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国忠

作品数:227 被引量:391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核科学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0篇期刊文章
  • 67篇专利
  • 44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2篇化学工程
  • 47篇理学
  • 44篇核科学技术
  • 16篇农业科学
  • 8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机械工程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医药卫生
  • 2篇电气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冶金工程

主题

  • 42篇辐照
  • 41篇丙烯
  • 37篇纤维
  • 37篇接枝
  • 35篇乙烯
  • 34篇离子
  • 29篇聚丙烯
  • 29篇交联
  • 28篇壳聚糖
  • 21篇离子液
  • 21篇离子液体
  • 19篇辐射接枝
  • 17篇四氟乙烯
  • 17篇聚丙烯腈
  • 17篇聚四氟乙烯
  • 17篇聚乙烯
  • 17篇改性
  • 16篇辐射交联
  • 15篇分子量
  • 15篇高分子

机构

  • 225篇中国科学院上...
  • 24篇中国科学院大...
  • 19篇上海科技大学
  • 15篇湘潭大学
  • 10篇中国科学院研...
  • 5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上海大学
  • 4篇安徽师范大学
  • 4篇湖南科技大学
  • 3篇上海海洋大学
  • 3篇嘉善申嘉科技...
  • 2篇广西科技大学
  • 2篇南京理工大学
  • 2篇安徽科技学院
  • 2篇上海理工大学
  • 2篇西南大学
  • 2篇中国原子能科...
  • 2篇中南林业科技...
  • 2篇四川省农业科...
  • 2篇四川省水产学...

作者

  • 227篇吴国忠
  • 63篇王谋华
  • 60篇邢哲
  • 32篇刘伟华
  • 32篇李荣
  • 30篇李晴暖
  • 24篇胡江涛
  • 23篇龙德武
  • 21篇付海英
  • 18篇张文礼
  • 17篇唐忠锋
  • 15篇张明星
  • 14篇钟磊
  • 13篇窦强
  • 11篇曾虹燕
  • 11篇张文发
  • 11篇马红娟
  • 10篇张焕琦
  • 9篇张岚
  • 9篇王明磊

传媒

  • 34篇辐射研究与辐...
  • 9篇核技术
  • 8篇核化学与放射...
  • 7篇高分子材料科...
  • 5篇化工新型材料
  • 5篇有机氟工业
  • 4篇光谱学与光谱...
  • 3篇物理化学学报
  • 2篇高等学校化学...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材料导报
  • 2篇2006全国...
  • 2篇中国核学会2...
  • 1篇功能高分子学...
  • 1篇海洋渔业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高分子学报
  • 1篇Chines...
  • 1篇中国家禽

