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雯珺

作品数:7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护理
  • 2篇血压
  • 2篇妊娠
  • 2篇高血压
  • 2篇产妇
  • 1篇心理
  • 1篇心理护理
  • 1篇循证
  • 1篇循证护理
  • 1篇妊娠高血压
  • 1篇妊娠合并
  • 1篇妊娠期
  • 1篇妊娠期高血压
  • 1篇生活质量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患者
  • 1篇术后
  • 1篇术后恢复
  • 1篇葡萄胎
  • 1篇综合护理

机构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无锡市人民医...

作者

  • 6篇周雯珺
  • 4篇柏燕铭
  • 1篇季晔
  • 1篇陈明珠
  • 1篇周湘赟
  • 1篇尤金雅

传媒

  • 3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医疗装备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综合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妊娠结局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妊娠结局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该院收治娠期高血压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统计两组患者子痫发生率、分娩方式、产时及产后抽搐情况、产后出血、产后贫血等情况。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子痫、早产、剖宫产、产时抽搐、产后抽搐、产后出血、产后贫血的发生率均低于常规护理组,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护理后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研究组患者护理后SAS及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环境领域及社会关系领域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方法可以改善妊娠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妊娠结局和生活质量。
朱进美周雯珺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综合护理生活质量
恶性葡萄胎化疗不良反应护理
2013年
目的:探讨恶性葡萄胎化疗不良反应护理方法。方法:采取回顾性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恶性葡萄胎化疗不良反应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通过针对性的护理,所有的患者不良症状均消失或缓解。结论:临床中应针对不同的病情实施护理干预,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柏燕铭周雯珺周湘赟
关键词:恶性葡萄胎护理
循证护理对妊娠高血压产妇临床护理效果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观察和分析循证护理对妊娠合并高血压产妇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一2017年5月在该院产科分娩的妊娠合并高血压产妇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采用循证护理对所有产妇进行回忆性分组,分为常规护理组38例和循证护理组40例,两组产妇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监测所有产妇妊娠、分娩时及分娩后的各项指标,并评价产妇护理前后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情况,产妇出院时对护理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循证护理组产妇出血量、产后2h内出血。、早产、阴道分娩、剖宫产、感染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产妇护理后SAS及SDS评分与护理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产妇护理后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循证护理组产妇护理后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环境领域及社会关系领域评分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循证护理组产妇满意度评分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对妊娠合并高血压产妇具有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可减少出血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产妇生活质量。
季晔陈明珠朱进美周雯珺袁金娟尤金雅
关键词:循证护理
高龄初产妇围生期的心理护理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高龄初产妇在孕产期的心理特征,采取切实可行的护理干预,使其在最佳状态下分娩。对本组53例高龄初产妇进行围生期保健教育,其中顺产11例,剖宫产42例,均治愈出院,母子健康。结论:对高龄初产妇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产妇心理状况和妊娠结局,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周雯珺柏燕铭
关键词:高龄初产妇护理干预
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实施的意义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实施的效果。方法纳入我院妇产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分娩产妇共439例,根据分娩后是否符合产后出血标准分为出血组(35例)和非出血组(404例)。比较两组产妇基本资料(年龄、分娩方式、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粘连、宫缩乏力、产道损伤)的差别,并以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自变量,以产后是否出血作为应变量做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组间比较用x2检验。结果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前置胎盘、胎盘粘连、宫缩乏力及产道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胎盘早剥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将剖宫产率、前置胎盘、胎盘粘连、宫缩乏力及产道损伤为自变量,以产后是否出血作为应变量做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剖宫产( P=0.011, OR=3.237)、前置胎盘( P=0.001, OR=5.082)、胎盘粘连( P=0.016, OR=6.231)和宫缩乏力( P=0.000, OR=21.624)对产后出血有影响。结论针对剖宫产率、前置胎盘、胎盘粘连、宫缩乏力为产后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护理人员应针对产前检查及健康宣教,提高产妇的危险意识;针对存在高危因素的产妇需嘱咐其提前入院待产,加强产前保健及产程观察和产后出血的护理。
周雯珺柏燕铭
关键词:产后出血护理
规范化的护理流程对妇科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规范化的护理流程对妇科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无锡市人民医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行妇科手术治疗的患者22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规范化的流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与术后24h内肠道通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且术后24h内肠道通气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术后患者实施规范化的护理流程进行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及术后肠道通气,对疾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柏燕铭周雯珺陈警予
关键词:妇科手术护理流程术后恢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