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勇静
- 作品数:11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程序性护理干预在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分析程序性护理干预在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8月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根据不同护理干预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50例)和观察组(程序性护理干预,52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两组视力恢复情况、使用《自我管理能力调查问卷》评估两组自我管理能力、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HAMD、HAMA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两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视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视力均有恢复,且观察组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自我管理水平各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69%,低于对照组的2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后采取程序性护理干预,具有改善消极心理情绪、提高自我认知、降低并发症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李群及勇静田玮马秀青
- 关键词:老年白内障术后康复
- Peplau人际关系理论护理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Peplau人际关系理论护理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8月于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的患者96例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干预组,各48例。参照组男26例,22例,年龄(68.46±3.39)岁。干预组男28例,20例,年龄(68.45±3.26)岁。参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措施,干预组实施Peplau人际关系理论康复护理措施。于入院1 d、出院前1 d,观察两组心理一致感、社会支持、生存质量等情况。采用t检验。结果入院1 d,两组创伤后成长水平、社会支持、生存质量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院前1 d,干预组可控感、可理解感、意义感、心理一致感评分均高于参照组[(25.24±1.41)分比(24.48±1.43)分、(29.33±1.45)分比(28.52±1.43)分、(24.27±1.43)分比(23.54±1.45)分、(83.28±1.45)分比(82.52±1.43)分;均P<0.05]。干预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评分和综合得分均高于参照组[(21.26±1.45)分比(20.49±1.39)分、(15.31±1.39)分比(14.52±1.45)分、(14.29±1.37)分比(13.51±1.39)分、(53.33±5.42)分比(49.53±5.42)分;均P<0.05]。干预组远视力移动光感、调节能力、读写精细工作、生活能力评分和综合得分均高于参照组[(21.27±1.48)分比(20.51±1.43)分、(22.26±1.42)分比(21.49±1.43)分、(21.27±1.42)分比(20.48±1.38)分、(22.24±1.41)分比(21.48±1.39)分、(92.23±5.42)分比(89.49±5.43)分;均P<0.05]。结论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患者采取Peplau人际关系理论康复护理有利于增强患者心理一致感,加强社会支持,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 田玮李群及勇静姚飞杨泓滢
-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心理一致感社会支持
- 分级眼压管理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眼压管理中的效果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分级眼压管理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术后眼压管理中的效果。方法研究类型为前瞻性对照研究,将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手术治疗PACG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男19例、女29例,年龄(58.95±7.54)岁;研究组男22例、女26例,年龄(59.40±7.82)岁。对照组实施常规眼压管理;研究组在非药物控制眼压策略基础上实施分级眼压管理,设定眼压管理目标为与出院前基线值比较上升幅度<20.0%或眼压绝对值<18 mmHg(1 mmHg=0.133 kPa),且未出现视野缺损进展;通过随访确定其眼压变化及视野缺损进展,经药物实现分级眼压管理目标。对比两组患者基线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眼压、视力及视野缺损程度,分析眼压、视力及视野缺损程度是否受到管理方式的影响。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研究组术后6个月眼压、视野缺损程度分别为(15.04±2.97)mmHg、(-4.32±0.66)dB,均低于对照组的(16.48±3.39)mmHg、(-4.69±0.72)d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14、2.625,P=0.029、0.010)。研究组术后6个月视力为(0.59±0.14),高于对照组的(0.51±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07,P=0.011)。结论分级眼压管理可有效降低PACG患者术后眼压水平,减轻视力下降与视野缺损程度。
- 李群舒相汶及勇静
- 关键词: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眼压视力
- Swanson关怀理论的健康教育对DR患者心理资本、自我能力及视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基于Swanson关怀理论的健康教育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心理资本、自我能力及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2021年5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DR患者112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依据健康教育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基于Swanson关怀理论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心理资本问卷评分,采取遵医行为依从性调查表评价干预后患者的依从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ESCA评分中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评分分别为(22.26±4.23)分、(26.56±4.64)分、(37.85±3.87)分、(58.93±7.67)分,均高于对照组(t=-3.99、-4.53、-10.15、-5.62,均P<0.001);观察组DSQL评分中的生理因素、心理精神、社会关系、治疗评分分别为(34.57±6.78)分、(20.77±2.89)分、(9.34±2.31)分、(6.45±2.22)分,均低于对照组(t=4.74、9.72、5.68、6.35,均P<0.001);观察组心理资本问卷评分中韧性、自我效能、希望、乐观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6.22、-8.15、-8.72、-17.32,均P<0.001);观察组视功能评分中涵盖周边视野、感觉适应、日常活动限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7.03、2.25、2.14,均P<0.05);观察组规律作息、合理饮食、按时服药、适当锻炼依从性分别为91.07%、87.5%、91.1%、83.9%,均高于对照组的75.0%、69.6%、76.8%、57.1%(χ^(2)=9.07、8.77、7.29、17.53,均P<0.05)。结论基于Swanson关怀理论的健康教育能够提高DR患者的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提升患者视功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资本和遵医行为,值得临床推广。
- 田玮及勇静李群
- 关键词:健康教育心理
