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亚虹
- 作品数:63 被引量:2,371H指数:23
- 供职机构: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理学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机器人产业R&D投入与企业发展——基于与传统机床产业比较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随着企业对智能化改造升级的迫切需求,"机器换人"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将机器人行业作为试验组,机床行业作为参照组,旨在通过机床行业这一传统制造业与高新技术行业机器人企业进行比较分析,探索R&D投入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本文使用2012-2018年中国机器人行业及机床行业面板数据,从企业R&D投入和盈利角度出发,采用混合回归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经济变量与R&D之间的联系及影响程度。研究表明,由于研发投入的持续性及增长性,造成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进行技术迭代,企业盈利会出现先下降,再增长,再下降的趋势,机器人行业相比较于机床行业更难短期内获利,政府相关补贴政策不能解决和推进企业的研发投入。
- 杨雪周亚虹
- 关键词:机床行业R&D投入
- 约束性碳减排与就业——基于企业和地区劳动力变化的考察被引量:19
- 2023年
- 基于企业层面的环境规制强度,本文使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探究“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对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减碳强度的提升,相比非万家企业,该政策通过“规模效应”“要素替代效应”和“技术效应”使得万家企业就业显著下降,表明该政策会降低污染企业就业。但城市层面分析发现该政策对城市工业企业总就业有显著正向影响,呈现出城市层面的就业创造。进一步探究劳动力再配置效应以解释企业和城市层面就业效应的差异发现,企业层面存在万家企业至非万家企业的劳动转移,行业层面就业存在从更为污染的行业向清洁行业的再配置,表明规制促进了行业转型升级。此外,政策实施后,减碳强度提升并未使得企业员工薪酬下降,表明该环境规制没有导致企业将减排治污成本转嫁造成员工福利损失。本文的研究结果能从就业角度为中国环境政策的成本收益分析提供参考。
- 周亚虹杨岚姜帅帅
- 关键词:环境规制碳减排就业
- 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学理意蕴与实践指向
- 2024年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这是自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之后,首次将其提升到“体制机制”的高度进行统筹谋划,足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涵盖了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人才培育、资源配置等经济社会的多领域多方面,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必须通过健全相应的体制机制予以保障。
- 周亚虹郎旭华
- 关键词:实践指向生产力
- 房价影响企业投资吗:理论与实证被引量:47
- 2013年
- 文章首先拓展了Iacoviello(2005)的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房地产价格对企业投资的影响,然后利用2003-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和表外附注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房地产既是企业重要的生产要素,又可作为抵押品帮助企业融资,所以房地产价格通过成本效应和流动性溢价效应影响企业投资行为;而这两种效应的作用方向相反,哪一种效应占主导由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大小决定:当面临的融资约束较大时,房价上涨更可能促进企业投资,反之则反是。文章为基于Iacoviello(2005)框架的我国宏观房地产问题研究提供了直接的微观证据,但同时也发现这一框架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
- 罗时空周亚虹
- 关键词:房地产价格融资约束
- 创投引导基金能否发挥引导作用?--基于企业融资视角的面板数据分析被引量:16
- 2020年
- 实体经济的创新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而创投引导基金是政府从金融上支持创业企业发展的主要抓手。文章利用投中集团CVSource数据库中2006-2018年的融资事件数据,考察了民营创投在引导基金参与创业企业融资前后的参与变化情况,以回答引导基金能否发挥引导民营创投的作用。研究发现:第一,引导基金不仅在参与创业企业融资当轮对民营创投起到了引导作用,更激发了民营创投机构参与企业的后续融资;第二,引导基金在创业企业后续轮次融资中对民营创投的引导作用,依赖于后续融资轮次与引导基金首次参与轮次的时间间隔;第三,与国有管理机构相比,非国有机构管理下的引导基金具有更加明显的引导作用。文章的研究丰富了对创投引导基金作用及机制的认识,为完善引导基金管理提供了参考。
- 边思凯周亚虹
- 关键词:创投引导基金
- 区域联动环境政策是否减少了污染物?——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环境治理的政策评价被引量:2
- 2024年
-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京津冀地区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项重大国家战略对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发展、环境治理、市场一体化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使用包含异质性的面板数据政策评价计量模型,从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的视角,讨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对京津冀地区环境治理的政策效应。研究发现,《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前提下,在环境治理方面呈现出显著的政策效应。在政策实施后第二年,工业二氧化硫的产生总量和排放总量分别减少了25%和14%,单位产生量和单位排放量分别减少了25%和15%。此外,政策效应随距离衰减的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不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文章还进行了模型的交叉验证和稳健性检验,证实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文章的研究为优化完善区域政策、更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借鉴。
