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
- 作品数:6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Non-HDL-C和AI对冠心病患者病情的评估价值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探讨非高密度脂蛋白(Non-HDL-C)和粥样动脉硬化指数(AI)评估冠心病病情的临床价值。方法以冠心病患者为病例组(398例),以健康者为对照组(150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并比较不同组别受试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血脂、血糖、Non-HDL-C、AI等指标。结果冠心病组年龄、BMI、血压、甘油三酯、Non-HDL-C、AI等均高于对照组(P<0.05);慢性冠心病组年龄、BMI、收缩压、甘油三酯、TC、LDL-C、HDL-C、空腹血糖、Non-HDL-C、AI等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P<0.05);Non-HDL-C与AI具有正相关关系(r2=0.161 1,P<0.05);Non-HDL-C、AI均与年龄、HDL-C呈负相关,与LDL-C、TC、甘油三酯呈正相关(P<0.05);Non-HDL-C、AI与冠状动脉病变总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Non-DHL-C和A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Non-DHL-C和AI水平越高,冠心病病变越严重。二者可用于评价冠心病病情严重程度。
- 王秋颖向良浩张伟民吴兴王鲁英
- 关键词:冠心病
- 不同分级高血压患者IMT与Hcy水平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不同分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与Hcy水平的变化以及与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180例,其中1级、2级、3级高血压患者各60例。采用免疫荧光法来测定Hcy的值,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动脉IMT,比较二者在不同组之间的差异以及二者的关系。结果 (1)各组之间的IMT厚度差异显著[F(3,237)=28.12,P<0.01],Hcy值也差异显著[F(3,237)=8.78,P<0.05)],随着血压的升高,IMT厚度逐渐增厚,Hcy水平也呈现出升高的趋势;(2)无斑块组、单发斑块组和多发斑块组之间的Hcy水平差异显著,F(2,178)=19.36,P<0.05,斑块程度越大Hcy值越大;(3)各组的颈动脉IMT与Hcy水平之间的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随着血压升高,颈动脉IMT越厚,Hcy水平则越高,提升了罹患血管疾病的风险。
- 向良浩吴兴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血管斑块
- 甲亢患者治疗前后骨生化指标和骨密度变化的临床探讨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甲亢患者治疗前后骨生化指标和骨密度变化。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接诊的55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其接受常规治疗及131I治疗,设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早期笔者所在医院接诊的54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接受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生化指标及骨密度变化情况。结果:接受不同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91%、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骨密度为(95.36±2.06)g/m2,高于对照组的(74.16±2.05)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a、P、PT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给予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治疗,尤其是131I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骨密度及其骨代谢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吴兴
- 关键词:131I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骨生化指标骨密度
- 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在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选择具有可比性的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胰岛素降糖、降压以及抗凝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分别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24h尿蛋白含量、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以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24h尿蛋白含量及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24h尿蛋白含量及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临床效果显著,且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吴兴
- 关键词:前列地尔贝那普利糖尿病肾病蛋白尿
- 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患者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观察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对老年患者2型糖尿病血糖的影响。方法对采用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观察组,n=40)和诺和灵30R(对照组,n=40)治疗的80例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早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用量、体重指数(BMI)和低血糖事件发生都有明显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的疗效也显著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能较好地控制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的血糖,并且低血糖发生率低,疗效好,是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理想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吴兴
- 关键词:地特胰岛素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血糖
- 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6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omaβ及Homa IR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改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
- 王秋颖王鲁英向良浩张伟民吴兴
- 关键词:胰岛素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