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司艳辉

作品数:22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肇庆市科技创新计划项目广东省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计划项目广东省肇庆市科技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细胞
  • 6篇白血
  • 6篇白血病
  • 5篇化疗
  • 5篇急性
  • 4篇动脉
  • 4篇动脉粥样硬化
  • 4篇白血病患者
  • 4篇病患
  • 3篇血清
  • 3篇胰岛
  • 3篇胰岛素
  • 3篇胰岛素分泌
  • 3篇淋巴
  • 2篇蛋白
  • 2篇凋亡
  • 2篇信号
  • 2篇信号通路
  • 2篇真菌感染
  • 2篇人粒细胞

机构

  • 22篇肇庆市第一人...
  • 3篇肇庆医学高等...

作者

  • 22篇司艳辉
  • 15篇王洋洋
  • 10篇李海珠
  • 10篇陈立强
  • 9篇梁洁玲
  • 5篇黄鹏程
  • 3篇梁月雄
  • 3篇李冰
  • 3篇林德健
  • 2篇伍华颖
  • 1篇李刚
  • 1篇黄晓佳
  • 1篇林璐
  • 1篇黄鹏程
  • 1篇李冰

传媒

  • 5篇黑龙江医学
  • 3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抗感染药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内科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医学检验与临...
  • 1篇北方药学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糖皮质激素联合白细胞介素-11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白细胞介素-11治疗PIT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1例PITP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差异分组,其中60例予以泼尼松1mg/(kg.d)治疗设为对照组,其余61例予以泼尼松1mg/(kg.d)联合白细胞介素-11治疗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疗效与副作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血小板数峰值与达峰值指数均较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组间起效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对治疗均较耐受,未见1例存在精神症状及严重的肝肾功能受损。结论:PITP临床应用泼尼松1mg/(kg.d)联合白细胞介素-11治疗,疗效确切且安全,有临床推广价值。
李冰黄鹏程司艳辉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白细胞介素-11
血清G-CSF和IL-11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大剂量化疗感染和出血的关系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血清粒系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和白介素11(Interleukin 11,IL-11)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大剂量化疗感染和出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32例,患者均行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3个月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G-CSF和IL-11水平,统计化疗期间和化疗后1个月内患者感染和出血情况,分析患者血清G-CSF和IL-11水平与其感染率和出血率的关系。结果:患者治疗后的血清G-CSF和IL-11水平均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2例患者在化疗期间和化疗1个月内感染率为37.50%(12/32),出血率为50.00%(16/32)。未感染患者化疗前后的血清G-CSF和IL-11水平均高于感染患者(P<0.05);未出血患者化疗前后的血清G-CSF和IL-11水平均高于出血患者(P<0.05)。Spearman无条件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化疗后患者血清G-CSF与其感染率和出血率均呈负相关(r=-0.892、-0.815,P=0.000、0.002);化疗后IL-11水平与其感染率和出血率均呈负相关(r=-0.793、-0.762,P=0.013、0.018)。结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患者血清G-CSF和IL-11水平与其感染和出血的发生密切相关,可作为其感染和出血评估的参考指标。
梁月雄黄鹏程李冰林薇司艳辉林璐
关键词:粒系集落刺激因子白介素1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出血
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对INS-1细胞cAMP生成与胰岛素分泌的影响
2014年
目的了解葡萄糖对INS-1细胞cAMP生成与胰岛素分泌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2.8、7.5、15mmol/L)刺激INS-1细胞,作用30min后用ELISA方法检测cAMP与胰岛素的变化情况。结果葡萄糖浓度的提高对INS-1细胞cAMP生成与胰岛素分泌有明显的刺激作用(P〈0.05),且表现出一定的浓度相关性。结论葡萄糖浓度提高能诱导INS-1细胞cAMP生成及促进其胰岛素分泌功能。
陈立强王洋洋司艳辉梁洁玲李海珠林德健李刚
关键词:葡萄糖环磷酸腺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第二信使胰岛素分泌
三氧化二砷与沙利度胺联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效果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与沙利度胺联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沙利度胺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三氧化二砷联合沙利度胺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用药前和用药后2个月患者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前的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均与对照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用药两个月后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氧化二砷与沙利度胺联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单一使用沙利度胺,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并提高患者的身体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的推广与应用。
