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标

作品数:60 被引量:406H指数:10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7篇文化科学
  • 4篇哲学宗教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3篇教学
  • 17篇教育
  • 13篇教师
  • 12篇课程
  • 8篇教学论
  • 7篇新课程改革
  • 7篇课程改革
  • 6篇学制
  • 6篇教学制度
  • 6篇教学论研究
  • 5篇课堂
  • 5篇基础教育
  • 4篇社会
  • 4篇文化
  • 4篇民主
  • 3篇心态
  • 3篇农村
  • 3篇农村教育
  • 3篇文化建设
  • 3篇消极

机构

  • 52篇山东师范大学
  • 6篇山东体育学院
  • 6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教育学会
  • 1篇乐山师范学院
  • 1篇山东省教育厅

作者

  • 58篇吉标
  • 6篇郭方玲
  • 5篇徐继存
  • 3篇滕瀚
  • 2篇张莉
  • 2篇车丽娜
  • 2篇孙宽宁
  • 1篇房林玉
  • 1篇潘光文
  • 1篇崔庆五
  • 1篇刘芳
  • 1篇高艳
  • 1篇李森
  • 1篇王坦

传媒

  • 5篇当代教育科学
  • 3篇教育理论与实...
  • 3篇教育导刊(上...
  • 2篇教育科学
  • 2篇西南师范大学...
  • 2篇课程.教材....
  • 2篇中国教育学刊
  • 2篇天津市教科院...
  • 2篇西南大学学报...
  • 2篇教育科学文摘
  • 2篇课程教学研究
  • 1篇教育与职业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教育发展研究
  • 1篇教育探索
  • 1篇教学研究
  • 1篇职业技术教育
  • 1篇北京教育(普...
  • 1篇教育研究
  • 1篇西北师大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7
  • 7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7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8
  • 7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课程实施:理解、对话与意义建构——一种建构取向的课程实施观被引量:55
2005年
课程实施是现代课程论研究的重要领域。随着课程观的转向,课程实施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在新的理论视角下,课程实施过程越来越被认为是一个理解的过程,一个对话的过程和一个知识与意义建构和生成的过程。
吉标吴霞
关键词:课程实施
20世纪上半叶我国教学法专家群体画像
2016年
20世纪上半叶,教育学科在中国获得极大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教育学者。其中也有一批专注于教学法研究的专家,他们天资聪颖,学养深厚,中西兼修,游历识广。在动荡不安的岁月中,他们教职多变,履历丰富,既在高等院校从事教学法研究和教学工作,传授西方先进教学思想,同时也担任过中小学教员,编写中小学教材,推进教学法的本土创新。他们知行合一,淡泊名利,德高品洁,其学问与品行为后人所敬仰。
吉标
关键词:教学法
走向新课程改革的纵深:教学的制度重建
2011年
如果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措施不能落实到制度层面,改革就很难取得最终成功。教学制度是对教学活动的制度安排,它是由教学规则及其实施体系组合而成的。在学校情境中,教学规则既有正式的,也有非正式的。当前,教学制度改革和重建已经成为当前的课程改革的一项紧迫任务,一个刻不容缓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教学制度重建的关键一环,就是首先要对现有教学规则进行重新审视、批判和重建。
吉标
关键词:教学
学校“文化建设”何以可能?被引量:3
2007年
在当前学校变革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中,文化问题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提升改造和建设新的学校文化成为很多学校的重要目标。但仔细考察当前的学校“文化建设”,不难发现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一种是“口号式”的文化建设。通常只是打一个条幅、喊一声口号、贴两条标语,表面轰轰烈烈,有文化建设之名而无文化建设之实,这与其说是进行文化建设,不如说是自欺欺人的“作秀”行为。另一种可称为“庸俗的文化建设”。
吉标
关键词:文化建设新课程改革文化问题学校文化
教学制度的结构考察被引量:1
2012年
教学制度是对教学生活的制度安排,主要由不同层次的教学规则构成。教学规则有正式的,也有非正式的。学校教学常规和课堂纪律体现了核心的教学价值观念,反映了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准则、规范和要求,它们是正式的教学规则。非正式教学规则主要体现为教师的教学习惯和课堂仪式。教师的教学习惯往往隐藏在教师的观念背后,是无意识的、"没过脑子"的,但却深深地影响甚至决定着教师的教学行为。课堂仪式也是一种课堂"潜规则",它对教学活动和师生的课堂行为也具有同样的约束力。
吉标
关键词:教学制度教学习惯
课堂教学中的“管理主义”倾向思考被引量:1
2012年
所谓课堂教学中的"管理主义",就是指将作为保证课堂教学秩序基本手段的课堂管理绝对化,甚至把这种管理手段本身变成目的,从而遗忘了教学本来的目的。当前,课堂教学中的"管理主义"倾向已经成为禁锢学生课堂参与的重要障碍,成为课堂走向解放的重要羁绊。要想彻底消除课堂教学中的"管理主义"倾向,就需要我们对自己的教学观念进行反思和重建,对自己习惯化的教学行为进行批判和改造。
吉标郭方玲
关键词:课堂教学管理主义
论教学生活中的暴力
2011年
在教学生活中,教师被赋予一定权力来管理学生、维持课堂秩序和组织教学活动。这种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如果教师滥用赋予自身的合法权力,就很容易导致暴力的产生。教学生活中的暴力建立在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之上,它给学生造成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它会压制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参与意识,造成学生的双重人格并泯灭学生的个体尊严。在当今时代背景下,要消除教学生活中的暴力,就必须"多管齐下":既需要教师对自身的权力欲望保持警惕和克制,也需要靠教师养成民主的素养,更需要通过加强学校制度建设,用制度规范来约束教师权力的滥用。
吉标
关键词:教学生活暴力民主
课堂教学改革的三重突围
2013年
教学改革是一个复杂、整体的系统,这一系统中有很多变量会影响和制约着教学改革的进程。其中,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教学制度是最关键的要素。
吉标
关键词:课堂教学改革突围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教学制度多变量
中国村落小学的百年兴衰被引量:12
2012年
村落小学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兴起至今已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清末最后十年时间里,在政府、教会和民间三股力量的扶持与推动下,新式小学在广大乡村开始兴办。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乡村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村落中兴办新式小学的热情愈益高涨,办学规模也日益扩大。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政府极力倡导和鼓励群众办学,依靠集体力量,自力更生,兴建了大量的"民办小学"(村办小学)。"文革"十年中,农村小学急剧扩张,几乎实现"村村有小学",数量达到了中国历史最高峰。改革开放之后至今,村落小学在调整中发展,数量逐步减少,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进行大规模教育布局调整,大量村落小学撤并,数量急剧减少。
吉标
关键词:兴衰
教学制度的现代品性探析被引量:8
2011年
教学制度是对教学生活的制度安排,是由一套规范教学活动的普遍的、稳定的规则体系构成的。教学活动的育人性质,决定了教学制度与其他社会制度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一项制度之所以有资格被称为教学制度,这是由教学活动的特性决定的。现代教育理念下,教学制度具有科学性、伦理性、价值性和文化制约性等特点。
吉标
关键词:教学教学制度伦理性价值性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