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顺邦

作品数:6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花榈木
  • 2篇水量
  • 2篇苗期
  • 2篇苗生长
  • 2篇供水
  • 2篇供水量
  • 2篇灌溉
  • 2篇耗水
  • 1篇调节剂
  • 1篇优树
  • 1篇优树子代
  • 1篇幼苗
  • 1篇幼苗生长
  • 1篇育苗
  • 1篇珍贵树种
  • 1篇容器苗
  • 1篇容器育苗
  • 1篇生长调节剂
  • 1篇树种
  • 1篇水肥

机构

  • 6篇贵州大学
  • 1篇福建省林业科...

作者

  • 6篇姜顺邦
  • 4篇韦小丽
  • 1篇范辉华
  • 1篇段如雁
  • 1篇赵丽
  • 1篇梁唐艳
  • 1篇徐小琴
  • 1篇王敦
  • 1篇罗朝顺
  • 1篇张怡

传媒

  • 1篇林业科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山地农业生物...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不同闽楠优树子代苗期生长及光合生理特性比较被引量:13
2016年
采集福建政和11个闽楠Phoebe bournei优树和福建建瓯13个闽楠优树种子为试验材料,进行容器育苗试验,测定不同优树苗木生长及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以了解不同闽楠优树的苗期变异性。结果表明:24个闽楠优树的1~2年生子代苗高、地径、生物量及光合、蒸腾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2年生苗高、地径和生物量变异大于1年生苗,变化幅度分别为29.3~56.4 cm,3.50~4.91 cm和5.985~27.965 g,变异系数分别为27.6%,14.8%和37.6%。2年生闽楠苗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光能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变化幅度分别为2.081~5.122μmol·m^(-2)·s^(-1),0.715~1.829 mmol·m^(-2)·s^(-1),4.36%~12.31%和2.224~3.703 mmol·mol-1,变异系数分别为6.1%,21.9%,19.7%和13.8%。1~2年生闽楠优树子代的苗高、地径和生物量均以福建建瓯8号优树表现最好。因此,福建建瓯的优树子代生长、生理特性都优于福建政和的优树。按20%的入选率,筛选出J8,J1,J13,J12,J4等5个优树。
姜顺邦张怡韦小丽范辉华徐小琴段如雁
关键词:林木育种学闽楠优树
贵州美登木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2012年
以贵州美登木枝条作为材料,进行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剂、不同扦插基质和不同扦插季节的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扦插前用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NAA、IAA、IBA)对插条进行处理,均能提高贵州美登木的成活率、生根数和根长,其中以100和200 mg/L的NAA处理扦插苗成活率最高,分别达到89.2%和84.5%,比对照分别高47.4%和42.7%;在石英砂上贵州美登木扦插生根成活率和平均根数都最高,分别达87.6%和6.1条;春季是贵州美登木扦插的最适季节,扦插成活率达到89.6%。
姜顺邦梁唐艳王敦罗朝顺赵丽韦小丽
关键词:扦插繁殖基质生长调节剂
水分供应量与灌溉方式对花榈木容器苗生长及节水节肥的影响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研究水分供应量及灌溉方式互作下花榈木容器苗的生长、生理生化变化及节水节肥效应,探讨花榈木容器苗最佳水分供应量及灌溉方式。【方法】以花榈木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供水量设置80%,70%和60%田间持水量3个水平,供水方式设上方喷灌和底部渗灌2种方式,共6个处理,养分按照不同苗龄最适需求量进行供应,进行为期11个月的试验,测定不同处理下花榈木容器苗地上和地下部分的生长情况、生物量,叶片的叶绿素、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育苗基质的电导率(EC)和基质养分流失量,并分析各处理的用水量。