黄鹏程司艳辉莫淑宜
关键词:三氧化二砷沙利度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联合用药
囊泡膜核苷酸转运体在核苷酸囊泡转运机制的研究进展
2017年
核苷酸在细胞内的运输不能自由穿过细胞膜,其储存与运输必须以囊泡运输的方式进行跨膜转运,当囊泡与胞膜融合时将核苷酸等内容物质释放到细胞外[1]。要探讨细胞外核苷酸/核苷激发的信号通路,就必须要理解三磷酸腺苷(ATP)和其他核酸是如何从细胞内释放出来的,而这也是生理学上的一个重要问题[2];自从囊泡膜核苷酸转运体(vesicular nucleotide transporter,VNUT)被发现,其就作为ATP转运的关键因子而被广泛关注[3];
陈立强王洋洋司艳辉梁洁玲李海珠
关键词:三磷酸腺苷
2型糖尿病胰腺beta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9年
2型糖尿病由于病因复杂导致治疗难度加大,并且在疾病过程中由于胰腺beta细胞的凋亡是导致病情加重的重要因素,如何抑制胰腺beta细胞凋亡是糖尿病治疗中的一个难题;因此,本文针对2型糖尿病胰腺beta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糖尿病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陈立强王洋洋司艳辉伍华颖林德健
关键词:2型糖尿病凋亡胰岛素分泌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血清骨桥蛋白和VEGF水平与其化疗敏感性和复发的相关性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血清骨桥蛋白(OP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其化疗敏感性和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常规进行化疗,检测比较化疗前、化疗1个疗程以及化疗2个疗程的OPN和VEGF水平,并随访观察至少1年。评价患者化疗敏感性并统计其随访期间复发率。分析其血清OPN和VEGF水平与其化疗敏感性和复发的关系以及其联合预测其复发的价值。结果与化疗前比较,患者化疗1个疗程以及化疗2个疗程的血清OPN和VEGF水平均降低;与化疗1个疗程比较,患者化疗2个疗程的血清OPN和VEGF水平均降低(P<0.05)。患者总缓解率为69.35%,随访期间复发率为29.03%。与缓解患者比较,未缓解患者化疗前后的血清OPN和VEGF水平均更高(P<0.05)。与无复发患者比较,复发患者化疗前后的血清OPN和VEGF水平均更高(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急性髓系白血病血清OPN和VEGF水平与其化疗缓解率呈负相关(r=-0.782、-0.858,P<0.05),与其复发率呈正相关(r=0.822、0.896,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前后血清OPN和VEGF水平联合预测其复发的价值良好,其中以化疗2个疗程血清OPN和VEGF水平联合预测其复发的价值最优。结论急性髓系白血病血清OPN和VEGF水平与其化疗敏感性和复发均密切相关且联合预测其复发的价值良好,可能作为其化疗敏感性和复发评估的参考指标。
梁月雄黄鹏程李冰司艳辉莫淑宜朱海峰
关键词:骨桥蛋白化疗敏感性复发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减少的研究
2023年
针对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 rhG-CSF)治疗急性白血病(AL)化疗后粒细胞减少的效果展开分析。方法 选择2019年11月至2022年11月在我科进行巩固化疗的6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hG-CSF,研究组使用PEG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比较两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白细胞计数(WBC)恢复时间,以及ANC降低发生率、感染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ANC和WBC的恢复时间显著缩短(P<0.05);研究组ANC降低发生率、感染发生率、骨骼肌肉疼痛发生率、腹泻发生率、神经毒性发生率、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的多形核白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结论 PEG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用于急性白血病的巩固化疗,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司艳辉梁月雄林小峯黄鹏程莫淑宜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粒细胞减少
MST/Hippo信号通路分子机制与肿瘤细胞凋亡
2019年
最新研究显示MST/Hippo信号通路与生物进化及发育功能息息相关,包括基因调控和基因表达,以及不同细胞信号通路之间的各种蛋白信号分子的联合,诱导细胞代谢及细胞增殖和凋亡等作用。在此,本文主要对MST/Hippo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及其与肿瘤形成关系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旨在了解MST/Hippo信号通路及该通路的核心蛋白元件在细胞增殖与凋亡中发挥的作用,及该机制在人类肿瘤形成中的调节机制。
陈立强王洋洋司艳辉伍华颖林德健
关键词:MST细胞凋亡
促炎症机制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7年
动脉粥样硬化是由于机体脂质和胆固醇含量增加,打破机体的脂肪代谢平衡。过量的脂类被巨噬细胞吞噬并形成泡沫化,泡沫细胞会沉积在动脉血管从而形成动脉斑块,导致血管硬化而血压增高,严重者可导致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研究表明促炎症机制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叙述免疫细胞及其促炎症机制在粥样硬化形成中的角色,为粥样硬化的治疗和研究提供新的思路,特别是在免疫细胞功能和细胞在促炎症机制的细胞信号通路的中,共刺激和共抑制因子所发挥的作用进行讲述,为对该类细胞因子针对性的治疗和药物开发提供有价值的素材。
梁洁玲王洋洋司艳辉李海珠陈立强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免疫细胞细胞信号通路动脉斑块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