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涯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重庆师范大学政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中庸
  • 2篇《中庸》
  • 1篇道德
  • 1篇道德自由
  • 1篇新名词
  • 1篇中道
  • 1篇儒家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公德
  • 1篇释义
  • 1篇中庸之道
  • 1篇维度
  • 1篇论争
  • 1篇名词
  • 1篇考问
  • 1篇公德

机构

  • 3篇重庆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吴涯

传媒

  • 1篇语文建设
  • 1篇重庆社会科学
  • 1篇经济研究导刊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中庸》之“中庸”三维度释义被引量:2
2011年
《中庸》之"中庸"持久而深刻,它是以正确性为内在精神,以恰当与适度为标志,以事物整体和谐、实现矛盾协调为目标,是振荡中维持平衡的过程及其"得中"这一瞬间之表象。它具有中庸之道(原则)、中庸之德(品德)、中庸之法(方法)三维度之义:既是哲学范畴,也是伦理学说,并代表了一种思想方法;既是事物运行的客观形态,又是儒家的世界观、人生观,还是"折两用中"的方法论。
吴涯
关键词:中庸中庸之道
道德新名词的价值考问及其启示
2013年
在现代社会转型的时代语境下,人们总在道德焦虑中面临深刻的道德困惑。"委屈奖"是道德宽容还是道德妥协,"次道德"是道德还是不道德,"见义巧为"是道德应然还是道德功利?这些问题都需要在论争、解读与再思考中进行。只有增强道德自信,提高道德自觉,才能走向道德自由。
吴涯
关键词:社会公德道德自由
儒家经典文本《中庸》的中道内涵解读被引量:1
2013年
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的《中庸》,蕴涵着中道内涵。它既是一个哲学范畴,也是一种伦理学说,还代表了一种思想方法 ;它以事物整体的和谐,以实现矛盾的协调统一为目标,成为中国文化的精髓,已经深深渗透到了与中国文化有关的每一个元素和成分之中,成为构成普遍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的核心要素之一。它既是事物运行的客观形态,又是儒家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折两用中"的方法论体现。
吴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