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士楠
- 作品数:67 被引量:269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哲学宗教更多>>
- 用KLATT合成器合成汉语的初步研究
- 本文简要介绍KLSYN88合成器的特点,和利用它合成汉语男声、女声、童声的初步结果.
- 吕士楠周同春谢咏圭
- 文献传递
- 汉语语调降阶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1
- 2007年
- 采用设计特定声调组合的实验室语句的方法,研究了汉语普通话语调降阶的规律。结果发现,在普通话语调中,同样存在自动降阶和非自动降阶两种音高现象。在有低音介入的非自动降阶中,低音对后音节音域的影响表现在使音域上限降低,音域的下限保持不变;因此汉语中的降阶是语调高音特征的表现;低音特征声调会使低音后的高音发生正向降低和低音前高音的逆向提高,并且这两种作用是可以相互包容的。在自动降阶中,高音线的下降趋势是线性的,它受重音位置及重读程度的影响,在发音人中有较大差异。与已有的其他语言降阶研究的结果相比,汉语的降阶率不是固定的,且降阶的作用范围并不只局限于同低音相邻的音节。
- 黄贤军杨玉芳吕士楠
- 关键词:降阶汉语非自动高音音域声调
- TTS技术的发展和展望
- 吕士楠张连毅林凡
- 一种高清晰度、高自然度的汉语文语转换系统被引量:9
- 1996年
- 以基音同步叠加技术为基础,以汉语单音节为合成单元,有一包含词调模式、重音模式和句调模式的韵律规则库的汉语文语转换系统,可合成出高清晰度和高自然度的汉语语音。研究表明,影响汉语合成语音的自然度的主要因素是音高和音强随时间的变化、各音节的音长分布以及音节间的协同发音,其中以音高和音长的影响最为显著。时域基音同步叠加技术提供了一种在时域改变语音波形的音高和音长的方法,从而使在用波形拼接法合成汉语时,进行词一级和句一级的韵律调节成为可能。对新闻广播语言的声学特征的分析,为建立汉语合成的韵律调节规则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介绍新的汉语文语转换系统的结构及流程、对广播语言韵律特征的初步研究结果、汉语合成规则及合成系统语音质量的评测结果。
- 初敏吕士楠
- 关键词:汉语文语转换系统语音合成清晰度
- 普通话四音节韵律词的时长分析被引量:12
- 2007年
- 本文对普通话四音节韵律词在实际语流中的时长表现进行了研究,主要考察了停延边界、组合结构和句法结构对普通话四音节词中各音节时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停延边界主要对四音节词中第四音节的时长产生影响;组合结构主要对第二和第三音节的时长分布产生影响;句法结构的不同主要影响第二音节的时长,第二音节时长的变化体现了不同句法结构内部结合的紧密程度。
- 邓丹石锋吕士楠
- 关键词:时长停延句法结构
- TTS技术的发展和展望
- 在过去的20年中,TTS技术有了突破性的发展.本文简要介绍它的发展历程,对汉语TTS发展作一个历史性的回顾,对其现状和今后的发展提出个人的几点看法.
- 吕士楠张连毅林凡
- 文献传递
- 利用波形基音同步叠加拼接技术合成汉语的研究
- 波形基音同步叠加技术提供了—种在时城改变语音波形的基频和时长的方法,从而使在用波形拼接法合成汉语时,进行语义词一级和句子级的韵律调节成为可能。以基音同步叠加技术为基础,以汉语单音节为合成单元,有一个较完整的韵律规则库的汉...
- 初敏吕士楠陆亚民
- 关键词:汉语
- 文献传递
- 普通话合成语音评估方法研究
- 本研究的目的是:针对目前汉语普通话TTS系统的现状,尝试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本文通过对北京捷通华声语音技术有限公司大小不同的两个普通话TTS系统的评测,进一步探讨MOS主观评测的可操作方法。研究中,提出严格且操作...
- 鲍怀翘王安红吕士楠郑玉玲
- 文献传递
- 基于大语音库的拼接合成语音特征分析
- 捷通华声TTS是一个多样本、不定长拼接合成系统,以它的合成语音为例分析当前拼接合成语音的特点.比较合成语音和自然语音的异同,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为提高合成语音的自然度,加强语言学处理,和加强汉语韵律特征及音联研究的迫...
- 吕士楠林凡张连毅
- 文献传递
- 汉语语句中重读音节音高变化模式研究被引量:46
- 2002年
- 对汉语重读音节知觉的音高线索及句中重读音节的音高变化模式进行了研究。论文分3部分:重音知觉实验、问答匹配实验和语料库分析。重音知觉实验主要考察了重音知觉的音高线索,主要是高音点、低音点对重音知觉的贡献。重读音节音高变化模式的研究,一方面从发音人的角度,用问答匹配实验,选取/DAO4/为代表音节,设计少量实验句请多位发音人郎读,系统安排/DAO4/在句中的位置,用问句自然地引导/DAO4/重读或非重读,对这两种情况做比较;另一方面从听者的角度,用语料库分析,对一个大规模语料库通过感知实验进行重音和停顿两方面韵律标注,比较标为重和标为轻的音节的音高值。重音知觉实验结果表明,音域平移和高音点提高都是重音知觉的线索,但是高音点的提高对词重音知觉的作用更明显。重读音节音高变化模式的两项研究表明,重读音节的音高在高音线-低音线渐降汉语语调模式上变化,高音点的提高是重读音节音高变化的主要声学表现,低音点的变化更多地受到低音线渐降的限制,变化的幅度不十分明显,而且不足必须提高。高音线-低音线双线语调模型中,高音线起落的变化,前后音节高音点的对比关系表明句中音节的重读程度。
- 王蓓杨玉芳吕士楠
- 关键词:语音汉语语句重读音节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