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可歆
- 作品数:39 被引量:110H指数:6
- 供职机构:吉林医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 浅谈备课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 2013年
- 备课是教师在授课前的起始环节,是教师获得最佳课堂效果的前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行为的有效体现,同时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
- 孙可歆李艳郭素红李正祎
- 关键词:备课教学
- 炎症性肠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及其特异标志物Foxp3表达水平的研究
- 研究背景: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d disease,IBD)是一种病因未明累及胃肠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隆病(Crohn’S dis...
- 李永哲孙可歆赵臣胡朝军佟大伟张蜀澜
- 文献传递
- 科研引导型实验教学模式在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 2012年
- 本文提出了科研引导型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模式构建的思路,通过五个方面的实验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科研素质。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并为提高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实践能力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 李正祎姜晓明孙可歆李欣方芳郭素红李艳李妍
- 关键词:临床检验基础教学改革实验教学
-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DcR3基因表达水平的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诱骗受体3(DcR3)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检测40例RA患者(22例活动期,18例缓解期)和25例健康体检者中外周血单个核细胞DcR3mRNA的基因表达水平,并将检测结果与DAS28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RA患者PBMCs中,DcR3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RA患者活动期PBMC中DcR3mRNA表达水平高于缓解期RA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患者外周血DcR3mRNA水平与DAS28评分呈显著正相关趋势。结论 RA患者PBMCs中DcR3mRNA表达水平升高,与疾病的活动性密切相关,可能与免疫调节的紊乱有关,参与了RA的发病过程。
- 孙可歆李春辉郭素红李正祎
-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骗受体3
- DcR3的研究进展
- 2013年
- 诱骗受体3(decoyreceptor3,DcR3)是新近发现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家族的新成员,DcR3f又称为TR6或M68)是一种表面受体,是一种特殊的细胞凋亡抑制剂肩皂和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Fas配体、LIGHT以及TL1A相结合,对它们介导的细胞凋亡起负调控的作用,它在肿瘤免疫、自身免疫、移植免疫和抗病毒免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某些肿瘤、 疫病中高度表达,故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DcR3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肿瘤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孙可歆郭素红李正祎李艳
- 关键词:DCR3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家族成员FAS配体LIGHT抗病毒免疫
- 乡村医生学历教育之实验诊断学教学模式探索被引量:2
- 2014年
- 乡村医生是农村村级卫生服务队伍的主力军,为提高乡村医生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吉林省大力开展对大专以下乡村医务人员的专科学历教育。在承担教学任务过程中,吉林医药学院探索适合乡村医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员实践技能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 侯毅鞠刘晓冬袁忠海孙可歆李艳
- 关键词:乡村医生教学模式
- 胎儿弯曲菌蛟河株从结肠癌患者血液中的分离及鉴定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研究从结肠癌术后患者血液中分离出的病原菌生物学性状并鉴定其种型.方法:按常规的鉴定方法进行细菌学实验(包括形态学、培养特性、生化特征等实验);用碱裂解法提取细菌DNA,使用TaKaRa16S rDNA Bacterial Identification PCR Kit(Code No.D310),以Forward primer/Reverse primer2为引物,做16S rDNA PCR扩增及序列测定.结果:蛟河株的形态学、培养特性和生化特征等实验符合弯曲菌属胎儿弯曲菌(Campylobacter fetus)鉴定标准;经16S rDNA扩增及测序结果NCBI上比对结果为胎儿弯曲菌.结论:蛟河株为弯曲菌属胎儿弯曲菌;但比对胎儿亚种形态学和生化特征有一定差异,且可稳定遗传给子代,可以确定为胎儿亚种的新变种.
- 李春辉孙可歆孙风辉
- 关键词:结肠癌
- 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炎症性肠病研究进展
- <正>调节性T细胞(Treg)是不同于Th1和Th2的具有调节功能的T细胞群体,在多种免疫性疾病中起重要调节作用。根据其表面标记、分泌的细胞因子及作用机制不同,Treg可分为 CD4+CD25+Tr细胞、Tr1和Tr3等...
- 孙可歆李永哲
- 文献传递
- 浅谈高等检验医学专业的教学环节
- 2008年
- 高等检验医学专业是培养高等检验医学人才,适应检验医学事业的一个重要专业,搞好基础理论和基本实验技术教学是贯穿教学全过程的物质基础,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是培养合格高等检验医学人才的不可缺少的环节。
- 孙可歆李春辉
- 关键词:理论教学
- 898例泌尿生殖道患者支原体感染的检测及药敏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了解2010年4月-2011年4月吉林市某医院898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进行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其感染状况及耐药性。方法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分离鉴定、半定量计数和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对来自898例患者的标本进行Uu和Mh体外培养,共检出阳性标本397例,阳性检出率为44.21%(397/898)。在阳性标本中,男性占18.14%(72/397),女性占81.86%(325/397),女性高于男性。其中,Uu单项感染占74.81%(297/397),Mh单项感染占3.52%(14/397),Uu和Mh混合感染占21.67%(86/397),即Uu>Uu+Mh>Mh。在这三种类型感染中,女性感染的Uu、Mh及Uu+Mh均大于男性,Uu+Mh混合感染大有增加趋势。支原体感染的年龄段21-40岁居首位。药敏结果,397例支原体(Uu、Mh、Uu+Mh)均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较敏感,对罗红霉素、氧氟沙星、阿奇霉素耐药率高,但与各地报告的结果也有差别。结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以Uu感染为主,大部分细菌都产生耐药性,混合性感染的耐药更加严重。
- 李春辉孙可歆
- 关键词:支原体药物敏感性