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红艳

作品数:45 被引量:101H指数:6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基金吉林省卫生厅重点实验室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 4篇文化科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噬菌体
  • 7篇菌体
  • 7篇杆菌
  • 6篇生物学
  • 6篇细胞
  • 6篇耐药
  • 5篇单胞菌
  • 5篇质粒
  • 5篇铜绿
  • 5篇假单胞菌
  • 5篇教学
  • 4篇铜绿假单胞
  • 4篇铜绿假单胞菌
  • 4篇突变
  • 4篇耐药性
  • 4篇抗菌
  • 4篇病毒
  • 3篇医学微生物
  • 3篇医学微生物学
  • 3篇抑菌

机构

  • 44篇吉林大学
  • 2篇吉林省肿瘤医...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包头医学院
  • 1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东风公司总医...
  • 1篇吉林省中医药...
  • 1篇吉林省安图县...

作者

  • 44篇史红艳
  • 23篇李菁华
  • 20篇孙延波
  • 11篇关显智
  • 5篇李凡
  • 5篇温剑平
  • 5篇余静丹
  • 4篇马琳
  • 4篇黄红兰
  • 4篇王丹
  • 3篇逯茵茵
  • 2篇刘国军
  • 2篇徐丽娟
  • 2篇王慧远
  • 2篇杨治政
  • 2篇查敏
  • 2篇贾玉玺
  • 2篇刘克
  • 2篇王珵
  • 2篇张哲

