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源淑
- 作品数:47 被引量:187H指数:8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维拉帕米对牛眼小梁细胞增殖和吞噬功能的影响
- 2003年
- 目的 研究维拉帕米对牛眼小梁细胞 (BTMC)增殖和吞噬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和3 H TDR实验检测 0 0 0 0 1、0 0 0 0 5、0 0 0 1、0 0 0 5、0 0 1、0 0 5、0 1mg/ml 7种质量浓度的维拉帕米对BTMC增殖功能的影响。以乳胶微粒为标记 ,定量检测等于和低于 0 0 1mg/ml维拉帕米对BTMC吞噬功能的影响。结果 低于 0 0 1mg/ml维拉帕米对BTMC增殖功能无抑制作用 (P >0 0 5 ) ,等于或高于 0 0 1mg/ml的维拉帕米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BTMC增殖功能 (P <0 0 5 ) ,其IC50 分别为 0 0 3 2 3mg/ml(MTT)和 0 0 2 5 9mg/ml( 3 H TDR)。 0 0 0 1、0 0 0 5、0 0 1mg/ml维拉帕米可浓度依赖性地促进BTMC的吞噬功能 (P <0 0 5 )。结论 临床应用的 0 12 5 %维拉帕米滴眼剂在房水中的质量浓度为 ( 160 7± 2 72 )ng/ml ,该质量浓度范围不抑制BTMC增殖。选用等于和低于 0 0 1mg/ml作为后续实验的质量浓度。维拉帕米还可通过促进小梁细胞的吞噬功能 ,减少房水外流阻力 。
- 陈飞魏厚仁曾艳彩吕源淑张樱
- 关键词: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维拉帕米小梁细胞增殖
- Genistein对兔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探讨染料木黄酮 (genistein)对体外培养的兔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 genisteinDMSO溶液处理常规培养的第 3代兔晶状体上皮细胞 ,采用细胞计数法以及MTT法检测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12 .5mg·L-1genistein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无显著影响 ,genistein在 2 5mg·L-1可显著抑制体外培养的兔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 ,抑制率为 32 .86 % ,5 0mg·L-1genistein抑制率为 4 9.2 4 % ,10 0mg·L-1genistein抑制作用最强 ,抑制率达 70 .72 % ,且genistein在 2 5~ 10 0mg·L-1其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genistein在浓度≥ 2 5mg·L-1时可显著抑制体外培养的兔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 ,且呈剂量依赖性。提示genistein可能在临床防治后发性白内障中有所帮助。
- 林思勇丁正平吕源淑
- 关键词:染料木黄酮白内障酪氨酸蛋白激酶
- 体外培养的人眼小梁细胞的观察
- 1994年
- 自1986年来,我们共培养99只人眼的小梁组织,原代培养成活率为18.2%,其中供体年龄小于2岁者成活率22.5%;在24h内取材者为27.3%。共传14~16代,细胞生长呈有限性。成活的小梁细胞在第3~7代生长最快,细胞形态与活体小梁细胞相似。研究这些细胞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小梁细胞形态和功能变化的特点。
- 袁莉娅王强魏厚仁吕源淑
- 关键词:体外培养细胞培养小梁
- 人眼筛板细胞体外培养的研究被引量:3
- 1997年
- 目的研究筛板细胞合成细胞外基质的生理与病理,建立筛板细胞培养模型。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对10只人胚眼筛板组织进行体外培养,并利用电镜和免疫组化技术鉴定。结果所培养的细胞呈多角扁平状,核周胞浆内富含颗粒,核相对透明,核仁清楚;细胞表面有微绒毛,核膜周围有异染色质,胞膜附有基底膜及细胞外基质;免疫荧光染色对Ⅰ、Ⅲ、Ⅳ型胶原及纤维连接蛋白,层粘连蛋白呈阳性;对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Ⅷ因子相关抗原呈阴性。以上均符合筛板细胞的特点,此细胞株现已传代至第4代。结论成功地建立筛板细胞体外培养模型,可用于青光眼发病机制的研究。
- 罗贤民魏厚仁刘绍春吕源淑
- 关键词:筛板青光眼
- 丁胺卡那霉素在兔眼玻璃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4
- 1995年