【结果】不同供水水平下,2种灌溉方式花榈木容器苗的生长情况及生理生化指标均以80%田间持水量处理表现最优,其苗高、地径、叶面积、总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的平均值较60%田间持水量处理分别高21.14%,22.34%,18.20%,48.22%和39.26%;在60%和70%田间持水量梯度下,幼苗因遭受水分胁迫,其叶片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明显高于80%田间持水量处理,且上方喷灌方式的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明显大于底部渗灌。在上方喷灌条件下,80%田间持水量处理的苗木侧根数、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平均直径及根尖数分别为60%田间持水量处理的2.320,2.287,2.304,2.477和1.829倍;底部渗灌条件下分别为2.208,2.214,2.398,2.474和1.771倍。在80%田间持水量下,花榈木容器苗生理生化指标受灌溉方式的影响较小;但在60%田间持水量下,上方喷灌明显阻碍了花榈木容器苗的正常生理作用。在70%和80%田间持水量下,底部渗灌方式的上层基质EC明显高于上方喷灌,但苗木并未受到伤害;当水分供应量处于60%田间持水量时,灌溉方式对育苗基质EC的影响不明显。与上方喷灌相比,3种供水水平下底部渗灌处理节省的N、P、K、S、Ca、Mg分别为(23.253~35.966)、(8.672~17.571)、(16.622~24.133)、(0.2
姜顺邦韦小丽
关键词:花榈木容器苗供水量灌溉方式
珍贵树种花榈木苗期水分需求规律研究
采用盆栽称重法对1年生花榈木幼苗单株的耗水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在6种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的生长生理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6种土壤含水量条件下,花榈木容器苗日耗水量变化和月耗水量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日耗水量出现...
姜顺邦
关键词:花榈木水分需求耗水规律
供水量对花榈木苗期耗水、生长和生理的影响及灌溉制度优化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研究不同供水条件下,花榈木苗期不同生长阶段水分消耗规律及其对花榈木苗木生长及生理影响,以期节约利用水资源、减少养分流失、提高苗木质量,为花榈木容器育苗分阶段按需定量供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法,人工设置90%,80%,70%,60%,50%和40%6个相对含水量,采用称重补水法控制基质含水量,测定1年生花榈木幼苗单株耗水量动态变化,并对6种不同含水量条件下的花榈木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结果】在6种基质含水量条件下,花榈木幼苗日耗水量变化和月耗水量均表现为生长初期(15-76天)和生长后期(185-231天)耗水量较小,速生期(77-184天)耗水量较大。日耗水量出现2个耗水高峰期,分别为苗龄92-107天和139-169天,最大日耗水量变化范围为10.12-18.84 m L;月耗水量最大值出现在出苗后的第5个月(136-169天),变化范围为307.62-565.26 m L;土壤相对含水量为40%-80%,苗期总耗水量随供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基质相对含水量为80%时苗期总耗水量最大,达3 870.99 m L。花榈木幼苗的生长和生理指标在不同水分梯度下均差异显著(P〈0.05),其中基质相对含水量为80%时,花榈木苗高、地径、生物量及根系指标均优于其他水分处理,其叶绿素总量最高,丙二醛含量、SOD活性、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处于低水平,说明相对含水量过高或过低均能抑制苗木的生长。综合考虑苗木生长生理状况及耗水特性认为:在基质相对含水量为80%时,能够培育出花榈木壮苗,同时又能实现水分的高效利用。【结论】不同供水量对花榈木苗不同生长阶段耗水、生长及生理均有显著影响。在基质相对含水量为80%时最有利于花榈木苗木生长,其苗高、地径、生物量及根系指标均最优,苗木生理质量处于最佳水平。从提高苗木综合质量考虑,以80%相对含水量处理下花榈木水分消
姜顺邦韦小丽
关键词:花榈木供水量耗水量灌溉制度
花榈木幼苗水肥需求规律及定量调控技术研究
花榈木是列入国家二级保护的珍贵用材树种;是高档家具用材。但该树种自然更新能力较弱,加上人为不合理的利用,资源越来越少,急需通过人工繁殖培育花榈木人工林。花榈木自然分布稀少,结实率不高,种子来源有限,采用容器育苗可节省种子...
姜顺邦
关键词:花榈木容器育苗幼苗生长苗木质量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