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震世

作品数:48 被引量:129H指数:7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内镜
  • 9篇食管
  • 8篇黏膜
  • 7篇肿瘤
  • 6篇胃癌
  • 5篇粘膜
  • 5篇食管癌
  • 5篇消化道
  • 5篇化道
  • 5篇超声
  • 5篇超声内镜
  • 4篇蛋白
  • 4篇直肠
  • 4篇三叶因子
  • 4篇细胞
  • 4篇免疫
  • 4篇病变
  • 3篇胰腺
  • 3篇三叶因子1
  • 3篇上消化道

机构

  • 43篇厦门大学
  • 5篇厦门市中山医...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挪威卑尔根大...

作者

  • 48篇叶震世
  • 30篇任建林
  • 20篇王琳
  • 19篇陈建民
  • 15篇施华秀
  • 14篇司丽娟
  • 14篇刘明
  • 12篇吴艳环
  • 11篇胡益群
  • 8篇陈立刚
  • 6篇蔡宝英
  • 6篇钟燕
  • 6篇潘金水
  • 6篇林逊汀
  • 5篇林辉
  • 5篇卢雅丕
  • 5篇郭明玉
  • 4篇林振和
  • 4篇钟燕
  • 4篇许立新

传媒

  • 8篇世界华人消化...
  • 5篇福建省第十七...
  • 4篇胃肠病学
  • 4篇中华消化杂志
  • 3篇福建医药杂志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华消化内镜...
  • 2篇中华医学会消...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中华腹部疾病...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消化内镜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2008年全...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7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7篇2007
  • 4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3
  • 5篇2001
  • 1篇1997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镜下巨大消化道黏膜缺损联合缝合术被引量:30
2007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巨大消化道黏膜缺损联合缝合术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通过双钳道治疗内镜利用尼龙圈和钛夹技术对消化道黏膜巨大缺损实施联合缝合术,观察其疗效。结果 8例巨大消化道黏膜缺损中6例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后的黏膜缺损,1例为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直肠后壁穿孔,1例为食管癌术后胃壁气管瘘。采用直线式缝合4例,荷包式缝合4例。全部病例均获得满意缝合效果,黏膜缺损闭合,穿孔及瘘口封闭,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内镜下巨大黏膜缺损联合缝合术可行性强,能够有效地防止黏膜切除术后的迟发性出血和穿孔,并可促进黏膜缺损的愈合。
刘明任建林叶震世王琳陈建民施华秀蔡宝英许立新杨柳珠吕苗陈丽娟
关键词:内窥镜检查黏膜缺损
金属钛夹夹闭预防结直肠粗蒂大息肉内镜电切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金属钛夹夹闭对结直肠粗蒂大息肉内镜电切术中及术后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本科85例患者共92枚粗蒂大息肉内镜下高频电切除的患者资料,将其分为二组,一组为钛夹组,先予金属钛夹夹闭息肉基底后再行高频电切除.另一组...
叶震世陈健民司丽娟王琳胡益群蔡宝英卢雅丕任建林
关键词:金属钛夹术后出血
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2016年
背景: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一类临床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漏诊。目的:探讨DILI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并确诊的DILI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并探讨临床特征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DILI患者51例,男女比例为1∶1.32,平均年龄(50.6±17.9)岁,其中60岁及以上人群占比最高(43.1%)。肝细胞损伤型为主要肝损伤类型(84.3%)。引起DILI最常见的药物依次为中草药、心血管系统药以及激素和内分泌代谢药,分别占51.0%、19.6%和9.8%。患者合并的基础疾病涵盖全身多个系统。DILI临床表现不典型,实验室检查亦缺乏特异性,5.9%的患者自身抗体阳性。大部分DILI患者预后较好,治愈率和好转率分别为21.6%和66.7%,死亡率为5.9%,死因均为肝衰竭。患者入院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水平和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与预后显著相关(P<0.05)。结论:DILI好发于老年人群,中草药的不规范使用可能是导致其发生的重要因素。DILI临床表现不典型,大部分患者预后较好。入院时ALT、AST、TBIL、白蛋白水平和PT、INR与预后密切相关。
