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宝沛
- 作品数:26 被引量:157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隔代亲,外婆为什么得高分?
- 2012年
- 除了父母,很多人都受到过隔代的照料,无论是外公外婆,还是爷爷奶奶,他们都曾经出现在我们童年的生活里,给我们讲故事、买零食。照看和保护着孱弱的我们,尤其是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不过,老人疼爱孩子的程度还是有区别的。那么,在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之中,到底谁是最疼爱我们的老人呢?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 吴宝沛
- 关键词:大学生语文学习阅读知识
- 骗子、女子和票子
- 2016年
- 山东女孩徐玉玉遭遇电信诈骗后离世,这件悲剧引发网络热议。有人说,这骗子太可恨了,该绳之以法。有人说,这女子太可怜了,要能屈能伸,不能太脆弱。也有人说,学校教育有缺陷,只强调书本知识,学生不接触社会,像一群容易受骗的羔羊,随时会挨刀。
- 吴宝沛
- 关键词:骗子诈骗事件预防措施电信诈骗
- 疾病的心理防御:人类如何应对病菌威胁被引量:17
- 2011年
- 病菌和传染病构成的选择压力导致动物进化出了身体免疫以及行为免疫反应。而人类的大脑进化促使他们发展出了最为复杂的行为免疫系统。很早开始,我们就依赖自身的各种行为免疫反应抵抗病菌。当这些疾病抵御机制跟群体生活协同进化之后,我们的很多社会行为和态度都具有了减少疾病感染的功能,它们包括对外群体成员的偏见、歧视,以及对内群体成员的从众、服从。而更高层次的文化差异比如集体主义-个人主义,至少部分原因是要管理与疾病感染有关的风险。本篇综述讨论了与抵御病菌威胁有关的社会行为、态度和其他心理现象。
- 吴宝沛张雷
- 关键词:厌恶社会认知进化心理学
- 择偶与人类嗓音被引量:8
- 2014年
- 本文对择偶与人类嗓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首先,人类具有普遍的异性嗓音偏好:男性偏爱高音调的女性嗓音,女性偏爱低音调的男性嗓音,这种普遍偏好受到一系列跟自身婚配价值有关的因素的调节。其次,人类的嗓音偏好跟嗓音背后的进化意义密切关联:女性化嗓音是女性生育力的线索,而男性化嗓音是男性好基因和好资源的线索。而且,富有吸引力的男性嗓音和女性嗓音能够预测个体的性行为和繁殖成功。再次,富有有吸引力的人类嗓音影响个体的社会认知,对亲密关系的维系也会带来消极影响。最后,我们探讨了未来研究的若干方向:研究基频之外的其他嗓音参数,探讨嗓音偏好的性选择机制、特殊群体的嗓音偏好,以及嗓音偏好与其他认知过程的关系。
- 吴宝沛吴静张雷李璐
- 关键词:择偶音调基频荷尔蒙进化心理学
- 祖辈投资的个体差异:进化心理学的视角被引量:11
- 2013年
- 作为亲代投资的扩展,无论在传统社会还是在现代社会,祖辈投资对于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和社会适应都有重要的意义。不过,不同祖辈对于孙辈的投资程度存在普遍而稳定的个体差异,母系祖辈投资多于父系祖辈,女性祖辈投资多于男性祖辈。这一经典模式符合进化心理学中父性身份不确定性假设和特定性别繁衍策略假设。目前没有可靠证据表明祖辈投资受孙辈性别的影响,这意味着性染色体相关度假设没有得到明确支持。包括祖辈居住距离和父权文化在内的许多因素都会影响祖辈投资的表现。未来祖辈投资个体差异方面的研究,可以从代际冲突的视角进行,明确检验孙辈性别和亲缘线索的影响。
- 吴宝沛朱小琴张雷
- 关键词:进化心理学
- 进化视角下的欺骗者探测:准确性和模块性被引量:2
- 2013年
- 社会交换在人类的群体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不过,个体可能在这一过程中遭到欺骗者的剥削。因此,为了应对社会交换中来自欺骗者的选择压力,人类可能进化出了模块性的欺骗者探测机制,以便有效地识别和对付欺骗者。欺骗者探测具有准确性和模块性的特点。首先,人们可以通过观看视频和评价图片的方式准确识别欺骗者,这种识别的正确性高于随机水平。其次,通过四卡片任务进行的推理研究发现,人们能够迅速有效地找到欺骗者,这一过程具有模块性的特点。再次,在记忆层面,人们对于欺骗者拥有更好的来源记忆,不过这一记忆优势的内在机制尚有争议,领域一般性理论和领域特殊性理论都能解释这一现象。最后,讨论了该领域未来研究的可能方向:探讨欺骗者探测的线索,检验是否存在利他者探测,从跨文化和跨年龄的角度检验社会契约理论,以及运用这一理论对特殊群体进行考察。
- 吴宝沛朱小琴张雷
- 关键词:社会契约理论社会交换模块性进化心理学
- 妒忌:一种带有敌意的社会情绪被引量:35
- 2012年
- 妒忌是个体因为意识到别人拥有自己所缺乏的优势时体验到的一种消极感受,表现为自卑、敌意和怨恨的一种混合情绪,包括特质和状态两种界定角度。相似性、自我相关是妒忌的近因,资源竞争则是妒忌的远因,前扣带皮层、腹侧纹状体和腹中侧前额叶是妒忌加工和识别的相关脑区。妒忌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攻击行为、道德行为、幸灾乐祸、亲社会性以及业绩表现。未来研究可以在善意妒忌、内在机制、进化视角、文化差异等方面进一步扩展。
- 吴宝沛张雷
- 关键词:妒忌嫉妒敌意社会情绪社会比较进化心理学
- 人际取向和移情对社会两难中行为决策的影响
- 我们通过3个研究考察人际取向和移情感受对社会两难中合作行为的影响。人际取向又叫社会价值取向,是指个体对于自己和他人结果分配的特定偏好,这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个体差异,对社会两难中的合作行为具有重要的预测作用。移情感受包括自我...
- 吴宝沛
- 北京地区中小学生价值观的现状调查
- 价值观是指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而形成的对客体有无价值以及价值大小的判断,是个人作出选择和行动的评价尺度,对个人的生活起着重要的指向作用,在个人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关于青少年价值观的研究在国外进行了很多年,一般每五年到十...
- 吴宝沛寇彧
- 关键词:未成年人价值观
- 文献传递
- 无处不在的伤害:二元论视角下的道德判断被引量:11
- 2019年
- 道德二元论认为人际伤害是道德认知的典型模板。道德判断由规范违反、消极情感、感知到的伤害结合产生,并经由二元比较与二元完型,完成从下至上、从上至下的认知加工。道德失声现象的产生源于混淆了主客观伤害;电车难题剥离了道德二元模型,有趣但可能不符合普遍的道德认知;不同领域的道德判断皆可在二元论的框架下得到解释。未来的研究可以考虑:意图与痛苦影响道德判断的实证;跨文化研究的开展;统一认知系统与模块化认知系统的辩证;伤害的人际与非人际划分以及其他相关因素的检验。
- 詹泽吴宝沛
- 关键词:道德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