传媒

  • 11篇吉林大学学报...
  • 5篇微生物学杂志
  • 4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中国微生态学...
  • 2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白求恩医科大...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广西中医药
  • 1篇微生物学免疫...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医学教育探索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 1篇中华临床感染...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5篇2001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铜绿假单胞菌PA16株粘附性、菌毛与质粒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
2001年
为探讨PA的质粒与粘附性及质粒与菌毛的关系 ,围绕PA16株的耐药性与质粒的关系、质粒与菌毛及粘附性的关系作了一系列的研究 ,结果表明PA16对所测的 7种抗生素全部耐药 ,其MIC >40 0mg/L ;PA16仅含有一种 2 7.3kb(18Mu)的质粒。转化后此质粒也使JM10 9获得了对四环素的耐药性。消除此质粒后 ,PA16对四环素的耐药性消失。粘附试验证明PA16质粒消除株对尿道上皮细胞的粘附能力较野生株显著性减小 (P <0 .0 5 ) ,同时 ,透射电镜照片显示PA16野生株表面有致密、纤细刚直的菌毛 。
史红艳刘克李菁华关显智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质粒菌毛耐药性
阴沟肠杆菌噬菌体ФEc53的分离及鉴定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以14株阴沟肠杆菌为宿主菌,从环境污水中分离噬菌体,分析其生物学特性,鉴定其分型。方法:采用双层琼脂噬斑法分离并鉴定噬菌体。纯化后的噬菌体经负染法染色,通过电镜观察其大小和形态;提取噬菌体基因组,进行酶切电泳分析;通过裂解谱的分析,确认噬菌体的特异性和裂解宿主菌范围。结果:成功分离1株裂解性噬菌体,电镜显示噬菌体的头部呈球形,直径约60nm,尾部长约130nm。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其基因组约40 000bp,且含多种酶切位点。特异性实验显示其呈现较窄的宿主范围。结论:分离的阴沟肠杆菌噬菌体(命名为ФEc53)属于有尾病毒目,管尾病毒科,是一种特异性高、裂解性强的毒性噬菌体。
王丹史红艳余静丹周佳琦李菁华孙延波
关键词:噬菌体阴沟肠杆菌细菌耐药
一种多元少量可降解抗菌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元少量可降解抗菌镁合金,包括:所述多元少量可降解抗菌镁合金由以下重量分数组分组成:Ca:0.4~1.2%、Zn:0.8~1.2%、Ag:0.3~2.0%、Se:0.02~0.2%、Mn:0.05~0.1...
刘国军王慧远史红艳查敏王珵杨治政
文献传递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外显子19及21突变检测试剂盒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PCR技术检测人基因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外显子19、21突变的检测试剂盒,该试剂盒由EGFR外显子19、21正常引物和突变引物组成的PCR反应试剂盒,可用于检测人雪中EGFR突变的各种形式。
温剑平孙延波李菁华史红艳
文献传递
鲍曼不动杆菌噬菌体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从污水中分离鉴定鲍曼不动杆菌噬菌体,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为开发针对细菌感染的噬菌体生物制剂提供前期工作。采用双层琼脂法分离可裂解鲍曼不动杆菌的噬菌体,通过负染法电镜观察噬菌体的大小和形态,将噬菌体和宿主菌以不同比例混合,测定噬菌体的最佳感染复数并观察一步生长曲线,提取噬菌体核酸进行酶切电泳分析,通过SDS-PAGE分析噬菌体的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成功分离3株可裂解鲍曼不动杆菌的噬菌体(分别命名为ФAb-1、ФAb-2和ФAb-3),电镜显示噬菌体的头部呈二十面体,直径约50nm,有一短尾。噬菌体ФAb-1的最佳感染复数为10-2,一步生长曲线表明噬菌体在裂解宿主菌时,潜伏期为20 min,爆发期为30 min,裂解量为190 PFU/cell。限制性酶切电泳显示噬菌体ФAb-1的基因组大小约40 kb左右,为双股环状DNA。SDS-PAGE的噬菌体蛋白电泳包括7种蛋白,分子量在29~116 ku。噬菌体ФAb-1、ФAb-2和ФAb-3对鲍曼不动杆菌具有很强的裂解毒性。根据其形态、结构和噬菌体分类法,鲍曼不动杆菌噬菌体属于有尾病毒目,足尾病毒科。
余静丹史红艳王丹徐花孙延波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噬菌体
黄芩甙对铜绿假单胞菌R质粒的消除作用被引量:21
2003年
测定黄芩甙对铜绿假单胞菌R质粒的消除作用 ;以携带R质粒的铜绿假单胞菌株PA16为靶细菌 ,以黄芩甙作为R质粒消除剂 ,进行R质粒体内外消除试验 ;体外消除实验结果表明 ,黄芩甙对PA16的消除率为 5 .1% ,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 ,也高于EB对照组的结果 ;体内R质粒消除率为 12 .0 % ,明显高于对照组 ;黄芩甙在体内外对铜绿假单胞菌R质粒具有较强的消除作用 ,为其实际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刘克关键李菁华马琳史红艳关显智
关键词:黄芩甙铜绿假单胞菌R质粒中药
人乳头瘤病毒16型E7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2011年
目的:构建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E7基因原核表达载体,观察目的基因的蛋白表达。方法:人工合成HPV16E7基因核苷酸序列,利用特异性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PV16E7基因,并克隆至pGEX-4T1原核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GEX-4T1-HPV16-E7。将其转化到工程菌Rosetta后,经IPTG诱导表达,进行E7-GST融合蛋白的SDS-PAGE分析和Ni 2+-NTA亲和层析纯化。结果:E7基因PCR扩增产物和重组表达质粒的双酶切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均可见300bp的目的基因条带。表达的重组蛋白经SDS-PAGE电泳和纯化后,在相对分子质量约36 000处有特异性表达带,与预期相符。结论:在原核系统中含E7基因的重组质粒可有效表达E7-GST融合蛋白。
徐丽娟温剑平史红艳孙延波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16型聚合酶链式反应原核表达载体
注射头孢菌素头孢他美钠β-内酰胺酶稳定性研究被引量:4
2001年
对新三代头孢他美钠 (cefetamet)对临床分离产酶耐药菌 β 内酰胺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 ,并与头孢噻肟、头孢哌酮、西力欣、凯塞欣等其它 4种头孢菌素做了比较。结果表明头孢他美具有很强的β 内酰胺酶稳定性。在临床分离产酶耐药菌所产 β 内酰胺酶中 ,头孢他美钠表现出与头孢噻肟、西力欣、凯塞欣相似的相对水解率 。
李菁华马琳史红艳关显智
关键词:头孢他美Β-内酰胺酶稳定性头孢菌素
淋病奈瑟菌粘附性质粒的研究被引量:2
2001年
从 1株临床分离的淋病奈瑟菌 (N .gonorrheae,Ng)分别检测出耐氨苄青霉素 (AMPr)及四环素 (TCr)的 2种质粒 (R质粒 ) ,其分子量分别为 2 5 .2Mu和 4.5Mu。进一步研究发现 ,编码TCr 的质粒也编码普通菌毛 ,因而与其粘附性有关。消除此R质粒不但细菌的TCr 消失 ,电镜下观察其菌毛几乎全部消失 ,其粘附性也显著降低 ,故此R质粒也被确认为是粘附性质粒 (Adh质粒 )。
张学英崔英顺肖洋王胜春史红艳关显智
关键词:淋病奈瑟菌质粒
蒙药组方对大鼠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和分泌及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
2016年
目的探讨蒙药组方治疗乳腺增生的机制。方法应用不同浓度蒙药组方刺激体外培养的乳腺上皮细胞,测定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及酪蛋白mRNA表达;建立大鼠乳腺增生模型,检测不同浓度蒙药组方对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结果蒙药组方可有效抑制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其中0.105mg/L组在有效抑制乳腺上皮细胞增殖的基础上,对酪蛋白mRNA表达无抑制作用;0.105g/kg蒙药组方CD4+/CD8+均值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可以促进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能扭转造模过程对机体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结论蒙药组方可有效抑制大鼠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并能促进大鼠细胞免疫功能。
高俊娇郝羽翀王英军史红艳
关键词:乳腺增生细胞免疫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