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波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儿童
  • 1篇旋毛虫
  • 1篇旋毛虫病
  • 1篇血清
  • 1篇血清流行病学
  • 1篇血清学
  • 1篇血清学检测
  • 1篇蛲虫
  • 1篇蛲虫感染
  • 1篇吸虫
  • 1篇吸虫病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 1篇蛔虫
  • 1篇蛔虫感染
  • 1篇弓形虫
  • 1篇弓形虫病
  • 1篇符合率
  • 1篇并殖吸虫
  • 1篇并殖吸虫病

机构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江苏省寄生虫...

作者

  • 3篇许隆祺
  • 3篇周长海
  • 3篇叶波
  • 2篇诸宪祖
  • 2篇党辉
  • 2篇张雪强
  • 1篇王聚君
  • 1篇孙凤华
  • 1篇陈颖丹
  • 1篇袁忠英
  • 1篇钱宜新

传媒

  • 1篇中国寄生虫病...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儿童手部清洁卫生与蛲虫感染的关系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 探讨儿童手部清洁卫生与蛲虫感染之间的关系。 方法 实验组开展洗手活动 ,对照组不开展洗手活动。 1年中每 2个月用透明胶纸肛周拭擦法 ,连检 3d,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中 ,试验前蛲虫感染阴性者 ,每次复查的新感染率 ;试验前蛲虫感染阳性驱虫半月后复查转阴者 ,每次复查的再感染率。 结果 每 2个月复查 1次 ,按每次复查累计计算的新感染率、再感染率和合计感染率 ,都是实验组低于对照组 ,其中再感染率和合计感染率从第 4个月起 ,新感染率从第 8个月起 ,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 ( P<0 .0 5或 P<0 .0 0 1)。 1年后复查 ,蛲虫感染率实验组为 14.5 1% ,比项目前的 33.5 0 %下降了 5 6 .6 9% ;对照组为 34.93% ,比项目前的 2 1.74%上升了 6 0 .6 7%。 结论 每日用香皂洗手保持手部清洁卫生 ,可以显著降低蛲虫感染率。
许隆祺肖华东郑秀香周长海张雪强叶波张文玲付洁平兰水根党辉诸宪祖黄世兰
关键词:蛲虫
儿童手部清洁卫生与蛔虫感染的关系被引量:8
2001年
目的 探讨儿童手部清洁卫生与蛔虫感染之间关系。 方法 基线调查中所有蛔虫感染者均予一次性驱虫治疗。实验组开展洗手活动 ,对照组不开展洗手活动。 1年中每 2个月用加藤 (Kato)厚涂片法检查受试者粪便 1次 ,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中 ,试验前蛔虫感染阴性者 ,每次复查的新感染率 (即两组新感染率比较 ) ;试验前蛔虫感染阳性治毕半月复查转阴者 ,每次复查的再感染率 (即两组再感染率比较 )。 结果 每 2个月复查 1次 ,按每次复查累计计算的新感染率与再感染率 ,实验组均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0 1)。 1年后复查 ,蛔虫感染率实验组为 35 2 % ,比项目前的 6 8 3%下降 4 8 5 % ;对照组为 73 7% ,比项目前的 4 1 4 %上升了 78 0 %。 结论 每日用香皂洗手保持手部清洁卫生 ,可以显著降低蛔虫感染率。
许隆祺肖东华周长海张雪强兰水根郑秀香张文玲付洁平叶波党辉诸宪祖黄时兰
关键词:蛔虫儿童
3种寄生虫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质量评价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 对全国弓形虫病、并殖吸虫病和旋毛虫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质量进行评价。方法 用相同试剂盒 ,按统一的操作规范 ,对各地血清检测的全部阳性结果血清和随机抽取的部分阴性血清进行复测。结果 弓形虫病、并殖吸虫病和旋毛虫病 2次检测阳性符合率分别为 79. 17% ,78. 0 8%和 6 9. 2 5 % ,阴性符合率分别为 98. 0 0 % ,96 . 91%和 91 .4 7% ,总符合率 98. 14 % ,97 .2 1%和 92 . 84 % ,Kappe值分别为 0 . 8738,0 . 86 11和 0. 774 4。结论 弓形虫病、并殖吸虫病和旋毛虫病血清 2次检测重现性极好 ,Kappe统计量分析回代结果一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 0 1)。
陈颖丹王聚君袁忠英周长海孙凤华钱宜新叶波许隆祺
关键词:血清学检测弓形虫病并殖吸虫病旋毛虫病符合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