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毛
- 作品数:14 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探析被引量:5
- 2018年
- 在探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时,突破了这一思想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二维论"的认识局限,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既由马克思主义提供理论基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丰富养料,又借鉴了西方进步文化合理要素的"三维论"。比较系统地梳理了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进步文化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直接和间接相关的系列思想理论,从而回答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何而来、为何如此等重大问题,使人们在学习和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 周小毛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论毛泽东的国际洞察力被引量:3
- 2016年
- 毛泽东的国际洞察力是指他分析、判断、预测和解决国际问题以及分辨国际是非的能力和水平,具体地体现在对国际形势的准确判断、对国际格局的科学分析、对国际关系的理性把握和对驾驭方法的灵活运用上。毛泽东的国际洞察力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发挥了巨大指导作用,对于我们在新的国际背景下有效地认知和把握世界仍然具有方法论意义。
- 周小毛
- 关键词:毛泽东
- 全文增补中
- 中国特色社会质量理论与评价指标体系初探被引量:14
- 2011年
- 如何建构出直面中国社会问题、立足中国基本国情与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质量理论,是社会质量研究中国化的重要任务。通过论述中国特色社会质量理论体系及其构成,分析中国特色社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构成,从而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质量理论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路径及意义。
- 周小毛何绍辉杨畅
- 关键词:社会质量
- 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探析
- 2011年
- 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可以概括为:把社会矛盾的正确处理作为提高社会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前提;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建设的目标追求;把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取向;把消除三大差别作为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把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作为提高社会质量与进行社会建设的力量源泉;把协调好一系列重大关系作为提高社会质量与促进社会和谐的主要抓手;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些宝贵思想是提高社会质量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基础。
- 周小毛胡守勇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社会质量和谐社会
- 执政质量:执政研究的一个新视角被引量:2
- 2020年
- 执政质量概念的提出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质量建党、质量强党的理论基础之上。执政质量是评估执政绩效的科学尺度、转变执政方式的根本目标、完善执政过程的价值取向、巩固执政地位的必然选择。站稳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发挥政府和市场两方面作用,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等是衡量执政质量的六个具体标准。新时代提升中国共产党执政质量的基本路径主要包括:优化执政环境、开发和利用执政资源、扩大执政产出、提高执政能力。
- 周小毛
- 关键词:执政执政党
- 新型政府提升社会稳定质量的路径选择被引量:1
- 2017年
- 新型政府在维护社会稳定、提升社会稳定质量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新型政府提升社会稳定质量的路径有很多,应该主要围绕"人"这个关键来研究。偿民愿、用民智、保民安、得民心、谋民利、化民怨、防民情是新型政府提升社会稳定质量的根本路径。
- 周小毛
- 关键词:新型政府社会稳定
- 论社会稳定质量
- 2015年
- 提出并界定社会稳定质量将颠覆传统稳定观的许多理念,有利于调整维稳思路,促进社会稳定。判断社会稳定质量的基本标准是稳定的动态性、相对性、可控性、非强制性、开放性、规范性,社会稳定质量可以以维稳体系、制度供给、机制创新、民生建设、处置能力、心理调适、舆论引导等具体指标所构成的指标体系来衡量。
- 周小毛
- 关键词:社会稳定
- 百年中美关系:回眸与启示被引量:1
- 2018年
- 百年中美关系错综复杂、跌宕起伏,呈现出友好、侵略、正常化的发展逻辑。中美关系受到国际格局、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历史传统多重因素的影响,而国家实力与国家利益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抽掉中美关系之间的种种表象,可以看到,友好与侵略并存、双方与三方交错、合作与冲突同在、激进与底线对峙是带有规律性的表现。中美关系极具复杂性和非确定性,判断、评估、预测中美关系要有历史的眼光、辩证的思维和战略的高度,不能简单化和绝对化。
- 周小毛
- 关键词:社会制度
- 马克思主义内在生命力的来源及特点被引量:7
- 2014年
-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69年后,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近一个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前途与命运紧密相连,并被中国化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自觉而能动地指导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马克思主义能如此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在于自身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而这种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其实践性本质所生发出来的科学性、动态性、开放性及人本性。
- 周小毛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 习近平创新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辩证思维被引量:3
- 2019年
- 唯物辩证法是创新科学理论的思维方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娴熟地运用唯物辩证法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七个统一"体现了习近平创新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辩证思维。把握这些思维,有利于站在理性思维的高度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性、科学性和系统性。
- 周小毛
-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