年份

  • 5篇2023
  • 6篇2022
  • 7篇2021
  • 14篇2020
  • 12篇2019
  • 20篇2018
  • 14篇2017
  • 13篇2016
  • 9篇2015
  • 13篇2014
  • 15篇2013
  • 17篇2012
  • 16篇2011
  • 21篇2010
  • 7篇2009
  • 8篇2008
  • 9篇2007
  • 7篇2006
  • 8篇2005
  • 5篇2004
2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碳纳米管的表面功能化及其纳米空间尺寸效应研究
SWNTs can be functionalized by sec-butyllithium and the resulting CNT carbanion can react with carbon dioxide ...
陈仕谋吴国忠龙德武陈道勇
关键词:碳纳米管改性水溶性辐射接枝
文献传递
CMPO-离子液体体系对Ce^(3+)的萃取被引量:4
2012年
本文研究了CMPO[辛基(苯基)-N,N-二异丁基氨甲酰基甲基氧化膦]溶于疏水性离子液体BmimNTf2(1-丁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亚酰胺盐)和BmimPF6(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对硝酸水溶液体系中Ce3+的萃取行为,详细考察了稀释剂、酸度、金属离子浓度、盐析剂、萃取剂浓度、温度等对萃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离子液体BmimNTf2体系中Ce3+的萃取率远高于BmimPF6体系;硝酸浓度、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大会导致萃取率下降;温度升高萃取率降低;萃取剂CMPO浓度升高萃取率增大;而盐析剂(C=0.001~1 mol.L-1时)对Ce3+的萃取几乎没有影响。萃取机理的推测表明萃取反应形成三配位的配合物,其结构为Ce3+.3CMPO,萃取平衡常数为lgK=6.49,反应焓变为-47.29 kJ.mol-1。
黄磊黄卫付海英吴国忠郭治军吴王锁
关键词:CMPO离子液体萃取
海水提铀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9年
铀作为核工业中最为重要的元素被广泛应用于发电系统核燃料和军事核武器。目前陆地探明的铀矿总量不超过500万吨,人类将关注点转向海水中铀资源的提取。吸附法作为海水提铀中最有前景的方法受到了国内外科学家的关注,包括各种吸附剂的制备,吸附机理的研究,以及真实海水中提取铀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对海水提铀领域中的吸铀材料制备、吸附机理、吸附工艺和海试平台等研究进行了总结。虽然海水提铀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研究,但真实海试实验的结果反映出高效吸附材料制备等一些关键问题仍亟需解决。
敖浚轩徐晓李玉娜吴国忠李晴暖马红娟
关键词:海水提铀
电子束辐照聚醚醚酮薄膜的氧化效应被引量:2
2019年
为了研究辐照气氛中氧气含量对聚醚醚酮(PEEK)薄膜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于室温下分别在空气和氧气气氛中研究了PEEK薄膜的电子束辐射效应。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接触角仪、原子力显微镜、热重分析和万能拉力机,测试了不同氧气含量和不同吸收剂量对PEEK薄膜化学结构、表面性质、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吸收剂量范围内,FTIR谱图中未出现新的红外吸收峰;辐照后薄膜的表面粗糙度增加,静态水接触角随吸收剂量的增加而减小;随着辐照气氛中氧气含量的增加,薄膜热稳定性降低;空气和氧气气氛中辐照样品的断裂应力和断裂伸长率随吸收剂量的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少。
谭海容邢哲刘伟华沈蓉芳吴国忠
关键词:聚醚醚酮电子束
探针分子在离子液体混合体系中的时间分辨研究
以蒽醌(AQ)、杜醌(DQ)、二苯甲酮(BP)等作为探针分子,利用纳秒激光光解技术研究了咪唑型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化磷([bmim][PF]),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化硼([bmim][BF])与乙腈(...
付海英朱光来徐静静邢兆国吴国忠
关键词:离子液体激光光解探针瞬态光谱
文献传递
PTFE的辐射交联及其应用被引量:4
2008年
利用电子束高温辐照PTFE,制备出交联PTFE样。通过红外光谱法(IR)、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DSC)等各种方法研究辐射交联PTFE的性能。结果表明:与未辐照PTFE相比,交联PTFE的透明度明显增加,熔点下降,耐磨性能明显提高。
唐忠锋王谋华吴国忠赵艳凝
关键词:聚四氟乙烯辐射交联
聚四氟乙烯微粉对超临界CO2发泡聚丙烯泡孔结构及性能的改善被引量:4
2019年
通过挤出制备了三种不同聚四氟乙烯微粉(PTFE)含量(1.0%、5.0%、10.0%,质量分数)的聚丙烯/聚四氟乙烯(PP/PTFE)共混物样品,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 2)作为物理发泡剂对样品进行间歇发泡,研究了发泡样品的微观泡孔结构,并分析其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挤出剪切作用下由分散PTFE为原料制造的微粉可以变成具有一定长径比的纤维状,并相互缠结形成网状结构,进而显著增加PP的熔体强度。流变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低频区PP/PTFE复数黏度增强更加明显;制备的PP/PTFE发泡材料具有良好的微孔结构,泡孔均匀性明显改善,且随着PTFE添加量的增加,发泡材料孔径变小(平均值约31 μm),孔密度增加10倍,达到7.4×10^8 cells/cm^3 ,这归因于在发泡过程中PTFE颗粒增强PP异相成核且较高的熔体强度保证了完整泡孔的形成。相比于纯PP泡沫材料,PP/PTFE(1.0%)泡沫具有较大的发泡倍率,发泡倍率可达8倍,拉伸应力从原来6 MPa增加到11 MPa,断裂伸长率从107%增加到230%。
杨晨光赵全张茂江邢哲邢哲
关键词:熔体强度
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的放射化学
熔盐堆的典型特点是液态燃料,燃料均匀溶解和分布在熔盐冷却剂中,并且和冷却剂一起在堆内外循环流动,这种燃料形式使得不停堆进行在线的燃料处理和循环使用成为可能。因此,熔盐堆在燃料可处理性方面具有其他四代堆型所没有的独特的优势...
李晴暖张岚周伟龙德武窦强吴国忠
文献传递
一种银/氯化银参比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银/氯化银参比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参比电极包括一外管、一螺栓、一导电引线棒、一银电极和参比盐;所述外管上设有一个或两个直径为0.1~0.3mm的微孔;所述螺栓和所述外管的材料为氮化硼。本发明的银/氯...
朱铁建郑海洋黄卫龙德武李晴暖吴国忠
文献传递
灭菌剂量下γ射线辐照对环烯烃共聚物的影响及机理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由乙烯和降冰片烯共聚合成的环烯烃共聚物(Cyclic Olefin Copolymer,COC)具有良好的透光性、水蒸气阻隔性,以及生物相容性,适用于医疗器械和药物包装领域。这类COC医疗用品通常采用辐照灭菌来确保生物安全性,然而辐射过程会使分子链断裂产生自由基,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辐射裂解、氧化、变色等现象。因此,探究电离辐射引发的自由基反应导致的COC性能变化对COC医疗用品的辐照灭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辐照灭菌剂量下COC的辐射效应,考察了剂量范围内γ射线对COC的化学结构、自由基信号、玻璃化转变温度、热稳定性、分子量分布、表面性质以及熔融指数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空气中COC经辐照产生的自由基浓度随着吸收剂量增大线性增加;随着吸收剂量的增大,包括羰基、羟基类化合物等辐射氧化产物的平均分子量减小,辐射降解占优势;同时COC表面亲水性增强,熔融指数增加。辐射导致的分子链断裂以及自由基的氧化反应是COC降解的主要原因。
张帆季珎琰沈蓉芳邢哲吴国忠
关键词:环烯烃共聚物辐射降解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