- 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检测丁胺卡那霉素在家兔正常眼、玻璃体切除和眼内炎等6种模型眼玻璃体中的药物动力学。结果表明丁胺卡那霉素在眼内的代谢速率在血-眼屏障和玻璃体受损后加快。从药物动力学的观点,玻璃体切除术用于轻度眼内炎会使眼内药物半衰期缩短,在重度眼内炎则能延长药物在眼内的停留时间。丁胺卡那霉素在眼内的吸收、分布和消除为一级动力学过程。
- 曾水清吕源淑胡椿枝张缨
- 关键词:丁胺卡那霉素药代动力学玻璃体兔眼免疫检测
- Ahmed房水引流物植入术后瘢痕形成的免疫组化研究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 探讨Ahmed房水引流物植入术后瘢痕形成而导致手术失败的原因。设计 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 分为植管组和对照组,植管组为难治性青光眼行Ahmed引流物植入术后,Ⅱ期手术切除的植入物周围瘢痕组织石蜡标本10例,对照组为同年龄段青光眼患者滤过术前剪取的球筋膜组织标本10例。方法 植管组和对照组的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beta1,TGF β1)和Ⅲ型胶原的表达,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植管组和对照组TGF β1和Ⅲ型胶原表达是否存在差异。主要指标 TGF β1和Ⅲ型胶原的表达。结果 植管组TGF β1(平均灰度值为12 9 6 9±3 2 2 )和Ⅲ型胶原(平均灰度值为10 7 75±4 5 4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呈强阳性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t=2 12 7,P =0 0 38和t =3 6 74 ,P =0 0 0 2 )。结论 TGF β1促进Ⅲ型胶原的合成是房水引流物植入术后瘢痕形成的原因之一。
- 熊新春席祖莲张海江吕源淑丁正平胡义珍
- 体外培养牛眼小梁细胞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及其受体蛋白被引量:9
- 2000年
- 目的 从蛋白质水平了解体外培养牛眼小梁细胞是否表达转化生长因子 β(TGF β)及其受体 (TGF βR)。 方法 采用Supervision法对体外培养第 3代牛眼小梁细胞进行TGF β1,TGF βR免疫组化检测。 结果 小梁细胞TGF β ,-β2 和TGF βRⅠ ,RⅡ ,RⅢ免疫组化染色的阳性信号分别位于胞浆内和胞膜上 ,阴性对照未见阳性信号。 结论 牛眼小梁细胞表达TGF β ,TGF βR蛋白。较之猪眼小梁细胞 ,牛眼小梁细胞更适用于今后研究TGF β及其受体与原发开角型青光眼发病学的关系。
- 曹阳魏厚仁富名水麦才铿丁正平吕源淑张缨
- 关键词:小梁网开角型青光眼
- 光谱功率仪的研制和应用被引量:2
- 1992年
- 作者们研制了一种便于生产现场应用的可携带的光谱功率仪。经对玻璃和炼钢熔炉火焰、电焊弧光、太阳光和多种照明灯光光源的检测,结果表明其性能良好,精密度较高,克服了不能在生产现场测量光谱的困难,有助于眼光损伤和职业眼病的防护研究。规格:波长范围200~2000nm。波长精度:紫外线区为1nm,可见光区为2nm,红外线区为5nm。辐射功率为10μw/cm^2·10nm^(-1)。
- 胡椿枝吕源淑魏兵汪正权李树山王江安
- 干扰素α-2b作为青光眼滤过术后辅助用药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0
- 1999年
- 目的探讨干扰素α2b(interferonalpha2b,IFNα2b)对结膜下瘢痕形成的抑制作用机理和青光眼滤过术后的应用方式。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检测IFNα2b对体外培养的牛结膜下成纤维细胞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EGF)受体的影响,并用IBAS(imagebiologicalanalysissystem)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观察IFNα2b对36只兔眼结膜下置线引起的瘢痕中胶原含量的影响及18只兔眼小梁切除术后房水蛋白的变化。结果IFNα2b具有减少成纤维细胞表达EGF受体的作用,其量效关系为:Y=2953.8-554.5lgx(r=-0.98,P<0.01)。4.67×105μmol/LIFNα2b不仅能够减少缝线引起的瘢痕中胶原含量的1/2左右,且能显著降低小梁切除术后的房水蛋白浓度。结论IFNα2b可望作为青光眼滤过术后辅助用药,并在诸多方面优于抗代谢类药物。
- 熊新春杜蜀华吕源淑魏厚仁
- 关键词:青光眼滤过术干扰素Α-2B辅助用药
- 光谱功率仪的研制和应用(摘要)
- 1992年
- 光辐射引起某些眼损害,近年已有更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国内对人工光源的光谱波长和辐射强度还缺乏现场检测手段,为此。
- 胡椿枝吕源淑魏兵汪正权李树山王江安
- 关键词:人工光源标准光源炼钢车间初轧弧焊
- 全文增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