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阻塞性
  • 3篇慢性
  • 3篇慢性阻塞性
  • 2篇重度慢性阻塞...
  • 2篇阻塞性肺病
  • 2篇阻塞性肺疾病
  • 2篇吸入
  • 2篇慢性阻塞性肺...
  • 2篇慢性阻塞性肺...
  • 2篇疾病
  • 2篇肺病
  • 2篇肺疾病
  • 1篇地奈德
  • 1篇血清
  • 1篇血清总IGE
  • 1篇血压
  • 1篇液化
  • 1篇引流
  • 1篇引流术
  • 1篇真菌感染

机构

  • 3篇怀化市第三人...
  • 2篇怀化医学高等...
  • 2篇怀化医学高等...
  • 1篇怀化医学高等...
  • 1篇怀化医专附属...
  • 1篇怀化高等医学...
  • 1篇怀化市第二人...

作者

  • 8篇周宏花
  • 5篇周康仕
  • 4篇尹辉明
  • 1篇吴传湘
  • 1篇蒋玉兰
  • 1篇蒋玉兰
  • 1篇杨元敏
  • 1篇钱红
  • 1篇代友华
  • 1篇杨芳
  • 1篇梁建中
  • 1篇薛瑾

传媒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国际呼吸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1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治疗方法,分析其临床特点。方法选取12例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患者做为研究对象,血清学阳性患者(ABPA-S)与伴中心型支气管扩张患者(ABPA-CB)各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应的治疗后,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清总 IgE。结果ABPA-S 组与 ABPA-CB 组在白细胞计数和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占预计值百分比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ABPA-CB 组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血清总 IgE 均要明显高于 ABPA-S 组(P 〈0.05),在1 s 用力呼气量(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中 ABPA-S 组明显高于 ABPA-CB 组(P 〈0.05)。结论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应结合临床分析,对于血清 IgE 升高的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患者考虑可能是早期,或者是侵袭性较弱的时候,可以采用伊曲康唑与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
周康仕周宏花吴传湘薛瑾
关键词: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肺功能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清总IGE
双水平正压和夜间持续气道正压呼吸机序贯治疗重叠综合征合并肺性脑病
2007年
目的探讨双水平正压(BiPAP)和夜间持续气道正压(CPAP)呼吸机序贯治疗重叠综合征并肺性脑病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对20例重叠综合征并肺性脑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BiPAP及夜间CPAP呼吸机序贯治疗持续60的,观察治疗前及治疗60的后症状、血气分析、多导睡眠仪(PSG)监测改善及肺性脑病发生情况。结果20例患者经BiPAP呼吸机治疗前与CPAP治疗前血气分析、PSG监测的变化明显改善(P〈0,01);CPAP治疗前后血气分析、PSG监测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一例再发生肺性脑病。结论BiPAP和夜间CPAP呼吸机序贯治疗重叠综合征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治疗手段。
尹辉明周宏花周康仕蒋玉兰
关键词:连续气道正压通气
噻托溴铵对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态过度充气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 探讨每日一次吸入噻托溴铵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肺动态过度充气的影响。方法实验对象使用信封法COPD稳定期患者40例被随机分入治疗组(噻托溴铵,18μg,1次/d)和对照组(未吸入噻托溴铵),在接受实验药物治疗的当天、治疗后的第48天及第56天分别进行肺功能测定,测定最大深吸气量(IC)和功能残气量(FRC)值各3次,取其最高值以供数据分析;用食道气囊法检测动态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dyn),取8个连续呼吸计算结果的均值作为测定值,在接受实验药物治疗的当天、治疗后的第48天及第56天分别进行测定。结果随机分组的患者人口统计学和基线特征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治疗开始两组FRC、IC、PEEPidyn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8天噻托溴铵组FRC、PEEPidyn值较治疗第0天及对照组下降,IC值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的第56天噻托溴铵组FRC、PEEPidyn值较治疗第0天及对照组进一步下降,IC值进一步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每日一次吸入噻托溴铵一定疗程可一定程度改善稳定期重度COPD肺动态过度充气。
尹辉明周宏花周康仕杨元敏杨芳
关键词:噻托溴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两种不同联合给药方法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治疗的疗效观察
2011年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联合给药方式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患者治疗的疗效。方法:将6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氧疗、抗感染、吸入异丙托溴胺等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经准纳器口吸沙美特罗50μg/氟替卡松500μg,1吸/次,2次/天;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强的松30 mg/d,7~10天后逐渐减量停用,总疗程不超过21天,两组均用盐酸班布特罗10 mg/次,2次/天治疗,均治疗4周,治疗前后根据临床表现、肺功能进行评价,并对两组患者循环血中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水平进行了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病情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与90%,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各项指标FEV1/FVC(%)、FEV1(L)、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CRP水平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血皮质醇水平治疗前后均在正常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AECOPD均有效,且短期(4周)口服强的松与吸入氟替卡松治疗对肾上腺皮质功能均未见影响,临床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钱红尹辉明周康仕周宏花蒋玉兰代友华刘理静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
联合吸入噻托溴铵与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重度COPD患者缓解期疗效的观察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观察联合吸入噻托溴铵与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的疗效。【方法】重度COPD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salmeterol/fluticason,SFC)吸入剂(50μg/500μg),2次/日,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噻托溴铵吸入刺(18μg),1次/日,坚持治疗与观察1年,每3个月进行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调查评分、6分钟步行距离试验(6MD),肺功能测定(FEV1、FEV1占预计值%)及详细观察并记录急性加重的住院次数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6、9、12个月后SGRQ总分减少、6MD距离增加,且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o.05);治疗组9、12个月后sGRQ总分的减少、6MD距离的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9、12个月后FEV1值、FEV1占预计值%均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急性加重住院次数为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副作用。【结论】联合噻托溴与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重度COPD较单纯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效果好,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梁建中尹辉明周康仕周宏花
关键词:消炎药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60例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对照组口服泼尼松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呼吸困难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呼吸困难评分、FEV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能够避免口服糖皮质激素产生的全身不良反应,且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周宏花
关键词:特发性肺纤维化布地奈德泼尼松
抗真菌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真菌感染治疗临床效果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抗真菌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真菌感染患者82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等常规治疗。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未用抗真菌治疗,观察组应用抗真菌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观察其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定期进行痰真菌培养。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死亡病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和病死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抗生素治疗期间应用抗真菌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病死率,临床效果显著。
周宏花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真菌感染
软通道技术-微创血肿穿刺液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体会被引量:41
2010年
目的探讨应用软通道技术-微创血肿穿刺液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对4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据脑出血的量、形态及患者的病情,行软通道技术-微创血肿穿刺液化引流术清除血肿。结果45例患者中,死亡3例,死亡率为6.7%,42例术后10~21d出院。结论应用软通道技术-微创血肿穿刺液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最大限度地清除脑内积血,真正地实现微创,避免或减轻了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住院时间,极大地改善了患者预后。
肖淳文周宏花
关键词:脑出血高血压微创液化引流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