- 忻恺张瑞涵朱震宇周亚虹
- 关键词:环境治理
- 绿色金融发展与企业创新被引量:53
- 2023年
- 作为一种能够实现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金融工具,绿色金融在我国绿色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立足于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研究了绿色金融发展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机理,并选取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绿色金融发展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区分专利类型后发现,现阶段绿色金融对企业绿色发明专利没有显著影响,对绿色非发明专利则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绿色创新还处在初期,欠缺知识产权的自主创新。这一结论在考虑潜在的内生性问题与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此外,绿色金融发展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在不同类型企业和地区存在差异,绿色专利创新能够显著提升企业财务绩效。文章厘清了绿色金融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作用及其路径,为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
- 王玉林周亚虹
- 关键词:融资约束
- 环境规制与城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基于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和企业技术升级双视角分析被引量:34
- 2022年
- 本文以“十一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的数据,分别构建了企业、行业和城市层面的数据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法,基于城市制造业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和企业技术升级两个角度,探究环境规制对城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环境规制的具体作用渠道.研究发现:该环境规制政策显著推动了城市制造业转型升级,随着环境规制强度的增加,城市制造业产业清洁度和企业生产率相比政策实施前都得到显著提升.并且,短期内环境规制政策主要是通过调整生产性要素投入对制造业产业清洁度产生影响,尚未形成行业创新驱动.同时,企业技术升级主要依赖于政府补贴的增加,尚未观察到企业创新和资金筹措的变化.本研究对厘清环境规制政策效果,提升城市环境规制执行的内在激励,促进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杨岚周亚虹
- 关键词:环境规制全要素生产率制造业转型升级
- 社会养老保险与我国居民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来自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证据被引量:164
- 2015年
- 本文基于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考察了社会养老保险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拥有社会养老保险会显著提高家庭持有风险金融资产的可能性和风险金融资产比重,边际效应分别达到25%和22%左右。这一结果在控制了家庭的经济水平、人口统计学特征和主观投资风险偏好态度等因素后依旧稳健,一个解释是社会养老保险能有效地降低未来的不确定性。我们进一步分城镇家庭和农村家庭的子样本研究发现,养老保险对家庭风险资产投资的影响在农村很小且统计不显著,这说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养老保障水平和拉动金融消费的作用仍有待提高。
- 宗庆庆刘冲周亚虹
- 关键词:社会养老保险家庭金融
- 科技政策目标协同能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基于科技政策文本大数据的研究
- 2024年
- 科技成果转化能够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重要支撑,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水平离不开科技政策的支持。文章考察了科技政策目标协同对科技成果转移和产业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科技政策目标协同对科技成果转移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主体创新能力提升、转化引导和服务支撑这三类政策目标对科技成果转移具有直接和协同促进作用,对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促进作用则有限;科技政策目标协同通过提升科技中介组织能力和产学研质量,对科技成果转化具有积极影响;在知识吸收能力较弱、国有资本比重较低以及经济一体化水平较高的地区,科技政策目标协同对科技成果转化的促进作用更强。文章的研究深化了对科技政策目标协同对科技成果转化作用的认识,为优化科技政策目标引导、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提供了参考。
- 冯树辉周亚虹
-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文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