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冬鸣
- 作品数:20 被引量:87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市朝阳区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朝阳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北京市朝阳区社区医师的急救培训现状与需求研究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社区医师急救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情况,为科学制定培训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北京市朝阳区卫生局直属4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00名医师的培训需求与相关急救技能的掌握情况。结果有34.0%的社区医师未参加过系统的急救培训,98.0%的社区医师有培训需求。对急救培训需求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除颤器的使用、气管插管、急救理论知识;对培训形式需求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参加急救中心的系统培训、邀请急救专家讲课、去大医院进修。结论应针对社区医师的能力、培训需求制定出更加有效、合理的培训计划,进行系统、规范的急救知识及技能的培训。
- 李艳赵宏卫朱庆生杨萍芬曹永革呼冬鸣刘军李丽
- 关键词:社区医师急救
- 院外急救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建立的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为提高院外急救的工作效率,保障院外急救质量,探讨院外急救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建立。方法采用文献查阅法、专家打分法、头脑风暴法建立院外急救绩效考核体系。结果形成适合院外急救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共分为一级指标4个维度,二级指标12类,三级指标43类,确定各级指标权重,提炼出最能体现工作质量及效率的关键指标使其考核分值之和达到整个考核分值的63.6%。结论绩效考核体系已初步建立,随着院外急救各项职能的不断深化,绩效考核体系的具体内容及分值也将随之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完善。
- 朱庆生刘军呼冬鸣任洁吕雪菁刘艳俊
- 关键词:院外急救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 110例060岁以下院外心肺复苏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分析60岁以下在院外发生心脏骤停(cA)患者行院外现场心肺复苏抢救措施的疗效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北京市朝阳区院外急救中60岁以下CA患者经过心肺复苏的病例110例,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结果110例患者中,复苏成功8例,占7.27%,7/8是在4min内实施心肺复苏。结论尽早实施心肺复苏和除颤可提高CA患者现场心肺复苏成功率,建议在居民中普及心肺复苏技能及AED除颤技术等相关培训。
- 李艳朱庆生赵宏卫杨萍芬呼冬鸣曹永革张萌张建新鲁学红
- 关键词:心脏骤停心肺复苏院外急救
- PDCA循环在院前急救处方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处方质量持续改进的方法。方法:基于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DCA)循环法,对院前急救处方质控工作采取过程管理,通过找出不合理处方的具体情况,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抽取改进后8个月的院前急救处方并统计每月处方合格率。结果:处方合格率由改进前的48.66%提高到改进后的81.03%,87.42%,87.85%,97.07%,98.49%,97.96%,98.18%,99.46%。结论:运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提高了院前急救处方的质量,促进了合理用药。
- 张萌朱庆生呼冬鸣王晓华
- 关键词:院前急救处方质量
- 北京朝阳区院外急救医师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对策被引量:3
- 2011年
- 院外紧急医疗救援系统是城市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及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院外紧急医疗救援系统的建设得到快速提升.北京是中国的首都、特大型城市,朝阳区是北京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区,其院外急救需求量在全市常年居第一位.
- 赵宏卫朱庆生张元春呼冬鸣刘军
- 关键词:院外急救急救医师
- 急救社区化管理模式对呼叫反应时间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的评价急救社区化管理模式对呼叫反应时间的影响,探索优化院前急救管理的途径。方法本研究数据来源于北京市急救中心指挥调度平台。以采用急救社区化管理模式的北京市朝阳区为干预组,未采用急救社区化管理模式的北京市某区为对照组。干预组于2014年开始全面实施急救社区化管理模式,采集两组2013年1月和2014年1月的出车数据,采用倍差法(DID)计算急救社区化管理模式产生的呼叫反应时间净变化。结果急救社区化实施后(2014年1月)干预组平均呼叫反应时间为15.84 min,比实施前(2013年1月,17.09 min)缩短了1.25min;2014年1月对照组平均呼叫反应时间为19.18 min,比2013年1月(19.32 min)缩短了0.14 min,两区同期平均呼叫反应时间缩短量的净差值为1.11 min。急救社区化管理模式对缩短平均呼叫反应时间有正向的作用(P<0.05)。结论急救社区化工作的开展缩短了呼叫反应时间,朝阳区急救社区化模式可为今后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发展提供一套可借鉴的管理模式。
- 刘雨佳陈开红朱庆生呼冬鸣王亚东
- 关键词:急救医疗服务倍差法
- 563件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工作实践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了解城市突发事件的基本特点,对城市紧急医疗救援体系建设提出建议。方法对2012—2014年北京市朝阳区563件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医疗救援工作实践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突发事件中事故灾难事件最多,占57.37%,其次为社会安全事件,占39.96%;1845名伤者中,转运至朝阳区救治网络医院1023名,占56%。结论加强城市区域事故灾难和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完善城市医疗救治网络建设,科学引导专科救治体系合理布局,对于提升城市突发事件医疗救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 呼冬鸣张杰娥张萌
- 关键词:城市突发事件
- 应用模拟人评价院外急救医务人员心肺复苏技术水平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应用模拟人评价院外急救医务人员心肺复苏技术水平。方法应用模拟人对132名院外急救医务人员心肺复苏技术水平,包括按压深度、按压正确率、按压过浅、手部位置错误、按压后未完全放松、平均潮气量、吹气正确率、吹气过多、吹气过少、吹气过快等指标进行评价分析。结果院外急救医务人员心肺复苏技术水平总体不高,胸外按压正确率63.33%,人工呼吸正确率45.22%,按压过浅发生率高;参加院外急救的社区医务人员与急救中心医务人员比较心肺复苏技术水平更低。结论应用模拟人,规范化培训,注重实践操作,对提高院外急救医务人员尤其是社区医务人员心肺复苏技术水平起重要作用。
- 曹永革刘艳俊朱庆生呼冬鸣吕雪菁张萌
- 关键词:模拟人院外急救心肺复苏
- 北京市朝阳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院外急救资源现状调查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分析目前社区级急救资源状况。方法在朝阳区内的36个社区急救站采用问卷式调查。结果调查显示:区内急救站的平均面积为57m^2;共有40台救护车,但36%的救护车内的无线通讯卫星定位装置操作欠佳;仅有40.5%的从业人员受到过专业培训。结论为提高社区级的急救水平,应加强合理的急救资源配置及急救人员的专业培训。
- 赵杨子任洁刘艳俊呼冬鸣吕雪箐陈萍朱庆生张萌
-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急救资源
- 北京市朝阳区紧急医疗救援分中心绩效管理前后工作指标对比分析
- 2015年
- 目的通过对比朝阳区紧急医疗救援绩效管理实施前后各救援分中心工作数量、工作质量情况的改变,分析产生这些改变的原因,为绩效管理进一步完善提供依据。方法运用χ^2分析绩效管理实施前后各项指标改变。结果月均出车次数增加2.96次、2min超时率降低0.58次、90min超时率降低2.73%,救治率、设备使用率、有效出车率指标未明显改善。结论绩效管理的实施提升了各分中心急救人员工作效率,但由于急救需求结构、服务供给体系不唯一等客观因素存在,工作质量指标未能明显改善。
- 吕雪菁任洁呼冬鸣赵杨子陈萍朱庆生
- 关键词:紧急医疗救援绩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