- 基于约翰霍普金斯循证护理实践模式对溃疡性角膜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视功能生存质量的影响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讨基于约翰霍普金斯循证护理模式对溃疡性角膜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视功能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7月于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眼表疾病科就诊的溃疡性角膜炎患者78例,遵循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基于约翰霍普金斯循证护理实践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视功能生存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的角膜溃疡范围、角膜溃疡深度显著小于对照组,视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的低视力者生存质量量表(CLVQO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基于约翰霍普金斯循证护理实践模式可改善溃疡性角膜炎患者的心理状况,减轻其疾病不确定感,能够有效促进角膜溃疡愈合,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视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徐永凤及勇静
- 关键词:溃疡性角膜炎循证护理疾病不确定感生活质量
- 基于约翰·霍普金斯循证护理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化指标、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分析基于约翰·霍普金斯循证护理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生化指标、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接收的87例DR患者,根据不同干预方法分为观察组(采用基于约翰·霍普金斯循证护理,45例)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42例)。记录两组血压、血脂情况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指标,并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及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CLVQOL)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HbA1c、FPG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压、血脂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院后1、3个月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个月两组CLVQOL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CLV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个月两组SDS、SA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约翰·霍普金斯循证护理干预在DR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更好的控制患者血压、血糖,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促进患者预后恢复。
- 田玮李群及勇静姚飞杨泓滢
- 关键词:循证护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生活质量
- 延续性个案管理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术后遵医行为、自护能力及视觉与生存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究延续性个案管理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术后遵医行为、自护能力及视觉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D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延续性个案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遵医行为、自护能力、视功能以及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按时服药依从率96.00%、合理饮食依从率92.00%、适度锻炼依从率94.00%、规律作息依从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78.00%、80.00%、74.00%(P<0.05);干预前两组自护能力评分、视功能评分、2型DM患者生活质量量表(DMQLS)评分、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CLV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自护能力评分均有上升,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视功能各项评分均有下降,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DMQLS评分、CLVQOL评分均有升高,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对DR患者进行干预比较,延续性个案管理可提升患者遵医行为、自护能力、视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可用于临床。
- 及勇静田玮张青李洁月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遵医行为自护能力视觉功能
- 白内障超声乳化并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的护理
- 1999年
-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具有切口小、眼内侵袭少、手术后视力恢复快等优点。通过对51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的护理,认为术前护理,尤其心理护理非常重要。术前保证患者充足睡眠,常规抗生素眼药水点眼,教会患者控制咳嗽和喷嚏,协助做好各项实验检查,训练患者眼球向各个方向转动,冲洗结膜囊,充分散瞳,排空大小便等。术后做好患者的饮食、活动指导,注意切口有无感染,合理选用抗生素。术后护理较以往白内障手术方式的术后护理相对简单,患者可早期恢复正常工作和学习。
- 及勇静陈剑红王玮柏淑萍
-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护理
- 基于团队管理模式下的延续性护理在视网膜脱落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讨团队管理模式下的延续护理对视网膜脱落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7月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接诊的98例视网膜脱落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7例(常规护理),观察组51例(团队管理模式联合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治疗依从性、视力改善情况、生活质量〔参照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表(WHOQOL)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用药依从性、饮食依从性、体位依从性、复诊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视力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躯体功能、躯体症状、社会关系、心理功能、总生存质量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团队管理模式下的延续护理有利于缓解视网膜脱落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不良心理状态,有助于改善患者视力情况,提高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 及勇静李群石俊刘文
-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
-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被引量:1
- 2016年
-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急危重症之一,本病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恢复缓慢且病死率高。常表现为剧烈而持久的胸骨疼痛,必须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和治疗。对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主张早发现、早住院,并强调住院前的处理,及时处理严重心律失常、其他严重并发症的原则。
- 及勇静石俊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