90 .9% ) ,DYZ - 1阳性 11例(10 0 % ) ;对照组肾功能正常患者 14例 ,SRY的检测结果为阳性 1例 ,阴性 13例 (92 .8% ) ;DYZ - 1阳性 2例 ,阴性 12例 (85 .7% )。HLA -DR抗原有错配的急性排斥反应 2 3例 ,DRBl阳性 2 1例 (91.3% ) ,阴性 2例 ,经抗排斥治疗 17例转为阴性 ;对照组肾功能正常患者 2 7例 ,DRBI阳性 3例 ,阴性 2 4例 (88.9% )。药物性肾功能损伤 5例的PCR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时 ,患者尿中来自供体细胞的DNA高频率地出现 ,随着抗排斥治疗移植肾功能恢复而消失。同时 ,肾功能正常及药物性肾功能损伤患者供体细胞的DNA检测为阴性 。
- 张志宏付耀文韩文科许昕历将斌李彦峰郭应禄
- 关键词:急性排斥反应肾移植
- 定期检测肾移植患者尿中供者细胞DNA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肾移植患者尿中供者细胞的出现与急性排斥反应的相关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供者为男性、受者为女性或HLA DR抗原有错配的 80例肾移植患者为研究对象 ,定期收集尿液标本 ,从中提取DNA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序列特异性引物 聚合酶链反应分别检测Y染色体上特异的基因片段DYZ 1和HLA DR抗原的基因DRB1。结果 手术当天受者的尿中即有供者细胞出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 ,尿中供者细胞DNA的基因表达强度逐渐减弱 ,直至术后 30d ,仍有 90 .0 %患者的尿中有供者细胞DNA的基因表达 ,其中 8例 (2 9.6 % )发生了急性排斥反应 ;出院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者 ,90 .0 %的尿液标本中能检测到供者细胞DNA ,抗排斥治疗结束后 2周 ,83.3%仍为阳性 ,治疗过程中尿中供者细胞DNA的基因表达强度逐渐减弱 ,直至 3个月后 ,88.9%转为阴性 ;肾功能良好的稳定期患者 ,仅 6 .7%的患者尿中DYZ 1或HLA DRB1基因阳性。结论 肾移植患者尿中供者细胞DNA的检测可以作为诊断急性排斥反应 ,并与药物性肾功能损伤进行鉴别的一种方法 。
- 张志宏付耀文韩文科许昕历将斌李彦峰郭应禄
- 关键词: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DNA检测尿液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