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翊
-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湖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长沙市科技局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七氟醚和舒芬太尼在小儿手术中的联合应用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七氟醚和舒芬太尼在小儿手术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接受手术的小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为40例,实验组麻醉中采用七氟醚和舒芬太尼联合麻醉,对照组麻醉中单纯采用七氟醚,对两组患者不同时期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进行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意识消失时间、苏醒时间及患儿术后躁动情况。结果麻醉诱导、切皮、拔管时实验组患儿HR、SpO_2平稳;实验组患儿意识消失时间、苏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术后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手术中采用七氟醚和舒芬太尼联合麻醉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 姚翊
- 关键词:七氟醚舒芬太尼小儿手术全麻
- 过表达Nrf2基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血流动力学和cTnI浓度的影响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过表达核因子(NF)-E2相关因子2(Nrf2)基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血流动力学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浓度的影响。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n=10):假手术组(Sham组)、MIRI组、过表达Nrf2基因组(Nrf2组)。Sham组和MIRI组经冠脉转染携带绿色荧光蛋白的腺病毒载体(Ad-EGFP)至心肌组织,Nrf2组转染携带Nrf2基因的腺病毒载体(Ad-Nrf2)。稳定3d后,三组建立MIRI模型,观察缺血前(T0)、缺血30min(T1)、再灌注30min(T2)和再灌注120min(T3)时HR、左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左室收缩末期压(LVESP)、心室最大压力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max)。再灌注120min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cTnI)含量。结果与T0时比较,T1~T3时MIRI组、Nrf2组HR明显减慢、LVESP和±dp/dtmax明显降低,LVEDP明显升高(P<0.05)。与Sham组比较,T1~T3时MIRI组、Nrf2组HR明显减慢、LVESP、±dp/dtmax明显降低,LVEDP明显升高(P<0.05)。与MIRI组比较,T1~T3时Nrf2组LVESP和±dp/dtmax明显升高、LVEDP明显降低(P<0.05)。再灌注120min,MIRI组cTnI含量为(6.7±2.5)ng/ml,Nrf2组为(4.6±2.1)ng/ml,明显高于Sham组(1.4±0.4)ng/ml(P<0.05),Nrf2组明显低于MIRI组(P<0.05)。结论大鼠心肌过表达Nrf2基因能够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带来的血流动力学紊乱和抑制cTnI浓度的上升。
- 魏来陈文雁刘永平姚翊孔高茵
- 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血流动力学心肌肌钙蛋白I
- 七氟烷慢诱导全身麻醉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悬雍垂腭咽成形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七氟烷慢诱导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在成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中应用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选择行UPPP的OSAS男性患者30例,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Ⅲ级,年龄35~48岁。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咪达唑仑复合瑞芬太尼组(MR组)和七氟烷组(S组)。MR组诱导采用1%丁卡因表面麻醉联合咪达唑仑50μg/kg、瑞芬太尼0.8μg/kg静脉滴注,S组诱导采用1%丁卡因表面麻醉联合6%七氟烷吸入麻醉。维持均采用瑞芬太尼0.08μg/(kg.h)静脉持续泵入。两组均在保留自主呼吸情况下先使用Macintosh喉镜显露声门,如Comack-Lehane分级小于3级,直接经鼻气管插管;Comack-Lehane分级大于或等于3级,盲探经鼻气管插管1次,如果失败改行纤维镜下经鼻气管插管。记录患者诱导前(T1)、插管前(T2)、插管时(T3)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观察并记录两组诱导时间、插管次数以及诱导期间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诱导插管过程中SpO2>95%。两组T1时MAP和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组T2时MAP和HR较T1时明显下降(P<0.05),S组T2时HR较T1时明显下降(P<0.05),两组各时间点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诱导时间明显长于MR组(P<0.05),S组Macintosh喉镜明视气道Comack-Lehane分级优于MR组(P<0.05),S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MR组(P<0.05)。S组呼吸抑制、呛咳和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MR组(P<0.05)。结论 6%七氟烷吸入麻醉复合1%丁卡因表面麻醉慢诱导应用于OSAS患者UPPP治疗,不仅可以妥善处理困难气道相关问题,并且血流动力学相对平稳,不良事件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可行的诱导方案。
- 张宇姚翊孔高茵
-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七氟烷慢诱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