周静平周飞陈美娅陈立刚潘金水叶震世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中草药预后
外放射对中晚期食管癌支架治疗的影响被引量:15
2001年
目的探讨外放射对中晚期食管癌支架治疗的影响。方法 73例不能切除或拒绝手术治疗的中晚期食管癌合并严重狭窄患者分为两组, A组患者先行内镜支架扩张,术后辅以腔内放疗和热疗; B组患者先接受 6000- 7000rad的外放射治疗, 3- 6个月后行内镜下的支架扩张与腔内放射和热疗。结果 A组 42例,支架均一次顺利成功置入,成功率为 100%,术后并发症少。 B组 31例支架置入成功率为 29%,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包括术后大出血,持续严重胸痛,食管气管漏,支架扩张不良和支架移位再狭窄。结论外放射治疗明显降低食管癌患者支架置入的成功率,术后并发症更多见更严重。
锺燕吴艳环叶震世郭明玉蔡志萍陈凌
关键词:食管癌中晚期
胃黏液屏障与胃黏膜保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05年
胃黏液屏障是指覆盖于胃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的一层连续性凝胶层,由糖蛋白、水、电解质、肽以及脂类组成.胃黏液凝胶层呈一定的厚度变化,黏蛋白多聚结构稳定,具有较高的黏滞性和水不溶性.能不断更新,处于分泌和降解的动态平衡之中.作为胃黏膜保护的第一道屏障,胃黏液凝胶层具有润滑作用,拮抗H+逆弥散和消化酶的消化作用,参与对损伤因子的防御和损伤后修复.其独特的生理特征和生理作用在胃黏膜保护中起重要的作用.
叶震世任建林
关键词:胃黏液胃黏膜保护
直肠癌扩大根治术同时腹控植物神经保留术的临床开发与研究
刘忠臣王效民吴艳环庄维纯刘平果张百萌叶震世刘晓东钟燕王盛乾
直肠癌最常见的流水作业化道恶性肿瘤,主要的转移途径为淋巴结转移,病人的生存时间主要取决于手术的彻底性,传统根治手术根治性差,局部复发率高。该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在扩大根治的同时能够保留相关的腹腔植物神经丛,减少了手术的...
关键词:
关键词:手术直肠癌自主神经
缺氧诱导胃癌细胞SGC-7901中三叶因子3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相互关系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在缺氧条件下胃癌细胞SGC-7901中三叶因子3(TFF3)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缺氧诱导因子(HIF—1a)的相互关系,了解TFF3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氯化钴(CoCl2)构建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缺氧模型。运用携带靶向干扰人类TFF3的pU6-siTFF3和pU6-mock分别转染胃癌细胞株SGC-7901,以嘌呤霉素为筛选药物,建立稳定特异性抑制TFF3的胃癌细胞株。在缺氧环境和常氧环境下培养胃癌细胞株SGC-7901和靶向干扰TFF3后的胃癌细胞株SGC-7901,运用定量PCR、ELISA和Western印迹分析等方法分别测定其TFF3、HIF-1a和VEGF的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运用免疫荧光法观察在缺氧环境和常氧环境下胃癌细胞株SGC-7901中TFF3、HIF-1a的分布及表达量。结果CoCl2缺氧处理能诱导胃癌细胞株SGC-7901中HIF-1d、TFF3和VEGFmRNA表达量上升(分别为33.4±1.8、14.8±1.1和15.1±1.2)。稳定干扰TFF3的SGC-7901细胞在缺氧诱导下能下调VEGF和HIF-1蛋白的表达。结论TFF3介导调节了缺氧条件下VEGF和HIF-1的表达,TFF3有可能是潜在的抗血管生成胃癌治疗靶点。
黄庆文韩佳王琳叶震世巴亚斯古楞任建林
关键词:重组蛋白质类缺氧
TFF1在正常及损伤胃黏膜中的表达改变被引量:14
2003年
目的:通过观察 TFF1在人消化性溃疡及阿司匹林诱导的兔胃溃疡中的表达,探讨 TFF1在胃黏膜保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正常及消化性溃疡患者、正常及阿司匹林诱导的兔胃溃疡模型中胃黏膜 TFF1的表达,通过图像分析软件分析其阳性信号平均光密度值了解其表达情况.结果:(1)消化性溃疡患者胃黏膜中 TFF1的表达高于正常胃黏膜(P<0.01);其中,多发/复合性溃疡表达高于单发消化性溃疡(P<0.05).(2)阿司匹林诱导的兔胃溃疡周围黏膜TFF1表达高于正常兔胃黏膜(P<0.05).结论:TFF1于在人消化性溃疡及药物诱导的兔胃溃疡中的表达较正常升高,提示其在胃黏膜保护及上皮重建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任建林卢雅丕王琳陈建民施华秀叶震世吴艳环钟燕林逊汀林辉潘金水罗金燕
关键词:胃黏膜胃溃疡免疫组织化学阿司匹林三叶肽
内镜下巨大消化道黏膜缺损联合缝合术
目的探讨内镜下巨大消化道黏膜缺损联合缝合术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通过双通道治疗内镜利用尼龙套圈和钛夹技术对消化道黏膜缺损实施联合缝合术。结果 5例为 EMR 后的黏膜缺损,1例为 ESD 后直肠后壁穿孔,1例为食管癌术后胃...
刘明任建林叶震世王琳陈建民施华秀蔡宝英许立新杨柳珠吕苗蔡志萍
关键词:缝合术黏膜缺损消化道
文献传递
Pokemon蛋白在肝癌HepG2细胞中的促增殖、侵袭功能研究及GST--Pokemon融合蛋白的纯化
叶震世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